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担心麻醉会不会出意外,或者“醒不过来”?其实,随着医学进步,麻醉手段已大大提升了安全性,但和所有医疗操作一样,仍然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药物过敏、呼吸道阻塞、心跳异常、甚至较罕见的意识障碍等情况,尤其老年患者、肥胖、或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人,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要高一些。
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国际研究发现,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但即便如此,麻醉团队还是会对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多重保护。以一位78岁有心脏病史的男性为例,虽然他无明确药物过敏,但因年龄大、器官功能较弱,麻醉过程中需格外关注突发的心率变化或低血压(参见:Prapon Ditrungroj, "How to Tell if You Are at Risk of Heart Disease", 2019)。
除了少数人可能出现的急性反应(如严重过敏或意识不清醒),还需留意较轻的术后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嗜睡、喉咙不适(气管插管引起),以及短暂的记忆混乱。大部分反应都能在麻醉医生指导下顺利解决,不过手术前记得跟医生沟通既往病史和药物使用习惯,这一步很关键。
总体讲,麻醉的风险相对较低,最主要的是根据个体实际情况科学评估,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过度,也不缺位”,以保障手术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