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鼻血吓到你:鼻出血的急救全攻略
01 什么是鼻出血?
有时候早晨醒来发现枕头边有点血迹,或者洗脸、揉鼻时突然流出一点鼻血。简单来说,鼻出血就是鼻腔里某处血管破裂出血。在医学上,这叫“鼻衄”,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小麻烦之一。🩸
- 大部分发生在鼻前部(基氏区),出血量少,易自愈。
- 偶尔会发生在鼻深部,这种情况出血量可能多。
鼻出血可分为轻微的偶发性和持续、难止的严重型。
| 类型 | 特点 |
|---|---|
| 前鼻出血 | 一般少量、容易止血 |
| 后鼻出血 | 出血较多,反复发作 |
02 鼻出血的警示信号
- 单纯偶尔出血、出血量极少,多半不用担心。
- 持续大量流鼻血,或者30分钟仍未止住,应立即采取措施。
- 如果伴有头晕、乏力,或者鼻血呈喷射状要小心。
病例:有位65岁的男性,最近频繁大量流鼻血,并感到头晕。检查后发现有高血压背景。
这说明,单纯偶发的鼻出血与慢性疾病相关的持续出血要区分对待。
03 导致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 外伤:比如感冒擤鼻过猛、碰撞、挖鼻孔,会让粘膜上的微小血管破裂。
- 干燥环境:空调、暖气房间空气干燥,让鼻腔变脆弱。
- 感染或过敏:鼻炎、感冒导致血管扩张,容易出血。
- 高血压:血压高时,鼻内毛细血管承受压力变大,更易破裂。
- 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等增加出血风险。
| 诱因类型 | 风险说明 |
|---|---|
| 生活习惯 | 常挖鼻影响粘膜健康 |
| 年龄因素 | 青少年常见(血管发育旺盛),老年人也多(血管脆弱) |
| 遗传与疾病 | 部分遗传性凝血异常易诱发鼻衄 |
(参考文献:Vieira, F.J.,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pistaxis in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16)
04 如何正确处理鼻出血?
- 坐下头微低:保持头稍微前倾,避免仰头,这样血不易流入咽喉。
-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持续按压出血侧的鼻翼10-15分钟。期间不要松手反复查看。
- 冷敷:可在鼻根或前额敷点干净的冷毛巾帮助止血。
- 勿乱塞异物:不要放纸巾或棉球避免加重感染。
| 动作 | 作用 |
|---|---|
| 低头 | 防止血液倒流进咽喉 |
| 按压鼻翼 | 压住出血点促止血 |
| 冷敷 | 收缩血管减轻出血 |
(参考文献:Kuczkowski, J., et al. Current management of epistaxis. Otolaryng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6)
05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 按压15-30分钟不能止住出血
- 鼻血量大,粪便呈黑色或伴有呕血(有消化道出血可能)
- 出现心跳快、脸色苍白、明显乏力等贫血症状
- 既往有凝血功能病史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
病例:一位42岁的女性,因急性白血病正在化疗期间,一次流鼻血超过30分钟,经急诊处理后才止住。
| 症状表现 | 就医建议 |
|---|---|
| 30分钟未止血 | 到耳鼻喉科急诊就诊 |
| 伴全身异常 | 首选综合医院就诊 |
(参考文献:Rudmik, L.,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Epistaxi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5)
06 日常预防方法推荐
- 适度加湿: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房放一杯水,让空气保持湿润,有助于保护鼻腔粘膜。
- 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菠菜)有助于血管弹性,建议每日摄入新鲜水果蔬菜。
- 合理运动:适度锻炼有益于全身循环,让鼻部血管更健康。
- 不用力擤鼻:习惯轻柔清理鼻腔,不随手挖鼻孔。
- 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帮助恢复身体机能。
| 推荐食物 | 具体好处 | 食用建议 |
|---|---|---|
| 橙子 | 补充维生素C | 每天吃1~2个 |
| 菠菜 | 增强血管韧性 | 可以凉拌或煲汤 |
| 蜂蜜水 | 防止干燥 | 适量饮用 |
(参考文献:Randhawa, P.S., et al. Epistaxi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 Allergy, 2019)
07 关于鼻出血的几个误区
| 误区说法 | 真正做法 |
|---|---|
| 仰头让鼻血不流出来 | 应低头让鼻血从鼻腔流出,避免咽下 |
| 用纸或棉塞鼻孔止血 | 这样反而刺激伤口,最好是按压鼻翼 |
| 出血都是上火,吃点凉的就好 | 鼻出血与环境、疾病、体质有关,“清凉降火”不能根治 |
结语与行动建议
鼻出血很常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必太担心。只要掌握正确处理方法,警惕少数特殊信号,日常有些预防意识,鼻腔的小麻烦就不至于变成大问题了。🌱
偶尔流鼻血是身体的一个提醒。如果遇到大量、持续或伴基础疾病的情况,选择专业的耳鼻喉科求助最安全。平时注意保湿与饮食结构、规律作息,也会给血管健康加分。学会这几步,遇到鼻血时不用慌,也不用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