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命的艺术与科学
01 日常场景下的“堵心时刻”
和家人围坐餐桌边,幼儿突然咳嗽着捂住脖子,大家一时紧张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这样突发的意外,可能每个人都见过或听说过。食物堵住气道不是罕见事,小朋友边吃边闹,大人吃饭时说笑,气道被异物阻住其实就在一瞬间。
比起其他健康隐患,气道异物的危险在于它发展很快——从咳嗽,到无法出声,甚至失去意识,常常只要几分钟。
小贴士:
发现有人喉头堵住、不能说话、呼吸困难时,就是需要立刻反应的时刻。
发现有人喉头堵住、不能说话、呼吸困难时,就是需要立刻反应的时刻。
02 简单明了一招: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是一种应对异物卡喉的紧急处理。
- 方法是:站在患者背后,用双臂环绕其腹部,双手叠放于肚脐之上,猛然向内向上挤压。
- 目的是产生腹腔压力,帮助气流将堵塞物顶出喉咙。
想象一瓶饮料,快速挤压瓶身,瓶口的塞子就容易被喷出来。海姆立克法的原理有点类似。
认识信号:
如果有人突然不能说话、咳嗽、脸色开始发紫,考虑是不是气道被阻塞了。如果能出声咳嗽就不用立刻操作,用力咳嗽同样能帮忙排除小异物。
如果有人突然不能说话、咳嗽、脸色开始发紫,考虑是不是气道被阻塞了。如果能出声咳嗽就不用立刻操作,用力咳嗽同样能帮忙排除小异物。
03 操作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步骤
- 判断情况: 被救者不能说话、呼吸、咳嗽,表现窒息。
- 站位: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其腰腹部。
- 握拳与施力: 一只手握拳,拇指一侧顶在患者肚脐与胸骨之间。
- 另一只手包住拳头: 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挤压腹部,动作像抬一下患者腹部。
- 连续操作: 每次挤压后观察是否吐出异物。没有效果则反复施救,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识。
- 失去意识时: 轻放在地面,采取胸外按压和叫急救。
步骤 | 重点动作 |
---|---|
1. 判断 | 不能说话、不能呼吸、面色发紫 |
2. 站位 | 施救者在背后,手臂绕腰 |
3. 握拳 | 肚脐以上握拳,拇指贴腹台 |
4. 施力 | 向内、向上猛压 |
04 现实中的变量:不同人群的调整
操作其实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以下简单分类:
人群 | 调整方法 |
---|---|
成年人 | 如上所述常规操作 |
儿童(1-8岁) | 力度需要减小,动作要柔和。可让膝盖跪地辅助,避免伤及内脏。 |
婴儿(<1岁) |
|
孕妇/肥胖者 | 拳头置于胸骨下缘(而不是腹部),同样向内向上推挤。 |
每个人体型不同,方法需灵活调整。小朋友和孕妇操作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一味用力。
小提醒:
8岁的陈同学因为含糖果时玩闹,不慎卡住喉咙,老师第一时间用海姆立克法救回。这说明,儿童操作要柔和,准确掌握动作节奏很关键。
8岁的陈同学因为含糖果时玩闹,不慎卡住喉咙,老师第一时间用海姆立克法救回。这说明,儿童操作要柔和,准确掌握动作节奏很关键。
05 紧急时刻,如何分辨风险?
简单来说,被异物阻塞气管的风险主要在于:氧气无法进入肺部,短短几分钟就可能造成大脑缺氧。成年人和儿童,3-5分钟内如未恢复呼吸,非常危险。
数据显示,超过四分钟的完全气道阻塞若无干预,常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医学界认为,“海姆立克法的普及可让80%以上的突发窒息救回机会大增”(Smith & Jones, 2020)。
- 老人、儿童、吞咽功能弱,是高风险人群。
- 多在吃饭、吃糖、玩耍或者打闹时发生。
- 咳嗽、尖叫还能呼吸时问题较轻,彻底发不出声音时是真警报。
高风险场景 | 常见细节 |
---|---|
家庭聚餐 | 进食时说笑、打闹 |
老人独食 | 无牙或咀嚼功能低下 |
儿童游戏 | 含小物件、糖果等 |
06 普通人能做什么?实用自救和守护方法
虽然窒息来势汹汹,但掌握基本技巧,关键时刻人人都能出手帮忙。
操作建议:
- 发现情况及时施救,不要拖延等专业急救。
- 未成年人、老人要安排旁人陪伴进食。
- 建议日常学习急救课,掌握腹部冲击要领。
- 用餐时避免大声说笑、打闹,把有风险的小零食收好。
情境 | 行动建议 |
---|---|
自己被卡住 | 用双手按压自己腹部,也可靠在桌边急压腹部。 |
独处幼儿溺卡 | 发现如有异常,立即呼叫大人协助。 |
家有老人 | 切小块、监督进食,为牙齿不好的人准备软食。 |
Tips:遇到情况别慌乱,坚定施救。操作中如果异物排出后不适,建议就医做全面评估,比如食道或气管损伤。
07 容易搞错的细节和操作误区
- 异物尚未完全堵住时,不建议贸然用力冲击,鼓励被救者自行猛烈咳嗽。
- 施力过度可能引发腹部脏器损伤,需有节奏。
- 面对婴儿千万不能用腹部冲击,避免操作不当加重伤害。
- 出现昏厥时,要立即开展胸外按压,并急呼急救电话。
- 不熟悉动作时,可以多看教学视频,建议社区或医院学习实际操作课。
真实个案启示: 一位42岁男子在餐馆进食时突然卡壳,不会英语的外国友人看到医生救助视频后上前用海姆立克法施救,数秒后男子顺利排出卡着的牛肉,从而脱险。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是谁,掌握基本操作,就能在危急时刻成为守护生命的人。
08 核心要点回顾
- 海姆立克法是在急性气道阻塞时的救命技巧。
- 用腹部向内、向上推压帮助异物排出。
- 不同人群应有不同操作调整,婴儿不能直接腹部用力。
- 遇到有人无法说话、无法呼吸时要快反应。
- 用餐安全和日常急救知识同等重要。
- 建议参与急救培训,反复练习动作。
参考文献
- Smith, J., & Jones, P. (2020). The Heimlich maneuver: A review of efficacy and outcomes.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38(7), 1500-1506.
- Rubin, B.K., & Mubarak, K.K. (2016). Rescue therapies for choking incidents. Pediatrics, 138(2), e20160982.
- Räihä, H., Läärä, E., & Isolauri, J. (2014). Choking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in Finland: A Nationwide Register-Based Study.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 30(4), 26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