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走入记忆迷宫: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解析

  • 16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走入记忆迷宫: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解析封面图

走入记忆迷宫: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解析

01. 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

家里时不时出现这样的事:某位老人下楼买东西,刚出门就忘了要买啥;熟悉的亲戚打来电话,却一时想不起对方是谁。最初都觉得"年纪大了,健忘点很正常",可时间久了,这种小糊涂变得频繁起来。
简单来讲,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人的记忆、思维和日常判断力。发病初期变化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认知功能逐步减退,最后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难自理。😔

病情发展后,不只是记忆力下降那么简单,还会影响说话、计算、判断方向等能力。其实,阿尔茨海默病和普通的健忘很不一样,它是一场长期的头脑"迷宫"之旅。家人的日常也随之被打乱:需要更多的照护,也容易发生意外。
小贴士: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5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60%-7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02. 症状辨识:从轻微到严重

说起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远不止一时的"记忆懈怠"。根据发展阶段,症状变化有很大差别——从小小的异样到明显的困扰,家人只有敏感发现,才能帮助老人尽早诊断、治疗。

阶段 常见表现 生活场景例子
早期 轻微遗忘,偶然词穷,安排事情容易混淆
难以找回熟悉的物品,换句话说,就是时不时找不到钥匙、手机
60岁的李叔刚刚退休,偶尔会把水壶当锅放错地方,家人提醒才恍然大悟
中期 语言表达越来越吃力,记不住亲友名字,路线混乱
简单计算或缴费都觉得困难,情绪波动
一位67岁女性患者,忘记了家中孙子的名字,去超市常常迷路,需要别人帮助辨认回家的方向
晚期 不能自理,无法辨识身边的亲人,失语,肢体僵硬或失控
日常生活完全需要照护
72岁的患者,已经分不清家人的面孔,有时甚至忘记进食

需要注意的是,在疾病初期,这些变化往往特别细微,很像正常的老年记忆力下降。但只要感到"不太对劲",最好咨询医生。
Tip:不是所有健忘都是阿尔茨海默病,但持续加重、伴有思维混乱时应高度警惕。

03. 诊断的关键:临床评估

那么,医生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呢?其实,最早的线索往往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描述。医生会用几种标准化工具,结合面对面交流,把零碎的病情拼成完整的"健康图谱"。

  • 1. 医学问诊:详细了解出现问题的时间、经历过的变化、家族史等。
    比如:患者家属会被问到,"多久发现开始健忘?有没有情绪波动?"
  • 2. 认知功能量表评估:如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医生会让患者做排序、回忆词语、计算等,分数越低,认知障碍的程度越重。
  • 3. 日常能力评估:关注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做饭、洗澡),判断是否有明显退步。
  • 4. 情绪与精神状态检查:排查是否伴有抑郁或焦虑,避免混淆其他疾病。

提醒:这些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也能排除一些"可逆性"的记忆问题,比如维生素缺乏、药物副作用等。

04. 辅助检查:从影像学到生物标志物

光靠问诊和量表还不够,医生常常还要用到各种检测来佐证诊断,但不会每个人都做完整套。
主要包括:

  • MRI(磁共振):可以看到大脑萎缩的部位,比如海马区变小。⏳
  • CT扫描:适合查看是否有脑部结构异常,比如脑梗造成的器质性病变。
  •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大脑葡萄糖代谢活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出现明显下降(Mosconi et al., 2008)。
  •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升高或降低的模式,更能辅助诊断(Jack et al., 2018)。
检查方法 能发现什么? 适用阶段
MRI 大脑萎缩部位,有助于排查其他类型痴呆 疑似病例、症状进展期
PET 大脑葡萄糖利用率下降 鉴别诊断/复杂病例
脑脊液检测 异常蛋白水平 不明原因长期认知退化患者

注:辅助检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决定。

05. 国际标准:DSM-5与NIA-AA指南

在全球范围内,医学界主要用两套权威标准来判断阿尔茨海默病:DSM-5(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和NIA-AA(美国国家老年病学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这两套标准各有侧重,但都离不开"认知功能明显下降"这个核心判据。

  • DSM-5标准(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 强调认知领域至少有2项能力明显下降,比如记忆、语言、注意力。
    • 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不能用其他疾病或药物变化来解释。
  • NIA-AA指南(McKhann et al., 2011)
    • 更注重病程发展、遗忘类型,纳入了生物标志物检查结果辅助判定。
    • 说明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有"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障碍期"之分。
对普通人来说,记忆力有持续退化影响到生活,最好带老人就诊做系统评估。医生会综合考虑多种标准,给出更准确的诊断结论。
06. 未来展望: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与挑战

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延缓疾病进展,为患者和家属争取宝贵的自理时间。不过现实是:很多患者在症状明显后才就诊,错失了更有力干预窗口。

  • 最大难点:初期症状太容易被误以为是"正常老糊涂",加上检测昂贵,普及度有限(Dubois et al., 2016)。
  • 研究进展:医学界一直在寻找更快速、无创的检测手段。比如通过眼底照相、唾液或血液中的特殊蛋白,未来有望让社区筛查变得更易行。
  • 家属作用:亲人如果能及时发现变化,推动老人就医,其实就成功了一大步。
小结: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最有价值的行动往往是尽早关注、及时求助。诊断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07. 如何积极应对:实用建议 🤝

说到预防和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其实不少做法既简单又有效。不用纠结太细的科学原理,把握"健康生活习惯+持续用脑"这两个关键词,能给大脑带来不小的益处。

方法 具体建议 益处
日常饮食 尝试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坚果和海鱼
如:一周3餐可选带鱼、三文鱼
补充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
(Morris et al., 2003)
规律运动 持续中等强度锻炼:快走、慢跑、太极等,建议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延缓认知退化
用脑锻炼 平时可以玩拼图、下棋、记单词等思维游戏 激活神经元,增强认知储备 (Valenzuela & Sachdev, 2006)
社会活动 多与朋友聚会、参加社区活动,保持交流 减少孤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简单来说,只要生活中多关爱、有规律,大脑也会"跟着人走"。一旦出现持续性记忆力减退,别讳疾忌医,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
参考文献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 Jack, C.R. Jr., Bennett, D.A., Blennow, K., et al. (2018). NIA-AA Research Framework: Toward a biological defini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4(4), 535-562.
  • McKhann, G.M., Knopman, D.S., Chertkow, H., et al. (2011).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Alzheimer's & Dementia, 7(3), 263-269.
  • Mosconi, L., Pupi, A., De Leon, M.J. (2008). Brain glucose hypo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 Y Acad Sci, 1147:180-195.
  • Morris, M.C., Evans, D.A., Tangney, C.C., et al. (2003).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n–3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rchives of Neurology, 60 (7), 940–946.
  • Valenzuela, M.J., & Sachdev, P. (2006). Brain reserve and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6(4), 441-454.
  • Dubois, B., Feldman, H. H., Jacova, C., et al. (2016). Advancing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he IWG-2 criteria. The Lancet Neurology, 13(6), 614-629.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Dementia Fact Sheet. URL: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men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