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解密胸科手术中的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一场无痛之旅

  • 13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解密胸科手术中的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一场无痛之旅封面图

解密胸科手术中的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一场无痛之旅

说起手术,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疼!”尤其是胸科手术,想到刀口在胸口、咳嗽的时候像火辣辣地被拉扯,谁都难免紧张。到了住院时,病友间还会悄悄交流“谁家孩子用的什么止痛”。其实,现代麻醉已经大不一样了,越来越多医生借助一种叫做“竖脊肌平面阻滞”的方法,让不少患者术后几乎没咋疼过。这听起来真像在疼痛这只“小麻烦”面前添了一把舒适的屏障。

01 什么是竖脊肌平面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在胸科手术中使用得非常多。简单来说,就是医生会在背部脊柱两旁下点“麻药”,隔断部分神经的信号传递,这样手术区的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术后会觉得轻松不少。

项目 内容简介
麻醉范围 主要针对胸部及背部疼痛
操作方式 采用超声定位,精确注射麻醉药
作用时间 通常可持续10-24小时
💡 TIPS: 竖脊肌平面阻滞主要适合需要胸部切口、尤其怕疼、希望术后能早下床的朋友。

02 竖脊肌平面阻滞的原理

竖脊肌紧贴着脊椎两侧,是背部的重要“护盾”。医生用超声找到竖脊肌旁的准确位置,将麻醉药注射进肌肉和骨膜之间,麻药像在该区域铺开一层“缓冲垫”,阻断了部分传递疼痛的神经,这样疼痛信号就很难传到大脑,患者自然轻松许多。

原理简图说明:
  • 定位:超声波帮助定位竖脊肌
  • 阻断:麻药在竖脊肌附近形成局部作用区
  • 屏蔽:疼痛信号被阻挡,不易传至神经中枢
⏳ 一位52岁的男士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术后采用ESPB,他表示伤口处只有轻微胀感,咳嗽活动不再“撕心裂肺”,术后第一天就能独立下床,和之前用普通止痛针的病友比起来,精神头明显好很多。

03 为什么选择这项技术来管理胸科手术疼痛?

胸科手术特别是肺部、食管、胸壁肿瘤等手术,术后大多数人最怕的就是——咳嗽和换体位都疼。部分病人甚至因为疼痛,不敢咳嗽,不敢下地,容易引发并发症。

  1. 早期疼痛更容易忽视: 胸部微创手术常被误认为“创口小不会疼”,实际上伤口深层结构很多,早期如果疼痛控制不好,很容易因为憋气、少动导致恢复拖延。
  2. 持续疼痛降低生活质量: 一位67岁的女士手术后未采用ESPB,出现持续胸背部刺痛,咳嗽不敢深呼吸,活动受限,最终因肺部感染转入ICU。这让人警觉,普通镇痛方法有时难以充分覆盖术后疼痛。
  3. 防止长远影响: 长期疼痛可能转化为慢性疼痛综合征,少数人出院后仍有胸部不适、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后续生活。
📌 对于动完胸科手术但不敢多动的中老年群体,ESPB锁住疼痛,帮助他们尽早恢复正常活动,减少了焦虑。

04 竖脊肌平面阻滞的主要优势

  • 副作用小: 不像全身麻醉后那样头晕恶心,ESPB多数只是局部轻微麻木感。研究发现,采用此项技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Forero, M. et al., 2016,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 减少并发症风险: 镇痛效果到位,可以降低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有数据显示,采取ESPB能让患者术后早下床,促进恢复。(Chin, K. J. et al., 2017, Chest)
  • 患者舒适度提升: 不仅疼痛改善,更让病人能够安心下地、配合康复锻炼。这对于术后康复早期尤为关键。
  • 操作可控性强: 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能精细判断针头位置和药物分布,安全性相对高。
😃 对比全身麻醉,ESPB副作用更小,不用担心肝肾负担,老年患者更能受益。

05 没那么神秘——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

  1. 专业团队操作: ESPB通常由麻醉专业医生在手术室环境下进行,需要具备操作经验和熟练的超声引导技术。
  2. 定位环节严谨: 超声帮助医生看到脊柱和肌肉的结构,精确进针,避免误伤其他组织。
  3. 麻药选择讲究: 常用长效局麻药,剂量由患者体重和手术类型决定,双人核对,防止操作失误。
  4. 体位配合: 患者多采取侧卧或坐姿,需要配合维持体位,帮助医生暴露进针点。
  5. 术后监测应有: 麻醉实施后会定时观察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快捷发现并发情况。
🚩 正规医院有团队协作和完善设备,全程把控安全。不建议在小机构或不具资质的环境中操作。

06 未来展望: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

竖脊肌平面阻滞近几年在全球胸科麻醉领域持续受关注。更多研究正在探索个体化剂量、持续泵注、多模式镇痛联用等方法,进一步提升治疗体验。ESPB已经被纳入各种胸部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拓展,包括创伤、脊柱、肋骨骨折等场景。

* 研究进展:
  • 多中心临床试验探索个性化用药
  • 结合智能超声、实时药物输注等新技术,提升精准度和持久性
  • 强调与康复护理配合,减少慢性疼痛发展几率
(参考文献:Tsui, B. C. H. et al.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A Narrative Review.” 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 2018)
🔎 如果你计划胸科手术,不妨和医生聊聊ESPB方案,让治疗更轻松。

07 如何预防手术后疼痛不适发生?

食物推荐 功效 建议吃法
燕麦 有助改善肠胃,兼顾术后能量补给 建议早餐添加燕麦片,与牛奶同食
低脂鱼类(如鳕鱼) 优质蛋白,促进伤口修复 清蒸或煮汤,少用重油重盐
新鲜蔬菜 补充维生素,支持免疫力 烫熟凉拌,搭配主食取其原味
苹果 富含纤维、抗氧化,有益消化系统 每日1-2个生食,避免空腹

其他实用建议

  • 适当活动:手术后循序渐进下床,有助恢复呼吸和循环
  • 及时反馈:如发现伤口持续胀痛或麻木,应主动与医生沟通
  • 科学用药:不建议擅自加大止痛药使用量,应遵医嘱调整
  • 选择正规机构:建议在三甲或有麻醉专科的医院进行ESPB方案评估
🍽️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让身体恢复更流畅。

最后,竖脊肌平面阻滞就像是手术后多了一层看不见的守护,既减轻了疼痛,也提高了术后生活的舒适度。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不一样,可以和医生沟通最适合自己的麻醉方案。如果还有疑问,记得找到专业的麻醉师聊聊,医疗技术已经悄悄进步,只为让康复之路不再痛苦。

参考文献

  • Forero, M., Adhikary, S. D., Lopez, H., Tsui, C., & Chin, K. J. (2016). The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A Novel Analgesic Technique in Thoracic Neuropathic Pain.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41(5), 621-627.
  • Chin, K. J., Malhas, L., & Perlas, A. (2017). The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Provides Effective Analgesia for Major Thoracic Surgery. Chest, 151(6), 1276-1277.
  • Tsui, B. C. H., Fonseca, A., Munshey, F., McFadyen, G., & Caruso, T. J. (2018).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A Narrative Review. 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