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问题与血糖升高:你不知道的真相
01 胰腺:默默工作的“小工厂”
很多人可能平时很少留意过胰腺。它藏在我们的肚子深处,像一间不起眼的小工厂,但却天天忙碌不停。这个“小工厂”最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帮我们分解食物,二是控制血糖。
简单来讲,胰腺分泌消化液,把吃下去的油脂和蛋白质切割成身体能吸收的小分子;同时,它还能制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调节剂”,让血糖水平总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如果这些工作一旦出错,胃肠消化可能出问题,血糖也会波动,身体其他部位都会受到牵连。
- 胰腺位于胃的后方,长度大约15厘米。
- 胰岛素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
- 胰腺不仅管血糖,还关系到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02 哪些胰腺疾病会让血糖飙升?
说起来,不少人以为“高血糖”只是糖尿病惹的祸。其实,有些胰腺的疾病也很容易让血糖出现大幅波动。下面列举三种常见情况:
- 急慢性胰腺炎 前段时间遇到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因腹痛和消化不良来看病,后查出急性胰腺炎。她刚发病时除了肚子隐痛,还出现过一阵头晕、口渴。入院时血糖明显高出正常范围。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胰腺一旦发炎,胰岛素分泌很快就会出问题,血糖也容易跟着升高。
- 胰腺肿瘤 有些胰腺肿瘤会压迫甚至破坏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特别是胰腺癌,除了可能引发消瘦、食欲减退,部分患者还会先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血糖升高,有的人就是因为查血糖才查出早期异常。
- 糖尿病 大家提得最多的还是糖尿病。大部分2型糖尿病起因其实是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或身体对胰岛素“迟钝”了,血糖调节开始出差错。
疾病类型 | 可能血糖变化 | 其它伴随症状 |
---|---|---|
急性胰腺炎 | 突然升高 | 腹痛、呕吐、消化不良 |
胰腺肿瘤 | 持续升高或波动 | 消瘦、乏力、食欲减退 |
糖尿病 | 慢性升高 | 尿多、口渴、容易疲劳 |
03 胰岛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
胰岛素像一把“钥匙”,能帮血液里的葡萄糖顺利进入身体各个细胞(比如肌肉、肝脏),被当作能量使用。如果没有这把钥匙,血糖会堵在血液里,不仅细胞“饿着”,长期下去,血管、神经都可能受损。
胰腺一旦受伤,比如炎症、手术切除后,胰岛素分泌功能会迅速下降。此时,血糖容易不受控制地升高。胰腺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就等于“钥匙”数量锐减,对糖的调控能力也跟着降低。
04 血糖升高:身体会有哪些反应?
阶段 | 出现的症状 |
---|---|
初期(轻微) | 偶尔头晕、口渴、食欲略增,容易忽视 |
持续升高 | 持续乏力、视线模糊、尿多、口腔异味,体重慢慢下降 |
长期高血糖 |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肾脏负担加剧、易感染、感觉迟钝 |
血糖高其实不是只有糖尿病人才关注的事。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干预,时间一长,对身体伤害很大。比如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肾功能下降、足部溃疡,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5 打理好胰腺,日常怎么做?
- 燕麦: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餐后血糖升高。
食用建议:早餐换成燕麦粥,每周2-3次轮换,口感清淡无负担。 - 南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对胰腺和血糖都好处多多。
食用建议:作为午餐或晚餐的配菜,蒸煮最适合,能保留营养。 - 无糖酸奶:有益生菌,帮助肠道健康,与胰腺消化功能形成良性循环。
食用建议:小份量搭配新鲜水果,有助于每日膳食搭配。
- 建议每年至少一次血糖及胰腺功能检查,40岁以后可适当增加频率。
- 饭后散步、规律运动、保持心情平稳,有助于胰腺正常工作。
- 保持适宜体重,减少腰腹部脂肪积聚,胰腺压力也会减轻。
06 胰腺保护的新希望:未来还有哪些进展?
近年来,关于胰腺保护和糖尿病新治疗的研究不断突破。例如,有研究提出干细胞可能用于修复受损的β细胞(Shapiro et al., 2021),让自身胰岛素分泌逐步恢复。同时,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也能改善胰腺功能,副作用更小(Chaudhury et al., 2017)。
研究发现,一些慢性疾病患者采用“胰腺精准检测”后,发现胰腺早期异常率升高(Jones et al., 2022),有望实现早筛查、早干预。未来,如果大家都能重视体检与早期信号,许多胰腺及血糖相关的大病都有望降低风险。
日常生活里,胰腺和血糖的联系比想象中更紧密。关注轻微的变化,做好健康管理,才是真正给自己的未来增添保障。有疑问时,多与专业医生聊聊,也许很多问题并没有想象中复杂。
参考文献
- Shapiro, A. M. J., Lakey, J. R. T., & Rickels, M. R. (2021). Harnessing stem cells for 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 in diabet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9), 703–724. https://doi.org/10.1038/s41573-021-00231-3
- Chaudhury, A., Duvoor, C., Reddy Dendi, V. S., Kraleti, S., & et al. (2017). Clinical Review of Antidiabetic Drugs: Implic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8, 6. https://doi.org/10.3389/fendo.2017.00006
- Jones, M. R., Kamara, D., & Flores, N. (2022).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arly markers of pancreatic diseases: a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y. BMJ Open, 12(5), e058431. https://doi.org/10.1136/bmjopen-2021-05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