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小手一抓,耳朵警报:婴儿耳部感染的症状与应对

  • 1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小手一抓,耳朵警报:婴儿耳部感染的症状与应对封面图

小手一抓,耳朵警报:了解婴儿耳部感染的症状与应对

01. 宝宝抓耳朵的那些“小秘密”

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没事就喜欢用小手去摸、抓甚至偶尔拉扯耳朵。有时是边吃奶边捏耳朵,有时安静时自己玩着玩着就开始“研究”起耳朵来。其实,这种现象在婴幼儿阶段很常见。对于刚会活动小手的小宝宝来说,耳朵就像一块新“发现”的领地,可以随时探索。

当然,偶尔的抓挠往往只是宝宝在玩耍,或者轻微地感受到局部不适,比如汗液、头发刺激了耳朵边缘。有时候,宝宝通过手抓耳朵,表达无法用哭声说明的不舒服,这种方式就像是他们向大人发出的第一个“小警报”信号。

💡 小提醒:大多数情况下,偶尔的抓耳朵并不说明有毛病。但如果动作频繁,就需要仔细观察了。

02. 宝宝容易碰到哪些耳部“小麻烦”?

  • 中耳炎
    中耳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耳部感染类型之一,指的是耳膜后面的中耳腔发生炎症。
    例子:有位10个月大的男宝宝,三天来总是反复抓右耳,家长留意到宝宝还偶尔低烧,去医院一查,确诊为中耳炎。
  • 外耳道炎
    外耳道也可能被细菌或者真菌侵袭。如果宝宝经常游泳,或者家长清理耳道过度,小小的破皮卷入细菌就可能出现外耳道炎。
📖 知识卡片:外耳道炎症状更常表现为耳道疼痛,特别在触摸耳廓时尤为明显,而中耳炎则更容易合并发热、烦躁等全身不适反应。
数据参考:Monasta, L., et al.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03. 哪些信号提示宝宝耳朵可能感染了?

常见症状 轻微或早期表现 显著或严重表现
抓挠耳朵 偶尔抓、揉耳朵 🤚 持续反复抓挠、甚至哭闹时用力拉扯
情绪改变 短暂烦躁、偶有不安 持续哭闹、不易安抚
发热 体温略高、退烧后缓解 高烧不退、反复发作
食欲状况 偶尔吃奶量减少 连续食欲不振、拒奶
分泌物流出 耳道有脓性或黄色分泌物
🚩 小提示:如果你发现宝宝持续哭闹且用手频繁抓耳朵,并伴有发热或食欲大幅下降,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04. 为啥宝宝容易中招?生活中常见的“风险因素”

  • 上呼吸道感染:宝宝感冒、鼻塞、流鼻涕时,中耳和咽喉相通的“咽鼓管”很容易被堵住,让细菌顺势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 过敏体质:有些小朋友天生对环境敏感,鼻炎、哮喘的宝宝更易发生耳部感染。研究显示,过敏会导致咽鼓管黏膜肿胀,增加感染风险。见:Brodsky, L., et al. (1993). Allergic rhinitis and otitis media.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3), 455-468.
  • 家庭环境因素:生活中二手烟、空气污浊等都会增加宝宝耳部感染概率。家庭中有吸烟者,宝宝罹患中耳炎的风险显著升高。
  • 托班与集体生活:3岁以下的孩子刚进入托班、幼儿园,常与其他孩子密切接触,容易交叉感染病毒和细菌,耳部感染概率增加。
  • 遗传因素:有耳部疾病家族史的小宝宝本身咽鼓管功能就可能较弱,天生比同龄人风险高些。
🧸 这些风险大多属于客观情况,无法完全避免。家长只需保持关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已经很不错了。

05. 宝宝抓耳朵,家长怎么做才合适?

行动建议表
症状初现(偶发抓耳、轻微烦躁) 仔细观察,多陪伴,注意记录发作频率。如果没有发热、分泌物,暂时不必太慌张。
症状持续(频繁抓耳、哭闹、发热) 准备好宝宝发病时间、体温、吃奶和精神状态等信息,尽快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出现分泌物或耳朵红肿 避免用任何东西去掏耳朵,可用湿棉签轻触外耳道周围,切忌深入耳道。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处理。

有一位8个月大的女孩连续两天晚上睡前烦躁、用手捂住左耳。妈妈以为是新长出的牙齿让宝宝不舒服,未及时就医。第三天宝宝体温升高,奶量减少,送医才确诊为中耳炎。
这说明:宝宝耳部感染初期有时症状并不典型,家长要警惕情绪和吃饭变化,不要光盯着耳朵的表面异样。

06. 快乐“小耳朵”,这样保护才靠谱

  • 规律体检
    每年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一次耳部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可以早处理。
  • 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中耳炎发生率会相对低。
    推荐:可以坚持母乳喂养至1岁,奶粉喂养也建议姿势正确,避免躺着喝奶。
  • 抗过敏措施
    如果宝宝有过敏性鼻炎或家族过敏史,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适时干预,避免过敏原暴露。
  • 营养支持
    食物示例: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鸡蛋 富含蛋白质,有助于免疫力 6月龄以后适量添加,每天1个
    菠菜 提供维生素A帮助黏膜修复 煮熟后剁碎,混合米糊或粥食用
    新鲜橙子 补充维生素C,利于抗感染 打成果泥、果汁少量尝试
  • 托班防护
    集体生活期间,加强教室通风和手卫生,感冒流行期减少带宝宝参加密集聚会。
  • 不乱掏耳朵
    宝宝的耳朵自我清洁能力很强,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处理耳垢,随便掏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 日常行动建议:多关心宝宝日常表现,发现持续异样及时就医,按月龄进补营养,有助于提升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Monasta, L., Ronfani, L., Marchetti, F., Montico, M., Brumatti, L., Bavcar, A., ... & Baracchini, C. (2012).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otitis med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estimates. PLoS One, 7(4), e3622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36226
  2. Brodsky, L., Koch, R. J., & Bouchier, I. A. (1993). Allergic rhinitis and otitis media.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3), 455-468.
  3. Lieberthal, A. S., Carroll, A. E., Chonmaitree, T., Ganiats, T. G., Hoberman, A., Jackson, M. A., ... & Tunkel, D. E. (2013).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Pediatrics, 131(3), e964-e999.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2-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