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过敏危机,很可能就在身边
一位年轻女生刚吃完海鲜不久,突然觉得喉咙发紧,心跳加速。这时,她身边的朋友以为只是小小的过敏,可没想到短短十分钟内,这位女生几乎晕倒在地。其实,生活里过敏性休克并不罕见。家里吃饭、郊游野餐,甚至打针吃药,都会有风险。有时候,看似没什么大事,却可能只是更严重反应的起点。了解这些知识,也许就在关键时刻帮上大忙。
01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医学上叫“过敏反应性休克”)是身体对某些物质极端敏感后,产生的一种突发、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应。常见诱因包括花生、牛奶、海鲜、药物(比如青霉素)、昆虫叮咬等。某些特殊场合,比如注射疫苗,也可能触发。不管是什么诱因,本质上都是免疫系统把本该“没事”的东西误认为敌人,过度启动一连串防御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急降、气道收缩,引发多器官受累。
- 花生、坚果、鸡蛋、牛奶、贝类等食物
-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等)、解热镇痛药
- 蜂蜇、黄蜂、蚂蚁等昆虫叮咬
- 某些疫苗及造影剂
02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与体征
早期症状常常很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例如,部分人刚开始会觉得口腔发痒、嘴唇麻、打喷嚏,甚至只觉得心慌或恶心。有的人会出现皮肤突然发红、起风团或者轻微冒汗,这些信号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小过敏。
| 阶段 | 典型表现 |
|---|---|
| 早期 | 口腔发麻、皮肤发痒或红肿 轻微心慌、恶心、流泪 轻度打喷嚏、咳嗽 |
| 明显进展 | 大片荨麻疹(风团)、喉头水肿(喉咙紧)、喘息 持续呕吐、呼吸困难、晕眩或濒临晕厥 血压快速下降、意识模糊 |
有位38岁的男性,因为蜂蜇因素,在十分钟内出现全身皮疹、喉咙闭塞感和头晕,差点昏倒。这说明,早期阶段非常容易被错过,一旦进入严重阶段,风险明显增加。
03 抢救前的准备工作
- 确认病因:食物、药物、昆虫等,尽量回忆暴露史。
- 准备好抢救工具:包括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氧气面罩、血压计、吸氧装置。
- 药物清单:
- 肾上腺素(急救必备,注射用)
- 抗组胺药物(口服或注射)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
- 辅助急救用品:手套、酒精棉片、针筒、静脉通道工具。
04 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抢救步骤 🚑
处理过敏性休克,是一场和时间赛跑。
- 1. 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优先肌肉注射大腿外侧(推荐剂量:成人0.3~0.5mg,儿童剂量酌减)。不要等到症状加重才用。
- 2. 呼叫急救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同时让患者平卧,抬高下肢(有助回心血量),但如果呕吐或呼吸严重困难,侧卧或半坐姿更安全。
- 3.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检查脉搏、呼吸和血压,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可辅助,但肾上腺素优先!
- 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出现呕吐或痰多,需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家中可用吸痰装置或用纱布卷辅助。
- 5. 必要时给予吸氧 有氧气条件立即吸氧,医院途中可继续。
05 后续治疗及观察要点
- 住院观察:即使症状缓解,仍需专业医院留观至少24小时,因有再反应(即症状复发)可能。
- 连续监测:重点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意识状态,处理罕见的二次过敏冲击。
- 药物评估:
- 部分患者会根据病情使用更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抗过敏药。
- 恢复饮食前应确认喉咙无严重水肿。
- 遗留问题排查:需探查本次诱因,防止下次再遇到同类危险。
- 心理干预:部分患者短期内会有焦虑恐慌,需要适当沟通与疏导。
06 预防过敏性休克的有效策略 🛡️
- ① 了解自己的过敏史:对于已知过敏源,建议用“过敏卡”写明自身过敏物,如已有明确药物过敏史,向医生说明。
- ② 日常饮食安全: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燕麦 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改善消化 早餐用温牛奶泡燕麦,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误食高风险食品 新鲜蔬果 丰富维生素C,保护免疫功能 每日摄入多样水果蔬菜,有益健康防病 鸡蛋 含优质蛋白,有助修复组织 只在对鸡蛋不过敏时食用,水煮是温和选择 - ③ 随身备药:有重度过敏倾向者,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易取易用。
- ④ 医疗提醒:预约注射疫苗或接受新药前,主动说明既往过敏史。
- ⑤ 规范检查:如偶有口腔麻、皮疹等不明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
- ⑥ 出门在外小心昆虫:春夏季野外郊游,建议穿长袖衣、系紧袖口和裤脚,减少接触。
▍总结
过敏性休克虽然危险,但只要提前了解,学会识别早期信号,掌握急救决策,绝大多数人可以安全脱险。生活里其实很多小细节——比如餐前主动问食材、随身备急救药具,都能起大作用。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曾有类似经历,不妨将这些知识记在心里,有备才能无妨。每个人都值得被守护,健康也需要一点点用心经营。
文献参考
- Simons, F. E. R. (2010). Anaphylaxi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25(2), S161–S181.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09.12.981
- Muraro, A., et al. (2014). Anaphylaxis: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Allergy*, 69(8), 1026-1045. https://doi.org/10.1111/all.12437
- Lieberman, P., Nicklas, R. A., et al. (2015).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practice parameter: 2015 update.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5(3), 638–646.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14.80.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