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小生命的隐秘斗争
有时候,抱着刚出生的小宝宝,看着他一会儿睡觉一会儿皱眉,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新生儿的身体还很脆弱,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其实可能暗藏大问题。新生儿败血症就是其中一种,它不像感冒那么容易被察觉,却足以让每个家庭紧张起来。这种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它的踪迹?下面就来聊一聊。
01 新生儿败血症到底是什么?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sis)说简单点,就是细菌闯进了新生儿的血液,把身体内部本该安静的“世界”,搅得一团糟。这是新生儿阶段常见又十分危险的感染疾病,一旦发展,细菌会在血液里悄悄猖獗,影响重要器官。
医学上,这种病可以发生在刚出生的几天里,也有的宝宝在出生几周后才会遇到(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据Shane & Stoll (2014)报道,全球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大约为每千名新生儿中1-5名,重症新生儿中这个比例更高。
02 有哪些信号需要早早发现?
早期迹象 | 明显信号 |
---|---|
|
|
有位刚出生三天的女婴,妈妈发现宝宝吃奶量突然减少,睡觉时候老皱眉头,偶尔呼吸急促。医生及时检查,确认为早期败血症。后来抗感染治疗后转危为安。这个例子说明,哪怕是“小变化”也不能掉以轻心,持续异常就需要警惕。
03 为什么会得新生儿败血症?
- 母体感染:孕期母亲一旦有阴道炎、泌尿道感染等,细菌很容易在分娩时传给宝宝。
- 早产或低体重:提前出生的宝宝,身体防护系统还没准备好,就像“小城的城墙还没建好”,细菌一来就容易攻入体内。
- 医疗干预及环境:住院期间器械操作或环境卫生不到位,也可能成为致病的渠道。
- 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本身的免疫系统很稚嫩,遇到细菌时难以马上做出“防御”。
总结一下,小宝宝与生俱来就处于一种“防御力低”的状态,所以外界细菌稍微一得逞,就容易出事。
04 医生是怎么确诊的?
判断新生儿是不是败血症,光靠表面观察可不够。医生通常要结合下面几项检查(一般不会全部用上,但会根据具体情况选):
- 血液培养:把血液样本送到实验室,检测是否有细菌生长,这是最关键的确诊手段。
- 炎症指标: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等能反映体内炎症的物质。
- 影像学检查:有时需要胸片或B超,判断有无肺炎或脓毒性病灶。
- 其他辅助检查:像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了解是否有合并器官损害。
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抗感染治疗。检查本身对宝宝没大伤害,但越早发现越好,能为救治争取时间。
05 怎么给新生儿败血症治疗?
一旦确诊新生儿败血症,医院会立即启用静脉抗生素。选择哪些抗生素,要参考当地的细菌流行情况和血培养结果。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等。
家长需要明确: 抗生素至少要连续用足5-7天,部分严重病例会更长时间,全程需要医生跟踪监测。过早停药容易复发,不要自己随意调整药量。
06 家里怎么帮宝宝远离败血症?
其实,大部分新生儿败血症都可以通过提前管理和细心照护,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日常生活中,有几条实用建议:
建议 | 具体做法与小技巧 |
---|---|
孕期规律产检 | 每次产检都不落下,有异常及时求医,孕期感染一定要规范治疗。 |
足月分娩 | 避免非必要的早产诱因,比如不乱用药物、不随意催产。 |
保持家庭清洁 | 抱宝宝前先洗手,减少外来人员过多接触,卧室保持通风。 |
母乳喂养 | 母乳能增强宝宝抵抗力, 建议全母乳喂养满6个月。 |
健康饮食习惯 | 妈妈饮食以新鲜、丰富为主,适量食用深色蔬菜(如菠菜:富含铁,利于提高母乳质量)、蛋白丰富的鸡蛋、瘦肉。 |
发现异常立刻就医 | 只要宝宝持续高热、吃奶变差、反应迟钝,就赶紧去医院,优先选择有新生儿专科的医疗机构。 |
简单来说,新生儿败血症虽然可怕,但并没想象中神秘。平时多留意宝宝的小细节,孕期把检查做扎实,家庭卫生抓好。遇到持续异常别犹豫,让医生帮忙专业判断,总好过自己琢磨。科学生活,让小宝宝健康一路成长。
参考文献:
- Shane, A. L., & Stoll, B. J. (2014). Neonatal sepsis: Progress towards improved outcomes. Journal of Infection, 68 Suppl 1, S24–S32. https://doi.org/10.1016/j.jinf.2013.09.011
- Hornik, C. P., Fort, P., Clark, R. H., Watt, K., Benjamin, D. K., Smith, P. B., & Manzoni, P. (2012). Early and late onset sepsis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from a large group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88(Suppl. 2), S69-S74. https://doi.org/10.1016/S0378-3782(12)7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