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止血的艺术:全面了解鼻出血的病因与急救处理技巧

  • 8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止血的艺术:全面了解鼻出血的病因与急救处理技巧封面图

止血的艺术:了解鼻出血的病因与急救处理

01. 鼻子突然流血,其实很常见吗? 🤧

有时候,正拿着纸巾擦鼻子,一回头却发现鼻血悄悄渗出来。鼻出血(epistaxis)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无论是干燥的冬季、感冒用力擤鼻,还是不小心碰了一下鼻子,流鼻血都可能不期而至。它既可能一擦马上止住,也可能让人措手不及地“不停流”。

小TIPS:鼻腔里分布着丰富又细小的血管,一些微小的刺激都可能让这些脆弱的小血管破裂渗血。

虽然流鼻血绝大多数是“自限性”的,就是会自己停止,但偶尔也能成为潜在大问题。如果出血反复发作,或者量很大难以止住,就得高度关注了。

02. 鼻血为什么会突然来?主要有这些原因:

常见原因 生活场景 机理要点
外伤(撞击、挖鼻) 孩子打闹摔倒、手指不小心“挖”了一下 物理刺激损伤血管
干燥空气 冬天供暖、空调屋里待久 黏膜变脆,血管易破
过敏 花粉季节、接触灰尘、宠物毛发 打喷嚏、搔抓导致出血
感冒/鼻炎 反复擤鼻、鼻腔肿胀 血管充血后易破
药物影响 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人 血液不易凝固
血压剧升 激动、运动后、老年人无症状高压 高压下血管破裂

案例:有位8岁的男生,冬天屋里暖气足,他喜欢用手“扒拉”鼻孔。有一次,洗完脸刚擦干,鼻子突然出血。这主要是空气干、鼻黏膜干裂,再加上手“帮忙”,一起触发小血管破裂。

🔍有研究显示,80%以上的鼻出血都发生在鼻前部(Little区),那里血管最密集、最脆弱(Kucik, C.J. et al., 2005,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03. 前鼻出血和后鼻出血,差别有多大?

  • 前鼻出血——最常见,也最容易处理。血一般从鼻孔往外流,颜色比较鲜红,几分钟就能止住。比如前面那位8岁孩子的情况,就是典型的前鼻出血。
  • 后鼻出血——较少见,危险性更大。这时血液往咽喉方向流,可能不容易被发现,流出量大、时间长。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或出血倾向者身上。
  • 由于位置不同,处理起来讲究也不同。前者多轻微,后者可能与疾病、用药等全身性因素有关。

病例:一位70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夜间睡觉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大出血,血液多往咽喉流,甚至伴有咳血。他后鼻腔的血管破裂,引发了后鼻出血,这种类型风险更高,需要及时看急诊。

这说明,后鼻出血型患者比前鼻型更需要及早发现和处理。

04. 鼻血止不住,该怎么做?

  • 1 让患者坐直,轻微前倾头部(防止血液流入喉咙,减少恶心、误吸的风险)。
  • 2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5分钟),让出血的血管有机会自然收缩堵住。
  • 3 可以冷敷(冰袋或冷毛巾敷鼻梁),帮助血管收缩。
  • 4 出血停止后,暂时不要用力擤鼻或挖鼻,避免重新出血。
⚠️不要仰头,更别让人躺下!否则血会流向咽喉,既不舒服也有呛咳危险。
常见急救误区 vs 正确做法
常见误区 正确处理
仰头、躺下 坐直,头微微前倾
用纸巾堵住鼻孔 手指直接捏紧鼻翼
出血后用力擤鼻 静待止血,避免刺激

05. 哪些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

  • 连续按压15分钟以上仍然无法止住流血
  • 伴有晕厥、呕吐、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
  • 出血量大,有呛咳,血从口咽部流出严重
  • 短期内出血反复发作(比如1-2天多次出血)
  • 本人有凝血障碍、血友病、白血病病史,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
  • 小朋友、老人本身基础疾病较多,或为后鼻出血
就医建议
实际症状 首选科室
常规流鼻血、无基础病 耳鼻喉科
大出血或全身症状 急诊
伴系统性出血或凝血异常史 综合医院急诊
💡成人出现单侧反复鼻出血且伴有鼻塞、头痛,别忽视肿瘤、血管异常等其他可能。需要专科综合评估。

06. 怎么做能减少鼻出血?日常防护有窍门 🌱

  • 补充水分——足够饮水可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预防黏膜干裂。
  • 湿化空气——使用加湿器、放盆清水,特别是秋冬供暖、空调季。
  • 健康饮食—— 多吃新鲜蔬果,如 橙子(维生素C丰富),有助于血管弹性维护。
    食用建议:每日1-2个橙子,与其他水果搭配食用更佳。
  • 避免机械刺激——少挖鼻孔、不用力擤鼻,防止血管破裂。
  • 增强免疫力——规律锻炼、作息有规律,有助于预防感染相关的炎症性鼻出血。
  • 合理运动——过度剧烈运动后避免立刻受凉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对预防有好处。
常用防护措施一览
健康举措 重点益处 实用建议
补水 黏膜保持湿润 每日1500-2000ml饮水
润鼻剂 降低局部干裂风险 鼻腔喷雾或天然润鼻膏
营养蔬果 增强血管弹性 推荐:橙子、菠菜、红枣
空气加湿 整体湿润环境 加湿器或盆水

扩展建议:鼻腔干、痒时不妨洗净手指轻轻按摩,还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润湿鼻腔。尤其儿童,家长要帮忙管理好日常习惯。

别忽视鼻出血。正确处理,科学防护,保持鼻腔健康,其实并不难。

文献资料引用

  • Kucik, C.J., Clenney, T., & Phelan, T. (2005). Management of Epistaxi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1(2), 305-311.
  • Tunkel, D.E., Anne, S., Payne, S.C. et al. (202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Nosebleed (Epistaxi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62(1_suppl), S1-S38. https://doi.org/10.1177/0194599820969483
  • Pallin, D.J., Chng, Y.M., McKay, M.P., & Emond, J.A. (2005). Epidemiology of Epistaxi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1992 to 2001.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46(1), 77-81. https://doi.org/10.1016/j.annemergmed.2004.12.024
🔗文中相关建议均参考国际指南与权威综述,读者如有疑问建议与正规医生进一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