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小儿麻醉的秘境:护理要点解析

  • 7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小儿麻醉的秘境:护理要点解析封面图

小儿麻醉的秘境:护理要点解析

01 小儿麻醉的特殊性

说起来,每次带孩子看病做手术,家长们内心多少都有些紧张,尤其是涉及到麻醉的时候。其实,小孩跟成人在麻醉时,有很多地方不太一样。孩子不是“缩小版的大人”,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特殊不少。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麻醉药的选择、使用剂量和整个护理的方法。

比如,一个三岁的男孩因为疝气需要麻醉手术,他在术前就很容易因为陌生环境而焦虑、哭闹,和很多成年人“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态度完全不同。从护理角度来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小贴士
小儿麻醉要综合考虑生理和心理因素,每个孩子的反应和需要都不尽相同,家长多点耐心,医护人员多一分细致,麻醉过程才能更顺利。

02 儿童的生理特点对麻醉的影响

儿童的身体像刚刚启用的小引擎,各项功能都在成长中。这些“成长中的系统”让麻醉处理起来更棘手,包括药物代谢速度、心肺容量、体表面积等都和成年人差了不少。

  • 代谢速度快:儿童肝肾发育尚未成熟,代谢药物的速度有时比成人更快,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也敏感不少。举例来说,一位两岁的女童因为阑尾炎需手术,术中需根据她的体重和体表面积多次调整药物剂量,才能保证安全。
  • 心肺功能负担大:孩子们的心脏搏动快,循环血量少,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影响全身的氧气运输。
  • 体表面积比体重大:容易丢失体液和热量,术中若护理不当,孩子可能很快出现体温下降。
💡对策不是把剂量硬性缩小,而是精准计算、动态调整,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

03 麻醉前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很多人以为麻醉只在手术台上才开始,其实准备从术前的每一步就已启动。孩子的麻醉前评估尤其不能马虎,差一分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准备内容 具体说明
全面健康检查 如心肺功能评估、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筛查可能影响麻醉的基础疾病(文献参考:Bhananker et al., 2007)。
过敏史排查 询问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经历,确保麻醉过程中用药安全。
心理疏导 通过讲解、玩偶示范等方式减少孩子的恐惧,帮助配合。
禁食管理 根据年龄制定禁食计划,防止术中呕吐、误吸。

一位四岁的女孩因为腺样体肥大即将手术,术前详细查体发现轻度哮喘,及时调整了麻醉方案,避免了术中风险。这种细心,是孩子们的“保护伞”。

04 麻醉过程中护理的关键要素

麻醉一旦开始,护理人员的紧张程度丝毫不能放松。在手术灯下,每一项监测都事关孩子的安危,哪怕是轻微的体征变化都需要警惕。不同于成年人,小儿各种并发症可能出现得更突然、更猛烈。

  •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心率、血氧、呼吸频率等,异常波动预示麻醉药反应或呼吸道问题。
  • 🌡️ 体温管理: 术中采用保温垫和覆毯,防止快速散热引发低体温。
  • ⏳ 快速应对并发症: 例如喉痉挛、药物过敏反应等,护理团队需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据 Hall & Shiley(2006)指出,小儿麻醉期间最常需要关注的是呼吸道并发症,尤其是在术中和刚苏醒时。

05 术后护理与患者恢复

手术结束可不代表全部结束。孩子醒来后的观察尤其重要。术后常见的问题有:麻醉药未完全代谢导致嗜睡、恶心或者呼吸慢。还有不少孩子在清醒后哭闹、恐惧,这也是恢复期的一个“插曲”。

术后反应 护理要点
嗜睡、意识模糊 安静观察,维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支持
恶心、呕吐 调整体位,适量补液,按医生指示给予药物
术后疼痛 评估疼痛等级,遵医嘱使用合适镇痛药,安抚情绪
并发症监测 如呼吸暂停、喉头水肿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Katz & Cohen, 2019)

有位五岁的患儿因包皮手术恢复期情绪不稳,术后护理团队采用音乐安抚、家属陪伴等方式,很快帮助他安然过渡恢复阶段。这说明术后照护,身体和心理同样要顾及。

06 家属沟通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面对孩子要麻醉,总是忧心忡忡。这个过程其实很需要护理人员的主动沟通,有效的解释和陪伴,能大大减少家庭的紧张氛围。让家属明白麻醉全过程,以及术后可能出现什么状况,他们会更配合恢复流程。

沟通建议:
  •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流程,避免生硬术语。
  • 告知术后常见反应以及应对方法。
  • 鼓励家属陪伴、给予孩子心理安慰。
  • 提醒若有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需随时联系医生。

实际上,医护团队的关心和细致解释,是帮助家长、孩子都能安心的“催化剂”。

07 小儿麻醉护理的实用建议

科学护理做得好,孩子安全多一份保障。这里整合出实操建议,家长与医护人员可以参考:

措施 具体说明
确保禁食时间 不同年龄禁食要求不一样,勿随意延长或缩短。
心理安抚 家长多耐心陪伴,术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偶或讲故事缓解焦虑。
恢复期间观察 持续关注清醒状态下的表情、呼吸、体温变化。
适度饮食 恢复后遵医嘱,先从流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
选择正规医院 儿童麻醉风险高,应优先选择有儿科麻醉专科医护团队的医院。
✔️ 小儿麻醉不是洪水猛兽,只要重视每一个细节,孩子就能健康、安全地度过每一个重要时刻。

08 核心参考文献

  1. Bhananker, S.M., Ramamoorthy, C., Geiduschek, J.M., et al. (2007). Anesthesia-related cardiac arrest in children: update from the Pediatric Perioperative Cardiac Arrest Registry. Anesth Analg, 105(2), 344-350. https://doi.org/10.1213/01.ane.0000268712.16836.5d
  2. Hall, R.W., Shiley, S.G. (2006). Anesthesia-related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update and review.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53(6), 1091-1108. https://doi.org/10.1016/j.pcl.2006.10.009
  3. Katz, J.D., Cohen, P.A. (2019). Post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Clinics in Perinatology, 46(2), 329-340. https://doi.org/10.1016/j.clp.2019.02.010

参考文献采用APA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