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麻醉在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份不容忽视的健康科普

  • 18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麻醉在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份不容忽视的健康科普封面图

💡麻醉在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份不容忽视的健康科普

01 手术房间里的那点事:麻醉如何守护安全?

几乎没人会把“麻醉”跟生活联系起来,直到遇到一场大手术。比如肾上腺肿瘤切除,麻醉不是单纯“睡一觉”那么简单。其实,麻醉在手术里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指挥官”,调和你的意识、感觉、肌张力,还要稳住心跳和呼吸。这一切都是为让你舒适、无痛又安全地度过手术时光。

说起来,术中除了针对手术刺激镇痛镇静,麻醉医生还会根据不同的手术阶段调整麻醉深度。例如腹腔镜下的肾上腺切除,由于涉及腹部压力变化、体位调整(如右侧卧),麻醉必须根据实时变化,为患者量身制定镇痛与全身监测方案。别小看这个环节,它直接影响整个手术的安全和顺利。

麻醉就像后台的“技术控”,让你在手术台上能安然入睡、平稳苏醒,一点都不能马虎。

02 手术时都在“盯”什么?那些必须关注的生命体征

  • 1. 血压与心率: 手术过程中,器械一碰到肾上腺就容易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尤其像嗜铬细胞瘤等特殊类型,血压甚至可以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监测血压和心率的每一次波动,麻醉医生都要第一时间调整用药,哪怕1分钟都不能疏忽。
  • 2. 氧饱和度: 保证每一秒钟身体里都有足够的氧气,对年纪稍长或者本身呼吸功能一般的患者更重要,一旦血氧不足,需要马上纠正。
  • 3. 尿量: 看着不起眼,其实关系到肾脏“抗压”能力。像73岁女性,该例手术中持续关注尿量,术中400ml,说明肾脏还比较“顶得住”。
  • 4. 体温: 长时间的腹腔镜手术,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让人发凉。体温监测有助于预防低温带来的恢复慢、感染风险等问题。
案例小提示: 一位73岁女性患者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全程生命体征非常稳定,术中出血不多,恢复也很顺利。这说明,良好的麻醉与实时监测,真的能让手术变得可控、安心。
📊 监测不是繁琐的流程,每一项数据都可能为医生早一步发现危机,别小看这些“数字”的作用。

03 麻醉药的秘密:为什么要懂麻醉对身体的影响?

很多人以为麻醉药只是“催眠剂”,其实远不止如此。麻醉药的类别很多,有的主要让你失去知觉,有的让你痛感消失,还有些用于肌肉放松、避免手术中身体乱动。肾上腺肿瘤手术最常用的是全身麻醉(包含诱导和维持,偶尔会加区域阻滞辅助镇痛)。

不过,每种麻醉药都不是“万能灵药”,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有的药物会让血压降得太低,有的用久了可能让呼吸变慢,还有些人对麻醉药很敏感。麻醉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体重、有没有心脏或肝脏问题来个体化方案,确保“安全阀”始终在手。

🔬 并非所有人对麻醉反应都一样,医生的正确评估和用药调整,是让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

04 手术前得做哪些功课?麻醉前评估到底查什么

一到手术前,医生最常跟患者说的,就是“来,做个术前评估”,其实内容很细。大致包括三部分:

  • 问病史: 关注你平时有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还要问有没有药物过敏、以往麻醉经历。
  • 查体检: 包括心电图判断心脏功能、分析肺部情况,再结合体重、身高,算一算麻醉耐受力。
  • 化验检查: 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有时需要拍CT或者B超,看肿瘤大小和有无转移。

这些项目可能看上去有点琐碎,但每一项都是在为安全加一道“防护门”。有些肾上腺肿瘤分泌激素,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血压异常,这些早发现早应对,才能让手术安心。

📝 别省略术前评估,有问题早沟通,哪怕只是觉得“最近总失眠”,都可以说出来。

05 麻醉方式的对比:全身还是局部?

