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有效预防与科学治疗指南

  • 5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有效预防与科学治疗指南封面图

呼吸道感染高发季:科学预防和有效治疗指南

01 为什么秋冬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

每年换季时,鼻炎、咳嗽的人好像突然多了起来。地铁、办公室、教室里,不难发现有人轻咳几声,或者悄悄擦鼻涕。其实,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高发,不只是“天冷感冒多”这么简单。

一降温,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黏膜的“防护屏障”变弱,病毒和细菌就容易趁虚而入。而且,气温低时,很多人习惯开窗少、活动减少,空气流通差,病毒在室内停留时间长。此外,这段时间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都更活跃,传播力大大增强。再加上天气变化快,人体免疫力容易波动,这些因素叠起来,感染机会也就增加了。

📊数据显示,约6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02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症状类型 表现描述 举例说明
早期轻微 偶尔打喷嚏,鼻塞或喉咙有点痒,没有发烧或只低热 26岁女生换季早晨起床时鼻子不通,喝热水后好转
持续/严重 高烧不退,咳嗽明显加重、呼吸急促、咽痛剧烈,甚至有气喘 72岁男性持续咳嗽3天,高热到达38.5°C且呼吸短促

有一点不可忽视: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持续高热(38°C以上超三天)甚至嘴唇发紫,这些都属于警示信号,要及时就医。这种情况往往说明感染已经不只是“普通感冒”那么简单,拖着不治可能会引发肺炎、心功能异常等后果。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或小孩,更要警觉。

⚠️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建议及时看医生。

03 病毒和细菌是怎么让我们生病的?

说起来,呼吸道感染的“罪魁祸首”主要有两类,一个是病毒,一个是细菌。病毒比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它们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传播。一旦侵入鼻腔、咽喉,就会附着在呼吸道细胞上,“劫持”细胞,繁殖出更多病毒,让防线出现漏洞。

细菌则更像是不速之客,有时趁着病毒感染后人体“守卫”虚弱,偷偷闯入气管、支气管这些部位,引发炎症反应。这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派出很多“白细胞小卫士”,试图消灭入侵者,但这场战斗却会导致发热、咳嗽等症状。

🔍多数呼吸道感染起因是病毒,抗生素对病毒并不起作用。

04 医生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症状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检查。最常见的是咽拭子和血常规。咽拭子就是用细棉棒轻轻擦拭喉咙表面取样,用于检测病毒或细菌,过程有点异物感但很快结束。血常规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类型,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细菌性感染。

检查项目 适用场景 做前准备
咽拭子 怀疑病毒或细菌感染时 采样前30分钟内不进食、不喝水
血常规 不明发热、炎症反应评估 可空腹,但饮水一般不影响

有时候还会用胸透或CT排查是否发展为肺炎。这些检查大多数人都能配合,不必担心过程会很痛苦。如果遇到不清楚的项目,可以直接向医护人员咨询。

05 治疗的关键:对症和支持

不少人一有咳嗽、喉咙痛就想着赶紧吃药,甚至直接买抗生素。其实,绝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靠休息和增强抵抗力自愈比较好。主要措施包括多喝温水,充足休息,让身体有时间“修复”;适当补充营养,比如果蔬、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有助于恢复。

💊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感染,必须严格听从医生建议使用,不要自行购买和滥用。

当发烧超过38.5°C,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烧药。对咳嗽、咽痛明显的,可以用止咳药、含片缓解。如果是流感、冠状病毒造成高热、全身酸痛,医生会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病毒药物。确诊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支持性治疗,更像是给疲劳的身体一个机会休整,多睡眠、适量饮水就是有效的“药方”。

06 日常预防的6个实用方法

  1. 勤洗手:别小看洗手,坚持规范洗手可以减少约30%的感染风险。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咳嗽后都要认真洗手,肥皂或流动水都可以。
  2. 戴口罩:在人流密集、通风差的场所,佩戴口罩有助于阻隔飞沫,尤其流感高发期很管用。
  3. 适度通风:家里、办公室每隔2-3小时,开窗通风10-20分钟,帮助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留存。
  4. 加强营养:搭配新鲜蔬菜、蛋奶、瘦肉,增强体力,有助于抵御外来病原体。可以每天换着花样吃蔬菜,营养更全面。
  5. 适量运动:哪怕只是每天走半小时,也足以增强抵抗力。运动不必太激烈,贵在坚持。
  6. 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对老人和孩子更有帮助。每年秋季可以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和老年人感染风险高,一旦有不适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哪怕感觉自己抵抗力还不错,流行季节防范措施不能少。

结语

换季时节,咽喉有点痒、鼻子堵住不是大事,但如果持续不见好转,高烧不退或者老人小孩出现明显不适,最好第一时间去医院。生活中,规律饮食、适度锻炼、勤洗手和疫苗接种才是“防火墙”。小毛病容易处理,大问题不拖延,才是真的健康。愿你和家人都能轻松度过呼吸道感染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