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成年人水痘:传播方式、风险及预防措施详解

  • 14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成年人水痘:传播方式、风险及预防措施详解封面图

成年人水痘: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

还以为水痘只是小孩子的专属?其实,在地铁、办公室,甚至家庭聚会的时候,偶尔还能听说“成年人才染上水痘,怎么会这样?”这样的话。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成年人正因为工作或照顾孩子而意外“中招”。这种原本以为属于童年的“小麻烦”,一旦落到成年人身上,有时却成了不容轻视的问题。

01. 水痘:不仅是孩子的小麻烦

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水痘,身上起满水泡、发热很难受,过几天结痂脱落就好了。可是真相是,如果小时候从没得过水痘,长大后也一样有机会遇到,而且成年人的水痘往往更严重。
水痘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感染后身体会出现痒痒的小水疱,但成年人感染时,除了皮肤问题,还容易有发烧、症状更重,恢复期通常也会拉长。

💡 小知识补充:水痘的传染性极高,体内产生过抗体(曾得过水痘或打过疫苗)的人,才不容易再次感染。

02. 水痘的传播方式:日常接触也可能中招

  • 空气飞沫:一个咳嗽或打喷嚏,病毒就能随空气传播。比如办公室里同事感冒小声咳嗽,空气中就可能飘着水痘病毒。
  • 直接接触:碰到患者皮肤上的水疱液也很容易被感染,特别是家有孩子正出水痘时,爸妈照顾孩子就有可能被传染。
  • 间接传播:老人带孙子、年轻人照看“小病号”的情况下,经常接触孩子玩具或衣物,也存在(虽然概率没那么高,但还是要小心)。
病例: 29岁的男性公司职员,近期家里孩子刚得水痘。他虽然小时候没出过水痘,自以为成人体质强,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结果五天后自己也开始发热起疹子。
📌 注意: 别以为只有贴身照顾才会被传染,只要处于同一空间,空气中就有可能携带病毒。

03. 成年人感染水痘:风险真的不小

成年人水痘不再是简单的皮疹“走一遭”,可能带来一系列更棘手的健康挑战。

常见并发症 健康影响
病毒性肺炎 咳嗽加重、呼吸困难,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
脑部感染(脑炎) 头痛明显、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
皮肤继发感染 疱疹部位红肿、化脓甚至留下疤痕
数据说明:
研究显示,成人水痘住院率约为儿童的10倍,重症发生率也显著增加(Marin et al., 2008)。
⚠️ 成年人一旦感染水痘,千万别忽视全身不适、呼吸困难或剧烈头痛这些求救信号。

04. 疫苗与日常防护:成年人同样需要

防护措施 实际建议
水痘疫苗 没得过水痘、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建议主动接种,尤其是计划要孩子或与儿童、孕妇等易感群体常接触者
良好通风 在家或办公室常开窗,减少病毒浓度,提高空气流通率
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与水痘患者近距离接触,佩戴口罩能帮助降低感染概率
应对建议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疑似出水痘,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如感到身体不适,短时间内出现疱疹、发热,建议去医院(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
🔑 提醒:水痘疫苗不是儿童“专属”,成年人补种后产生抗体,同样可以获得很大保护力(Arvin, 1996)。

05. 症状与诊断:不仅仅是痒疹这么简单

  • 早期表现:偶尔会觉得身体乏力、轻微低热,有点像普通感冒,常容易被忽视。
  • 明确期间:全身或部分皮肤出现红疹,短时间内大量水疱蔓延,并伴随高热、持续头疼或肌肉酸痛。
  • 特殊表现:如果水疱分布在口腔、眼周等处,可能影响进食、视力或出现更明显不适。
病例: 42岁的女性司机,几天前只是有些疲惫、微热,还以为是加班熬夜,结果第三天突然全身出现密集小疱,才意识到并不简单。
🔍 检查建议:一旦出现高热和全身性皮疹,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可通过皮肤表现和病毒检测帮助确诊。

06. 水痘的护理与治疗:怎么安全度过难关

  • 舒适环境:保持卧室安静、充足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床单被罩及时更换,有助于减轻皮肤刺激。
  • 适度降温:高热时可用退烧药(遵医嘱),多饮水,避免因出汗导致的皮肤不舒服。
  • 皮肤护理:不建议自行刺破水疱,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必要时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止痒药膏。
  • 饮食建议: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帮助身体恢复。
    猕猴桃 + 富含维生素C + 可直接食用或入沙拉 牛奶 + 供给蛋白质 + 早餐时饮用更合适 胡萝卜 + β-胡萝卜素助皮肤修复 + 水煮或生食皆可
🩺 别忽视:如果皮疹部位持续红肿、剧烈疼痛或发热不退,要及时联系医生,必要时可通过电话或视频问诊。

聊聊:成年人水痘没那么稀罕

生活中常常不是你“没得过”水痘就安全了。成年人一旦感染,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能抱侥幸心理。不过,只要按时接种疫苗、日常注意卫生、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大多能安全度过。别把水痘当成遥远的童年回忆,偶尔给自己的健康补个“保险”,反倒能踏实不少。

参考文献

  1. Arvin, A. M. (1996). The epidemiology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0(3), 571-581.
  2. Marin, M., Güris, D., Chaves, S. S., Schmid, S., & Seward, J. F. (2007). Prevention of varicella: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56(RR-4), 1-40.
  3. Gershon, A. A. (2021). Varicella zoster virus infection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7(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