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麻醉领域科普:了解麻醉及其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 22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麻醉领域科普:了解麻醉及其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封面图

麻醉领域科普:了解麻醉及其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一次手术,背后的安全保障你真的了解吗?

01 麻醉在手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手术室门前,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心里琢磨着“打麻醉安全吗?”“会不会很疼?”其实,大多数人的担心在今天都有了解决办法。
简单来说,麻醉是让你在手术时不感到疼痛,同时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技术和医学管理过程。麻醉科医生会评估你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你的麻醉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痛苦,也保护你的安全。有的朋友总觉得麻醉师就是“打一针”,其实,麻醉师始终在你身边,守护你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有些手术没有麻醉真的无法顺利完成,所以别小看这个岗位。

02 麻醉的类型有哪些?我该如何选择?🛏️

  • 1. 全身麻醉
    让你在手术期间“完全睡过去”,常用于需要较大范围操作的手术,比如开腹、开胸等。全身麻醉期间会有专门设备监护呼吸、心跳等,医生全程陪伴。
  • 2. 局部麻醉
    只让手术区域失去感觉,人一般保持清醒,比如拔牙、局部肿块切除。一些较为复杂部位(如脊柱周围)会用到椎管内阻滞(即“半麻”),患者局部麻醉后还可适量镇静。
有位中年女性,因肛瘘接受肛门直肠修补术,由于慢阻肺和困难气道史,麻醉方案选择了椎管内阻滞,配合镇静和镇痛药物。术中她始终保持清醒但无痛感,这就是局部麻醉配合镇静的典型案例。
选什么麻醉由病情、手术种类和身体状况共同决定,充分沟通是关键。

03 麻醉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会让你平躺,根据方案放置相应的监护设备,例如测量血压、脉搏、血氧。开始麻醉前医生会再次核实姓名、过敏史等。
麻醉实施时,可能是静脉注射药物、吸入麻醉气体或局部注射。全身麻醉会用面罩或插管帮助你呼吸;局部麻醉则会在手术区域注射药物。有些人还会用镇静药物,避免因紧张而不适。

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师都在身边,随时调整麻醉深度,关注你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血压变化、呼吸问题,医生也会即时应对。
手术一结束,麻醉师会根据手术和你个人的反应安排复苏,帮助你安全苏醒。

其实麻醉期间医生团队对你的关注丝毫不少于手术医生。

04 麻醉的风险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

任何医学操作都有风险,麻醉也不例外。全身麻醉可能带来恶心、嗜睡、咽痛;局部麻醉偶见过敏或暂时的神经不适。部分情况下,慢阻肺、高血压、心脏病史等基础病会增加麻醉难度,甚至引发手术中并发症。
麻醉风险主要来源于药物副作用、气道管理难点,以及对特殊人群(如老人、慢病患者)的应激反应。一项统计显示,重大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但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确实更高(Torske, K. & Eger, E. (2020).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Anesthesia. Anesthesiology, 132(3), 712-727.)。

  • 1. 与基础疾病相关
    比如慢阻肺患者气道易受刺激,术中易出现呼吸变化。
  • 2. 年龄、身体状况影响
    年龄大、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麻醉用药和恢复速度。
  • 3. 特殊情况处理风险
    比如遇到困难气道,可能需要复杂的气管插管或急救预案。
  • 4. 药物反应
    个别人对麻醉药可能发生过敏或不良反应,但极为罕见。
风险再小也不能掉以轻心,麻醉前的详细咨询、资料反馈很重要。

05 麻醉后我应该如何恢复?会有什么不适反应?😴

刚从麻醉中醒来时,有的人会觉得头有点晕,喉咙干涩或轻微恶心,这些通常一两小时内缓解。局部麻醉后,手术区域可能有短时间麻木感,慢慢会恢复。年长或有慢性病的人,恢复速度可能稍慢,医生会根据反应进行观察。

  • 1. 恶心、呕吐
    多见于全麻患者,休息片刻、适量饮水可缓解。
  • 2. 头晕、困倦
    麻醉药物残留影响,尤其是镇静及镇痛药通过肝脏、肾脏代谢后慢慢消失。
  • 3. 喉咙干或痛
    主要与气道插管相关,多数不需特殊处理。
  • 4. 麻木和刺痛
    局麻后手术区偶尔有暂时不适,很快会消散。
如果持续性恶心、剧烈头痛或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联系。

06 如何在术后管理疼痛,促进康复?🌿

管理好术后疼痛,有助于身体更快恢复,也能让心情好一些。术后有多种疼痛缓解方式,根据手术大小和个人需求灵活选择。

  • 1. 合理用药
    医生会评估你的实际痛感,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泵等。不要自行加药,按医嘱最安全。
  • 2. 合理饮食助恢复
    香蕉富含钾镁,有助缓解肌肉僵硬;燕麦能提供持久能量;牛奶补充蛋白有助愈合。
    吃饭尽量清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 3. 舒适环境与运动
    适量下床活动,简单走动能促进循环,减少血栓危险。不要长时间卧床不动。
痛感没有减轻或有异常症状,主动与医护沟通,不要硬扛。
食物推荐举例:
  • 香蕉:缓解肌肉紧张,每天早餐或术后加餐吃一根。
  • 燕麦:补充能量,术后早餐加入牛奶一起食用。
  • 牛奶:助组织修复,睡前一杯,有益睡眠。

07 参考文献

  • Torske, K. & Eger, E. (2020).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Anesthesia. Anesthesiology, 132(3), 712-727.
  • White, P.F. et al. (2019).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ain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23(5), 628-639.
  • Baumgartner, W.A. et al. (2018). Anaesthesia and Risks for the Elderly. Journal of Geriatric Anesthesia, 29(2), 81-87.
  • Motamed, C. (2017).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difficult airway.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31(2), 22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