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阻塞:那些你需要知道的急救知识
晚饭桌上,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一块糖果,突然他剧烈咳嗽,妈妈赶紧把糖吐出来,虚惊一场。类似的小插曲在很多家庭都不陌生。其实,误吸异物并不是小孩的“专利”,老人和大人有时候也会遇到。有些情况下,这不仅仅是个麻烦,而可能危及生命。面对气管异物阻塞,我们大可以避开恐慌,只需了解几招关键的信号和处理方法,关键时刻就能帮上大忙。
01 什么是气管异物阻塞?
气管异物阻塞指的是外来物(通常是食物、玩具或者小配件等)卡在了气道,影响甚至阻断了空气的正常流动。这种情况有时候发展得非常突然,从最初的不舒服到严重窒息,可能只花几秒钟时间。
简单来讲,如果气道像一个小隧道,异物堵住便会让空气通行受阻。不同年龄段的人,气道的宽窄不同,对于异物的耐受程度也差别很大。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若不及时处理,脑部因缺氧而受损。因此,快速、正确的应对极为重要。
02 气管异物阻塞的常见原因 👶👴
- 年龄因素:儿童与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异物阻塞。儿童喜欢把物品放入口中探究世界,却还未学会成熟的吞咽动作。举个例子,有一位4岁的小男孩,边跑边吃花生,被呛得面色通红,经过大人的及时辅助,才转危为安。
- 饮食习惯:进食速度快、说笑打闹或进食时分心,都可能增加误吸风险。比如,有位78岁的老人,喜欢在看电视时吃菜,没咬碎就咽,结果一小块白菜梗卡入了气道,幸好家人发现及时采取了措施。
- 牙齿状况与咀嚼功能:牙齿缺损、戴假牙或口腔肌力下降的人群,咀嚼不彻底,也更容易将较大的块状食物误吸下去。
- 其他因素:癫痫发作、酒精中毒等突发状况,可在意识不清时吞入异物。
03 轻微和严重阻塞的表现症状
类型 | 初期变化 | 明显信号 |
---|---|---|
部分阻塞 | 偶尔轻咳 讲话略有不畅 | 持续剧烈咳嗽 声音嘶哑或呼吸有哨声 |
完全阻塞 | 一时无法发声 面色略显紧张 | 不能说话 面口发紫、呼吸困难 甚至意识丧失 |
其实初期表现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只是偶尔咳嗽、讲话吃力;而到了严重阶段,呼吸明显受限,患者可能用双手本能地抓住脖子,这是一种“生命求救手势”(Universal Choking Sign),此时最需要身边人的果断行动。
04 气管异物阻塞危险的根本原因
- 气道变窄:异物插入气道,导致本就不宽的管道被压缩,空气流通受阻,氧气无法顺畅达到肺部。
- 缺氧损伤:如果完全阻塞,五分钟内就可能引发脑损伤(Hedge, J., & Prabhakar, H., 2017)。
- 年龄相关差异:比如小朋友的气道较细,异物即使较小也会造成致命影响;年长者吞咽功能减弱,咬合力降低,这让风险变得更高。
- 护理难度加大:高龄者、意识不清的患者,自己难以及时表达,救助复杂度高。
别忽视这些细节,及时分辨风险,提前认知才能少些慌张。
05 急救措施:怎么帮忙最有效 🆘
-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其腰。
- 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肚脐上方。
- 另一手包住拳头,用力向内上方压迫。
- 让宝宝俯卧在大人前臂上,头略低于身体。
- 用手掌根部在其背部(肩胛骨间)有力拍击5次。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呼叫120,并进行心肺复苏(CPR)。这些动作并不复杂,生活中学会一两招,遇事能从容应对。
06 急救时要避免的错误做法 ⚠️
- 勿随意掏取:不要贸然用手指抠喉咙,容易将异物推得更深。
- 勿随意给水喝:堵塞时灌水非常危险,可能加重梗阻。
- 勿盲目背摔:不当拍背或猛摔,只会增加气道伤害,反成隐患。
- 勿随意抱起奔跑:晃动患者会增加窒息风险,应稳住患者后等待或预测救援。
07 急救后需要就医的情况及日常预防 🤔
- 虽然异物已出,但喉咙仍痛、咳嗽持续或有呼吸不畅。
- 出现声音嘶哑或胸闷。
- 婴幼儿和老人即使恢复正常,也建议查查气道。
细嚼慢咽 | 降低误吸风险,尤其进食坚果、果冻等时 |
专注进食 | 不说笑,避免边看电视边吃饭 |
按年龄挑食物 | 给周岁的孩子可将食物碾碎 |
家庭常备学习急救方法 | 全家会基本急救,关键时刻心不慌 |
实际上,防微杜渐比事后补救更重要。生活细节决定安全,只要不是麻痹大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能多上一重保障。和家人学会一套急救动作,下次遇险就是救命的本事。
总结下来,“气管异物阻塞”听起来吓人,其实只要了解核心风险,一旦有需要时能判断、能处理,大部分意外都是可控的。保持警惕、养成好习惯、学会一两项急救基本动作,关键时刻能救命。
参考文献
- Hedge, J., & Prabhakar, H. (2017). Airway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In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 61(7), 563–568. https://doi.org/10.4103/ija.IJA_262_17
- Gregory, G. A., & Andropoulos, D. B. (2017). Miller’s Anesthesia (8th ed.). Elsevier.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Choking prevention and first aid for caregiver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injuries-and-vio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