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黑色素瘤:窥探皮肤深处的恶魔

  • 29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黑色素瘤:窥探皮肤深处的恶魔封面图

黑色素瘤:窥探皮肤深处的恶魔

01 黑色素瘤是什么?

有时,换季后脱下薄外套,突然注意到手臂上的某颗痣变大了点,边缘似乎也模糊起来。不痛也不痒,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无关紧要。不过,皮肤深处的一些微小变化,可能正悄然埋下了健康隐患。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皮肤肿瘤,属于皮肤癌里最危险的一类。正常的黑色素细胞本是我们皮肤指甲颜色的“染料工”,一旦这些细胞出现异常增殖,变成失控的癌细胞,就可能发展成黑色素瘤。全球范围内,这种瘤虽然在皮肤癌中的发生率不算最高,却因为恶性程度高、转移快而格外受到医学界重视。
⚠️ 注意:黑色素瘤不是所有黑痣都会变成,它更偏爱那些变化快速的斑点。

02 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

黑色素瘤的细胞像失控的"涂料罐",它们形态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有时甚至出现灰、蓝、红等多种色彩混杂在一块小小的皮肤区。用专业的话来说,这种瘤子常常存在细胞核明显多形性,核分裂活跃,有些病例可见黑色素颗粒分布异常丰富。

以一位28岁女性为例,半年前在小腿发现新出现的深色斑,几周内由原先的小斑点变成了不对称的深浅混杂斑。切除后化验发现:病理下,黑色素细胞排列紊乱、色素沉积明显,与常见的良性痣(比如那些从小就有、几十年不变的咖啡色痣)有明显不同。

特征 黑色素瘤 普通色素痣
对称性 常见不对称 大多对称
边缘 模糊、锯齿状 平滑、规则
颜色 色彩多样变化 均一色调

这些区别,有时用肉眼就能初步甄别,但最终还是要靠皮肤科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03 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

说起来,医学界这几年对于黑色素瘤的早期筛查研究关注不少。除了常规的组织检查,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各种能够帮助更早发现癌变的“生物标志物”。

  • S100 蛋白:一种常用的血液标志物,如果水平升高,往往预示肿瘤已经扩散
  • LDH(乳酸脱氢酶):升高时,通常提示黑色素瘤有远处转移倾向
  • BRAF基因突变:黑色素瘤患者有大约40-60%会检出BRAF突变,这一发现为靶向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提示:通过血液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医生有时能在明显皮肤变化出现前,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参考:Scolyer RA, et al., "Melanoma biomarker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2020,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04 影响黑色素瘤发展的因素

黑色素瘤为何更容易在部分人群身上找上门?主要因素有这些:

  • 日晒:经常暴露在强烈紫外线下,比如喜欢户外运动的人群,皮肤受损机会大大增加。
  • 肤色和遗传:皮肤白皙,头发浅色、容易晒伤的人(如北方血统、多见于欧美),黑色素瘤风险更高。此外,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者,发病概率也会上升。
  • 既往色素痣或异常痣:"先天性巨大色素痣"患者,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
  • 免疫系统异常: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也需格外小心。
研究数据:一项全球多中心调查指出,过度日晒与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关(Whiteman DC, et al., "UV radiation and cutaneous melanoma", 2011, 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

这些因素有些可控,有些则难以改变。遗传无法选择,但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却能起到很大作用。

05 黑色素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

黑色素瘤的危险之处在于它的分期发展——从皮肤表层扩展到深层,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到其他器官。

阶段 主要表现 5年生存率*
I 期 局限皮肤,无转移 90%以上
II 期 肿瘤增厚,但无远处扩散 80%左右
III 期 区域淋巴结转移 约50%
IV 期 远处器官转移(可累及肝肺脑等) 不足20%

*部分患者依据个体体质和新型治疗手段,生存率有波动(Gershenwald JE, et al., "Melanoma staging: Evidence-based changes in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eighth editi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2017, CA: Cancer J Clin)

💡第I、II期常通过手术治愈,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06 未来的研究与治疗前景

最近几年,黑色素瘤的治疗不再只有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免疫治疗和精准靶向药物的兴起,给不少晚期患者带来了长远希望。其中,抗PD-1或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embrolizumab、nivolumab),让肿瘤细胞失去"隐身衣",帮助免疫系统主动清除异常细胞。

🔬 新希望:科学家正努力开发新型疫苗、个体化T细胞疗法,让治疗更加精准。

(参考:Robert C,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2015, N Engl J Med.)

07 实用预防与关爱指南

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自我管理和健康饮食,可以为皮肤健康加分⛱️。下面列出的几条建议,方便随时查阅、实操:

🌞 外出防晒
  • 避免暴晒: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紫外线最强时段,最好遮阳帽和长袖衣物搭配使用。
  • 按需用防晒霜:选择SPF30以上、PA+++的产品,出汗或游泳要及时补涂。
🥑 皮肤有益的营养
  • 菠菜:富含维生素E,维护皮肤细胞修复
  • 橙子:补充维生素C,有利黑色素代谢
  • 三文鱼:含Omega-3脂肪酸,帮助抗炎,支持皮肤屏障功能
🔎 非常规痣变化及时就医
  • 若发现出现"新生斑点"或原有色斑快速变化,建议尽快去皮肤科就诊。
👨‍⚕️ 如何选择医疗机构?
  • 大型综合医院皮肤科、肿瘤专科门诊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和先进检测手段。

健康小结:日常夹带点皮肤自查,多吃蔬果、适度运动,远比一味担心更有用。被动等待瘤变不如主动让健康成为习惯!

文献参考

  • Scolyer RA, Long GV, Thompson JF. (2020). Melanoma biomarker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82(1), 6-17. doi:10.1111/bjd.18115
  • Whiteman DC, Green AC, Olsen CM. (2011). UV radiation and cutaneous melanoma. 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 10(3), 366-374. doi:10.1039/c0pp00395k
  • Gershenwald JE, Scolyer RA, Hess KR, et al. (2017). Melanoma staging: Evidence-based changes in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eighth editi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CA Cancer J Clin, 67(6):472–492. doi:10.3322/caac.21409
  • Robert C, Schachter J, Long GV, et al. (2015).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2(26), 2521-2532. doi:10.1056/NEJMoa15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