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深度睡眠与呼吸危机:揭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真相

  • 33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深度睡眠与呼吸危机:揭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真相封面图

深度睡眠与呼吸危机:揭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真相

01 轻微的“夜间暂停”:你可能没有察觉到的现象

很多人都把睡觉当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甚至偶尔打呼噜也不放在心上。但其实,有些人夜间会不自觉地突然呼吸停顿几秒到十几秒,这样的情况常常被家人观察到,自己却毫无察觉。有时候还会觉得白天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打盹,晚上睡醒后反而不觉得休息好了。

🔎 简单来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就是在睡觉时,因为上气道间歇性变窄甚至堵塞,导致呼吸反复暂停或者变浅,血氧暂时下降,睡眠质量大受影响。

研究显示,全球约有9%至38%的人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中年男性发病率较高,但女性、儿童同样也会遇到(Senaratna et al., 2017)

02 明显的警示信号:白天困倦、睡眠断断续续

  • 1. 白天嗜睡:比如有位42岁男性平时上班,经常在会议时忍不住咪一会儿,自己还以为是加班导致的疲劳,但实际上夜间的暂停让他整晚都睡得断断续续,白天精神差。
  • 2. 记忆力减退:一位36岁的女性发现自己经常忘东忘西,家人还觉得她变得容易焦虑、情绪波动大。
  • 3. 晚上醒来口干:不少患者反映夜里会被憋醒,甚至有时候有“窒息感”,还经常觉得早上起来头痛、嗓子干、不舒服。
🛏️ 持续出现这些信号时,单纯补充睡眠时间往往也不会改善,反复的夜间呼吸中断让深度睡眠变得稀缺。

03 睡眠呼吸暂停的身体机制:为何“深睡眠”变成一场危机?

说起来,正常的呼吸像一道水流,夜间身体放松之后,喉咙周围的肌肉也会变松软。但部分人由于咽部解剖结构、脂肪堆积或遗传因素,容易让呼吸通道“暂时塞住”。此时,空气无法顺利流通,氧气供应就会短暂停止。

生理变化 表现原因
上气道塌陷 喉部和舌根肌肉过于松弛,睡觉时阻塞气道
血氧下降 呼吸暂停时,氧气摄入减少,血氧浓度下降
夜间反复觉醒 大脑为保护自身,经常唤醒身体重新呼吸,虽然只是浅睡或一瞬间的觉醒,影响了睡眠质量

长时间如此,身体各系统处于断断续续的“供氧受限”状态,大脑和心脏也会受到影响。

04 心血管系统:看不见的压力悄悄积累

睡眠呼吸暂停有点像隐形的慢性压力源,每次氧气中断,心脏和血管都得临时“加速运行”以抢救供氧。研究指出,这种反复“水管加压”的状态不仅让高血压风险明显增加,还容易引发冠心病和中风 (Somers et al., 2008)

  • 反复缺氧——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
  • 血管炎症增加——加速动脉硬化过程
  • 心律不齐——影响心脏泵血效率

有位55岁的男性,因为莫名其妙的高血压和反复心悸,才在体检中被建议做睡眠监测。这个案例说明了夜间呼吸暂停与心脑血管的密切联系。

05 神经系统:白天情绪与反应速度的双重困扰

经常被夜间缺氧打断深度睡眠,大脑就好像没法充分“充电”。结果就是:白天遇事变得反应慢,偶尔还会情绪低落、焦躁或注意力无法持久。

💡 医学研究发现,OSAHS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概率都比普通人高(Sforza & Roche, 2012)。

也有临床例子显示,50岁的女性在经历长期失眠后,出现持续焦虑,并且工作期间总觉得“头脑迟钝”。睡眠监测数据显示,她的深度睡眠比例明显偏低,间接反映了神经受损的风险。

06 生活影响:职业效率与人际相处的小障碍

上班迟到、无故打瞌睡、情绪波动大,听起来像简单的“小毛病”,但其实有些人因此错失了升职机会,甚至在家庭沟通中出现了更多误会。例如,有的主管在工作汇报中,因失误频繁被上级批评;一位年轻男士经常因焦躁发火,和伴侣沟通变得困难。

🗣️ 不同群体都可能受影响,包括司机(容易疲劳驾驶)、教师(注意力分散)、学生等。

社交与生活质量因此受到影响,有的人甚至会下意识回避公众场合,只因担心“打呼噜”被朋友笑话。

07 如何识别与处置:实用建议与自我管理

夜间打鼾,白天困倦、记忆力变差等表现,建议尽早就医检查。专业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可以明确诊断。
自我管理方法 具体建议
调整睡姿 侧卧有助于改善部分人夜间呼吸畅通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和健康饮食有助于减轻呼吸道压力
有益食物
  • 深色蔬菜——富含抗氧化物,推荐每日一到两份
  • 鱼类和坚果——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保护血管
  • 全谷物——坚持早餐加入燕麦或糙米粉,更有利于血压和血糖平稳
专业干预 医学上常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口腔矫治器等。严重时可考虑手术。
定期随访 明确诊断后建议每年复查,随时调整方案

关键文献参考

  1. Senaratna, C.V., et al. (2017). Prevalence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Sleep Medicine Reviews, 34, 70-81.
  2. Somers, V.K., et al. (2008).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Circulation, 118(10), 1080-1111.
  3. Sforza, E., & Roche, F. (2012). Sleep apnea syndrome and cognition. Frontiers in Neurology, 3, 87.
最后简单说一下:有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和定期健康检查,是保障深度睡眠和预防呼吸暂停的最好帮手。如果自己或家人夜间打鼾严重、白天莫名困倦,就别忽视这些信号,及时就医对健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