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双相情感障碍:从风雨到阳光的治疗之旅全解析

  • 11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从风雨到阳光的治疗之旅全解析封面图

双相情感障碍:从风雨到阳光的治疗之旅

有些日子,你可能注意到身边的朋友经历情绪“过山车”——上一刻还神采奕奕,过不了几天就突然沉默寡言、不愿交流。其实,这样的波动不是简单的性格问题,可能是“情感障碍”在作祟。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疾病。它并不罕见,却常常被误解。我们一起来了解,怎么辨认、治疗和关怀这个容易被忽视的情绪难题。

01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高涨(躁狂发作)和情绪低落(抑郁发作)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简单说,就是情绪像钟摆一样,时而兴奋、精力充沛,时而又变得沮丧、疲惫。这种变化比普通心情波动剧烈,而且影响到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 小贴士:
  • 轻微躁狂期,有些人会变得话多、思维跳跃、喜欢社交。
  • 早期抑郁情绪,表现为偶尔感到无趣和动力下降。

如果这些状态只是偶尔出现,且能自我调节,一般无需担心。但如果变得持续而影响生活,就需要引起注意。

02 哪些表现说明双相已经影响到生活?

发作类型 典型表现 生活举例
躁狂发作 持续多日的极度兴奋、自信爆棚、精力巨大 连续几晚不睡觉还不觉得累,花钱冲动,大声与人争辩
抑郁发作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无力感 某位37岁女性两个月内无心工作、日常交流减少,仅想独处
☝️ 注意: 如果发现亲友短期内兴奋与消沉大起大落,且影响到日常生活,这时就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03 为什么会出现双相情感障碍?

  •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发病风险会增加。有数据显示,直系亲属中有双相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约为10%左右。
    [Craddock, N., & Sklar, P. (2013).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1(9878), 1654-1662.]
  • 神经递质不平衡:大脑中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物质失衡,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这种“信号紊乱”会让人的喜怒无常变得难以自控。
  • 生活压力与环境刺激:突发事件(如丧亲、失业),长期缺乏睡眠、生活节律混乱,也可能触发疾病。
  • 身体疾病或用药:某些激素类药物、甲状腺疾病等因素,也被认为有诱发风险。

简单来讲,双相的形成既有天生易感,也有外界刺激。“种子”在基因里,环境因素则是“催化剂”。多数人是多种原因叠加所致。

📢 别忽视: 不是所有压力大的人都会得双相,但如果本身脆弱,环境刺激可能成为导火索。

04 药物治疗:情绪的“调节旋钮”

药物类型 主要作用 使用方法
情绪稳定剂(如锂盐) 调整情绪波动,预防发作 每天定时服用,需定期检查血药浓度及肾功能
抗抑郁药 缓解抑郁发作期症状 医生评估后短期使用,严密监测躁狂风险
抗精神病药 针对严重躁狂或有幻想、妄想症状 多用于急性期或合并精神症状时,遵医嘱调整剂量
💊 小提醒: 药物治疗不能随自觉症状变化而随意停药。若有副作用或者效果不佳,及时与医生沟通。

05 心理支持与治疗,为什么同样重要?

  • 🗣 认知行为治疗(CBT):通过与心理师交谈、练习,学会更正面地看待和处理生活事件,从而减少复发率。
  • 🏡 家庭干预:帮助家属理解疾病,学会更有效地沟通,避免误认为病人是在“作”或者“懒惰”。
  • 💬 社交技能训练:提升自我表达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减少因人际困扰带来的情绪波动。
病例启示: 一位28岁男士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后,逐渐能主动与朋友沟通,减少了因情绪波动带来的误会,这说明心理治疗在双相康复中作用不可忽视。

06 怎么从日常生活“呵护”情绪?

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避免通宵熬夜。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心情,还可能诱发急性发作。

饮食均衡

摄入足量蔬果、谷物、蛋白质,少油少盐,多尝试坚果和深色蔬菜,有助大脑功能维持。

适度运动

每周3~5次散步、慢跑、游泳,运动有助于释放“开心激素”(内啡肽),缓解压抑。

减少酒精刺激

饮酒本身对情绪有扰动作用,特别是已经诊断为双相的人,应尽量减少喝酒频率。

☀️ 有益提示: 坚持健康生活习惯,可以帮我们更平稳地面对情绪挑战。

07 如何建立社会支持,让治疗更顺畅?

  • 建立支持圈:可以参与患者互助组织,倾诉与交流经验,有助减少孤独与无助感。
  • 和医生保持联系:复诊时主动反馈治疗效果和困惑,让专业人员帮你调整计划。
  • 家属的理解:家人多陪伴倾听,少责怪,给与鼓励胜于说教。
  • 工作单位沟通:有需求时可尝试与上级沟通,争取适当调整压力任务,避免工作引起病情波动。
🌱 也要提醒: 每个人状况不同,不必过度焦虑或盲从“励志”故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不像“风雨过后必有彩虹”那么容易,治疗过程可能曲折,也常会遇到反复。但是,专业的医疗、科学的日常管理、理解与支持,能够让疾病慢慢“褪色”——最终,波动的情绪也能安静下来,生活重现阳光。不妨把“照顾情绪”当成每天的一项功课,只要坚持,总会看到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Craddock, N., & Sklar, P. (2013).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1(9878), 1654-1662.
  2. Grande, I., Berk, M., Birmaher, B., & Vieta, E. (2016).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387(10027), 1561-1572.
  3. Miklowitz, D. J. (2014). The role of family in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bipolar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7(8), 1323-1332.
  4. Geddes, J. R., & Miklowitz, D. J. (2013).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Lancet, 381, 1672-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