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深入了解志贺氏菌痢疾及其护理要点

  • 23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深入了解志贺氏菌痢疾及其护理要点封面图

深入了解志贺氏菌痢疾及其护理要点

有时候,吃完街头的小吃或喝了不干净的井水,肚子突然开始不舒服,不只是腹泻那么简单。志贺氏菌痢疾就是其中一种让人又拉又痛的肠道感染。其实,很多人只是觉得“肠胃不适”,却没意识到,这种病可能带来的危害要超出想象。下面就用最简单的语言,带大家走进这种常见肠道病的“真面目”,再谈谈照护和预防的关键细节。

01 什么是志贺氏菌痢疾? 🤔

简单来说,志贺氏菌痢疾是一种由志贺氏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肠道疾病(参考:Kotloff et al., 1999)。这些细菌多半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引起肠道炎症。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腹泻,出现时往往有明显的肠道反应。

一开始的症状也许只是偶有肚子痛或者轻微腹泻,但如果没能及时处理,病情可能很快加重,带来更多麻烦。志贺氏菌痢疾的传播范围广,在夏季和人群聚集的地方尤为常见,是不少家庭和学校集体需要警惕的小“麻烦”。

Tips: 志贺氏菌主要影响肠道内壁,刺激肠道产生分泌和炎症,所以症状变化较快,别把它当成一般的小肠炎看待。

02 感染征兆与警示信号 💡

平时稍微有点拉肚子也许不算什么,但志贺氏菌痢疾早期并不易被察觉,常见的变化包括:

  • 偶尔腹部隐痛,像是吃坏东西导致的不舒服
  • 轻微腹泻,通常次数不多,质地较稀
  • 部分人会有短暂的低热或体温波动

一位35岁的上班族男性,因为连续两天偶尔腹泻,本以为只是“水土不服”,结果第三天开始高热,粪便中出现明显暗红色血丝,整个人感到非常虚弱。这种病程进展提醒我们,早期小症状别轻忽,一旦出现以下明显警示,需主动就医:

持续腹泻 血便或粘液便 高热和脱水
次数多、持续超过一天 粪便呈红褐色,夹杂明显粘液 体温升高,口渴明显,尿量减少
🚩 这些症状发作后,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避免脱水或病情加重。

03 为什么会得志贺氏菌痢疾? 🌡️

  • 污染水源:用于饮用或洗食材的水,若含志贺氏菌,极易造成感染。
  • 食物交叉污染:如切菜板、刀具生熟不分,或直接吃未熟的蔬菜、水果。
  • 人与人直接接触:托儿所、养老院等密集场所,手不干净易形成传染链。
  • 免疫力较弱者风险高:幼儿、老年人、慢病患者更容易感染。
研究发现,在发病高峰季节(如夏季),集体生活场所感染率能增加到一般人群的数倍(WHO, 2015)。

其实,平时不注意手部卫生或者进食未清洗的蔬菜水果,都是日常常见的风险。
小孩子喜欢摸来摸去,老人可能体弱未注意细节,这些都是志贺氏菌可趁虚而入的常见场景。
避免接触污染源才是降低患病率的关键。

04 护理的关键怎么做? 🛌

护理要点 推荐做法
补充水分 饮用略加淡盐的温水,分次慢慢补充
维持电解质平衡 有条件时小口服用含钾钠补液,如"口服补液盐"等
营养支持 少量多餐,主食以稀粥、软饭为主
监测体征 定时观察体温、尿量及精神状态

实际护理时,最重要的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比如,有位67岁的女性患者,发病期间几乎不喝水,症状很快加重,出现头晕和虚弱。这种护理失误很常见,所以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意义重大。

💧补充液体不能一次大量猛喝,应每隔15-30分钟适量进水,并根据身体反应调整。

05 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怎么配合?💊

简单来说,治疗志贺氏菌痢疾不能只靠自己在家拖着,专业医疗干预很关键:
  • 抗生素使用:医生一般会根据病原类型,酌情选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肠道炎症(Thompson, 2007)。不过,不能自行滥用,需明确诊断后开始。
  • 补液与营养疗法:如果腹泻严重且脱水明显,医院常规补液静脉输注,同时建议易消化高能量饮食,帮助肠道修复。
  • 监测与调整: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有无体温异常、尿量变化或意识混乱。对老人孩子尤其要多留神。
🩺 中度及以上腹泻、伴有血便或连续高热时,建议直接到有肠道科或传染科的医院就诊,由医生制订治疗方案。

06 如何科学预防与健康管理? 🍽️

如果想远离志贺氏菌痢疾,“吃什么”比“不要吃什么”更重要。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你减少感染可能:
  • 炖煮食物+促进肠道安全+建议用高温将肉、蛋、蔬菜彻底煮熟再食用,避免生食。
  • 新鲜水果(先洗再剥皮)+助于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可选已去皮的香蕉、苹果、梨,作为腹泻时的辅助。
  • 清洁双手+减少传播风险+饭前、便后认真搓洗双手,降低细菌入侵概率。
👨‍👩‍👧 集体生活时,更需要做好个人卫生教育,尤其教导儿童正确洗手步骤,可以大幅度降低感染率(研究参考:Gu et al., 2012)。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症状表现 建议
腹泻多天不缓解 优先就近肠道科、传染科
粪便有血/高热不退 马上到正规医院急诊处理
精神差/脱水严重 优先补液,同时寻求专业护理

志贺氏菌痢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不管是路边摊还是日常聚会的自助餐,都可能成为细菌“上线”的舞台。遵循科学护理和合理预防建议,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就是最实用的健康策略。不用紧张,但也不能无视这些小信号。希望每个人都能用简单的卫生习惯守护肠道健康。🍏

关键文献参考

  • Kotloff, K. L., et al. (1999). Global burden of Shigella infections: Implication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strategie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77(8), 651–66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Shigella. Fact 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higella
  • Thompson, J. S. (2007). Antimicrobial therapy of Shigella infection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44(Suppl 2), S255–S259.
  • Gu, D., et al. (2012). Health Education Reduces the Risk of Shigella Infection in School-Age Children. Journal of Infection, 64(6), 53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