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信号:家长不可忽视的警示

  • 18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信号:家长不可忽视的警示封面图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信号:小小生命的警示

每一位新手家长都希望宝宝平安健康。但有时候,一个原本每天按时吃奶、睡得香甜的小家伙突然变得有点“怪”:吃奶少,睡着也有点不安稳。这种时候,家长可能会觉得是宝宝“闹脾气”了,实际上背后也许在悄悄发生着身体的预警。新生儿败血症就是这样一个,在日常中容易被忽视、却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01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简单来说,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进入血液引发的全身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新生宝宝的第一个月里。它像是一个“小不速之客”,往往悄无声息就让宝宝的免疫系统陷入混乱。这种疾病非常危险,因为新生儿本身体内的“防护队伍”还很薄弱,一旦病菌通过血液扩散到各个器官,可能迅速影响宝宝的健康。

来自美国CDC的数据指出,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约每千名新生儿有1-8例(Schrag et al., 2016),虽然看起来不高,但一旦发生,进展要比想象中凶险得多。

小TIPS 👶:
新生儿败血症的“败血”指血液中有大量病菌,不是说真的把血“打败”了,而是细菌激活了全身炎症反应。

02 哪些新生儿风险更高?

  • 早产儿: 出生时不到37周,“先出来的小卫士”发育不够完善。免疫力、皮肤屏障都比较弱,更容易被细菌突破防线。
  • 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未达到2500克的宝宝,身体各系统还未成熟,对各种感染的防御力有限。
  • 母亲孕期有感染史: 比如产前母亲羊水感染、产前有发热,或者分娩时羊膜早破(破水超过18小时),这些细菌容易通过产道或宫内传给宝宝。
🧑‍⚕️ 有位39周的女婴,出生体重2.6kg,母亲分娩时发热。宝宝出生两天后出现吃奶差、面色萎黄,经检查诊断为早发型败血症。这说明,高危人群真的更容易中招。

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家长能自己干预的。不过,做足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多一份细心,能帮助宝宝规避不少风险。

03 早期症状为何难察觉?

新生儿败血症最棘手的地方就在于:前期症状太容易被误解为“小问题”。比如有些宝宝突然不爱吃了,但家长可能只当换奶粉或天气变化导致。早期变化往往很轻微,甚至只是吃奶次数比昨天少了一次,或者白天总是想睡,精神不太好。

《Journal of Perinatology》中提到,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并不一定出现发烧或严重不适(Basu et al., 2017)。家长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细微变化,能为后面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小提醒💡: 新生儿一旦出现行为与平时不一样,比如喂养不如以前积极,睡觉不踏实,这些其实都属于早期信号。

04 这些变化需要留心

症状类别 轻微/偶尔(易被忽视) 持续/加重(要警惕)
吃奶 偶尔吃得较少 或 吸吮没那么有力 几乎不吃奶,明显抗拒喂养
睡眠 比平时更嗜睡或睡觉时易惊醒 一直不清醒,或反复烦躁哭闹,安抚无效
体温 体温偏低或偏高但不持续 持续高热或体温异常不退
皮肤 皮肤看起来有些发黄、发灰 持续加重的黄疸或出现瘀斑
呼吸/反应 偶尔喘气较快或略有气促 呼吸急促、呻吟或呼吸暂停
👀重点: 这些表现不一定会一起出现,一旦发现宝宝“和昨天有明显不同”,哪怕只有一项持续异常,都应该提高警惕。

05 家庭观察:怎么发现苗头?

  1. 喂养观察: 每次喂奶时,留意有没有喝得比平时慢、总是喝不了多少,或者经常呛咳。
  2. 日常行为: 如果宝宝总是昏昏欲睡,叫也叫不醒,抱着也不怎么动弹,和自己印象里的他不一样,那就要注意了。
  3. 体温监测: 用体温计给宝宝测体温,温度总是不稳定,时高时低,都可能隐藏着异常。
  4. 哭闹与面色: 哭得特别凶、安抚不下来,或者脸、嘴唇看起来有点发青、发绀,也值得引起警惕。
数据来源:《Pediatrics》杂志提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筛查,家长的直观感受(即"宝宝今天不太对劲")与医生的诊断高度相关(Polin et al., 2012)。
👩‍🍼 例子:李女士发现6天大的儿子这两天一直昏睡,吃奶也大不如前。本来想观察几天,但想到护士说“新生儿有个风吹草动都要留心”,还是带孩子去了医院。果然,及时发现帮助宝宝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06 疑似败血症时应该怎么办?

  • 立即就医:一旦发现持续性的喂养困难、体温异常或者宝宝总是嗜睡、反应慢,无需等待。选择有新生儿科的二级或三级医院更有保障。
  • 配合检查:医生通常会为宝宝安排血液培养、炎症指标监测等系列检查,“验血不是吓唬人”,而是评估细菌有没有在血液里作怪。
  • 遵照医嘱用药:新生儿败血症一旦确诊,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很关键,不要随意停药,即使宝宝看起来恢复得不错。
⏰新生儿患者抢救“黄金时间”短,耽搁一天病情就有可能大幅加重。

07 日常护理和预防小妙招

  • 母乳喂养:母乳里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能帮助宝宝加强天然防护屏障。建议:能母乳就坚持母乳,哪怕只有一部分母乳也比完全配方奶好。
  • 勤洗手,讲卫生:照顾宝宝的人(尤其是老人或访客)进屋第一件事就是用流动水和肥皂把手清洁干净。建议:每次抱宝宝前洗手,物品专用不混用。
  • 避免公共场所:宝宝满月前,尽可能不带出门,尤其是人多的地方。空气流通时开窗,别让宝宝闭门独处。
  • 按时接种疫苗:按照儿童保健和疫苗计划打疫苗,有助于防止多种感染间接导致败血症。
  • 及时产检,关注母体健康:孕期按时产检,出现感染症状及时报告,有助于防范宫内感染的风险。
🤱母乳+卫生+早发现,是守卫宝宝健康的“三驾马车”。

参考文献

  1. Schrag SJ, Farley MM, Petit S, et al. (2016).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2005 to 2014. Pediatrics, 138(6):e20162013.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6-2013
  2. Basu S, Kumar A. (2017).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37(7), 758–763. https://doi.org/10.1038/jp.2017.43
  3. Polin RA,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2012). Management of Neonates With Suspected or Proven Early-Onset Bacterial Sepsis. Pediatrics, 129(5), 1006–1015.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2-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