好多朋友会问,到底是全身麻醉安全还是局部麻醉安全?其实,选择权一般在医生手里。肾上腺肿瘤手术因为部位深且刺激大,通常推荐全身麻醉,联合周围神经阻滞帮助镇痛,术后恢复也快。不过,有些特殊小手术或者患者本身耐受差,也可能选择局部麻醉。

  • 全身麻醉: 适合手术时间较长、操作范围大的情况,患者完全无知觉,术中可以很好地调控呼吸和循环(比如用呼吸机+多种药物精准控制)。
  • 区域或局部麻醉: 只让局部区域失去痛感,优点是对部分老年人、呼吸系统不太好的病人损伤小。

简单来看,绝大部分肾上腺肿瘤手术都需要用到全身麻醉。医生会和你沟通利弊,结合你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一起决定。

🤝 有疑惑别怕问麻醉医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医生会帮你分析利弊。

06 手术后的疼痛怎么办?这些方法能帮上忙

很多人比起对手术的恐惧,其实更担心的是“术后那点疼”。现在医院用的疼痛管理方案很丰富——既有药物镇痛,也有局部神经阻滞(帮助局部麻木一段时间),还有一些非药物辅助方式,例如增加活动、调整姿势等。

  • 药物镇痛: 包括使用非甾体类药物、阿片类及一些麻醉辅助药物,分时分量给药,防止疼痛高峰。
  • 神经阻滞: 在手术当中就预先做好,让术后最初几个小时几乎无痛。
  • 辅助措施: 等到身体允许,多做呼吸训练和轻微下床活动,可以让疼痛慢慢减轻。

对于年长一些的患者,比如像刚才那位73岁女性,术后疼痛管理尤其重要。早、快、持续镇痛能帮助更早下床,减少并发症,让休养事半功倍。

🌿 疼痛并不可怕,只要配合好医生,按时用药和活动,恢复起来通常也很顺利。

07 预防与恢复:哪些习惯对肾上腺健康有好处?

很多人忙着追问“怎么避免肾上腺肿瘤”,其实,健康习惯的积累才是最好的防线。下面这些做法不仅方便,效果也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

  • 新鲜蔬菜水果: 可以帮助身体抗氧化,补充维生素C和植物多酚(比如橙子、猕猴桃、葡萄),建议每天摄入,尤其在术后恢复阶段。
  • 豆制品与坚果: 豆腐、黄豆、杏仁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助增强免疫力,同时也利于术后伤口愈合。
  • 鱼肉和家禽: 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能帮助组织修复,也利于身体更快从手术创伤中恢复。
  • 定期体检: 按照年龄和家族史,每年查血压、监测电解质和激素水平。身体有微小变化,比如尿量减少、偶发腰部不适,应该主动和医生沟通。
  • 培养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多做户外运动,比如慢跑、舞蹈或太极,能够帮助激素平稳。
  • 选择专业医院: 要动手术或有健康疑问时,推荐优先去大综合医院的泌尿外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只要在生活里把握这些细节,哪怕有家族风险,也可以更安心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坚持正面的健康习惯,是长远预防肾上腺肿瘤的不二选择。

08 临床意义与现实启示

经历肾上腺手术的患者不在少数,医学不断进步,麻醉和手术变得更加安全舒适。重要的是,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遇到症状要早诊断、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这一篇内容,意在用通俗的方式拆解肾上腺肿瘤与麻醉的“门道”,希望你读下来,能多一点了解和安心,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每一次主动的检查、每一个健康小习惯,长期看都会带来更积极的结局。

最后提醒:有家族史、年纪稍长,或发现身体有异常变化时,及时请教专业医生,总比拖着不管要好得多。如果你正在等待肾上腺手术,也许现在会多一份信心,静待恢复,生活依然可以如常精彩。

🔗 参考文献

  1. Neumann, H. P., Bausch, B., McWhinney, S. R., Bender, B. U., Gimm, O., Franke, G., ... & Fassnacht, M. (2002). Germ-line mutations in nonsyndromic pheochromocyt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6(19), 1459-1466. https://doi.org/10.1056/NEJMoa020152
  2. Mantero, F., Terzolo, M., Arnaldi, G., Osella, G., Masini, A. M., Ali, A., ... & Angeli, A. (2000). A survey on adrenal incidentaloma in Italy.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5(2), 637-644. https://doi.org/10.1210/jcem.85.2.637
  3. Bancos, I., Tamhane, S., Shah, M., Delivanis, D. A., Alahdab, F., Arlt, W., ... & Murad, M. H. (2016).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renal incidentalomas: a literature review.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91(7), 924-935. https://doi.org/10.1016/j.mayocp.2016.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