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前不再紧张:缓解麻醉前焦虑的有效方法
01 手术前焦虑,怎么回事?👀
说起要做手术,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心里多多少少会发怵。有时从预约手术那天起,整个人就变得比平时更敏感,一闭上眼满脑子都是手术室、麻醉针、医生的白大褂……甚至有朋友和医生说完话后,食欲就差了,晚上还容易失眠。这些,就是典型的 "麻醉前焦虑",其实很常见,也不是什么个人意志不坚强。
健康影响:
短期来看,焦虑会让人感觉呼吸变快、心跳加速,睡眠质量变差,还可能导致情绪脾气变糟。如果紧张到影响手术准备,比如血压波动大或者配合不好麻醉,也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换句话说,轻度焦虑像是一阵风,但严重起来,可不好受。
健康影响:
短期来看,焦虑会让人感觉呼吸变快、心跳加速,睡眠质量变差,还可能导致情绪脾气变糟。如果紧张到影响手术准备,比如血压波动大或者配合不好麻醉,也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换句话说,轻度焦虑像是一阵风,但严重起来,可不好受。
TIPS: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要手术,他们对陌生环境适应力差,更容易出现类似紧张反应。
02 认知行为疗法:调整思路很关键🧩
好多人觉得,只有靠药物才能缓解麻醉前的紧张,其实简单的方法也很管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心理学上最常见的“拆解焦虑的工具箱”:
- 第一步,找出让你害怕的具体想法。比如,“麻醉会不会醒不过来?”这类念头越具体越好对症下药。
- 第二步,把它们写下来,然后问自己,这些想法有证据吗?有没有被夸大了?
- 第三步,试着用事实给这些想法“减肥”——比如“医学上麻醉意外概率极低,医生会有很多层保护措施”。
常见焦虑点 | 理性想法建议 |
---|---|
怕术中苏醒 | 现代麻醉监控极为严格,意外极少见(Mashour et al., 2009) |
担心药后恶心 | 有药物可预防和缓解,医生会提早干预 |
害怕不能交流需求 | 麻醉团队会反复核查沟通,不会忽略个人感受 |
提醒:简单来说,把“怕”具体化、写出来,然后再进行事实验证,对缓解心理负担很管用。
03 放松练习:深呼吸与冥想🧘🏻♂️
放松类技巧有点像在给紧张情绪“踩刹车”,操作也不会太复杂。
① 深呼吸法: 很多麻醉前教育里,医护都会交“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慢慢吐出,整个过程尽量延长。一次做3~5组,就能感到身体明显松弛。
② 简单冥想: 找个安静地方,闭上眼,关注呼吸,一边呼吸一边想象喜欢的场景,比如山间小道或者温暖阳光。即使每次只有五分钟,也有帮助。2020年一项国内研究显示,定期做呼吸冥想,可以让70%的手术患者紧张度降低至少一半。
① 深呼吸法: 很多麻醉前教育里,医护都会交“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慢慢吐出,整个过程尽量延长。一次做3~5组,就能感到身体明显松弛。
② 简单冥想: 找个安静地方,闭上眼,关注呼吸,一边呼吸一边想象喜欢的场景,比如山间小道或者温暖阳光。即使每次只有五分钟,也有帮助。2020年一项国内研究显示,定期做呼吸冥想,可以让70%的手术患者紧张度降低至少一半。
贴心建议:最好提前在家练习几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等到真的进了手术室,这种“老朋友”的感觉,能帮你自然过渡紧张瞬间。
04 药物辅助:科学用药缓解焦虑💊
有的人实在焦虑得厉害,单靠心理调整和放松法不够,这时可以请医生评估一下是否要用药物。
镇静剂的作用方式:医生通常会选用短效镇静药,比如咪达唑仑、地西泮等。这些药能帮助人在手术前迅速放松下来,心理和生理的焦虑都会降低不少(参考:Caumo et al., 2001)。
案例:58岁男士张先生有多年高血压,术前几次沟通后依然睡不着,医生根据他具体健康情况临时用了低剂量镇静剂。结果证明,次日手术配合很顺利,术后恢复也更快。
镇静剂的作用方式:医生通常会选用短效镇静药,比如咪达唑仑、地西泮等。这些药能帮助人在手术前迅速放松下来,心理和生理的焦虑都会降低不少(参考:Caumo et al., 2001)。
注意:药物使用要严遵医嘱,不要自己到网上买“安定”类药物。医生会根据你的健康状态和可能的禁忌给出建议,比如心脏病、孕妇、老年患者需要更细致评估。
案例:58岁男士张先生有多年高血压,术前几次沟通后依然睡不着,医生根据他具体健康情况临时用了低剂量镇静剂。结果证明,次日手术配合很顺利,术后恢复也更快。
05 沟通:和医护多聊聊,真的有用👨⚕️
很多朋友手术前不敢多问,怕惹麻烦,其实医生和麻醉师都希望你能把担心的问题提前说出来。
有效沟通怎么做?
有效沟通怎么做?
- 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疑问,用纸条写下来。
- 描述不适或者特殊敏感,比如“我之前对某麻药有过不适”。
- 务必弄明白注意事项,比如什么时候需要禁食,术前哪些药可以照常吃。
简单提示:有疑问一定要问清楚,哪怕是看似很小的担心,都值得提出来。
06 术前准备:建立安全感,焦虑自然淡了🏠
手术前的一系列准备,也在悄悄帮你减轻不安。
- 家人陪伴:可以请医院开设“家属陪伴时间”,即便只是等在外面,也能让自己更有依靠。
- 熟悉环境:提前到医院走一走,看看手术区位置、怎样进入手术室、休息区在哪。这种“熟人感”能减少未知引发的紧张。
- 带点小物品:比如带上喜欢的音乐、舒适的小毛巾,或者一本安慰自己的小书,这些“仪式感”,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也能让人情绪上松一口气。
📚 参考文献
- Mashour, G. A., Orser, B. A., & Avidan, M. S. (2009).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from neurobiology to risk reduction. Anesthesiology, 110(1), 194-206. https://doi.org/10.1097/ALN.0b013e318190e6a8
- Caumo, W., Schmidt, A. P., Schneider, C. N., et al. (2001).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adult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with perioperative variable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87(6), 864-874. https://doi.org/10.1093/bja/87.6.864
- Song, G. M., et al. (2020). Effect of breathing relaxation training on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52, 102496.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20.10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