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麻醉安全指南:这些关键点能保命
🛏️ 家里人腰不好,医生建议做腰椎手术,说要“麻醉”,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担心“会不会危险”。其实,麻醉在腰椎手术里确实是个绕不开的大事,尤其对于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一样的人。了解一些实打实的注意点,能帮全家人更放心地配合医生,也能在关键时刻“保命”。
01 为什么腰椎手术要特别关注麻醉安全?
腰椎椎管狭窄经常出现在60岁以上的朋友身上,症状从腰背的酸胀疼痛到走几步就麻、得歇会儿才能恢复。有的老人药吃了不管用,手术成了唯一办法。可腰椎手术一动,麻醉风险也变高,比如高龄、慢性病、心肺功能有点欠佳的,哪一项都有可能出岔子。
麻醉过程中,心跳、呼吸、血压,就像“三位小卫士”一样,全程守护着生命线。手术越大,对麻醉医生“控场”能力要求越高。麻药一旦用错,轻则术后有点不舒服,重则引发猝发情况。所以,手术前的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02 这些情况务必要告诉麻醉医生!⚠️
需告知的情况 | 现实举例 |
---|---|
① 过敏史 | 曾经打青霉素、花生或海鲜过敏,哪怕只是皮疹也要说明 |
② 药物服用 | 如每天吃降压药,每晚要吃安眠药 |
③ 慢性疾病 | 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打胰岛素;有心脏病,晚上睡觉心慌 |
④ 既往麻醉经历 | 之前做胆结石手术时,麻药上头后头晕得厉害 |
⑤ 吸烟/饮酒史 | 喜欢每天小酌一杯,或抽烟超10年 |
⑥ 近期感冒或感染 | 最近一周一直咳嗽,有黄痰 |
⑦ 牙齿松动或假牙 | 上门牙是假牙,睡觉前摘下来 |
小提示:任何小病小痛,别嫌琐碎,都要提前和麻醉医生说清楚!
03 半身麻醉和全麻,怎么选适合自己的?
椎管内麻醉(“半麻”)
- 适合范围:腰部以下手术,尤其身体偏弱、年纪大的人
- 优点:清醒,人能呼吸说话、心脏负荷较小
- 不足:需要脊柱条件合适,偶尔有血压偏低、腿麻反应
全身麻醉(“全麻”)
- 适合范围:手术较大、时间长、体位需特殊调整
- 优点:全程无感、手术团队更好操作
- 不足:术后有人嗓子疼、全身乏力、对心肺要求高
举个例子:
68岁的周大伯,平时活动耐力一般,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医生最后为他选择了椎管内麻醉,手术后醒来头脑清楚,血压也基本平稳。这个例子说明,麻醉方式不是随便定的,真得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听医生建议最踏实。
04 这3项检查,术前必须做
- 心电图(ECG): 检查心脏电活动,能发现早期心律异常;
- 肺功能测定: 判断呼吸能不能支撑麻醉和手术;
- 常规血液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型等,找出潜在风险。
TIPS: 检查前一晚注意休息,千万别熬夜。个别项目如心电图,轻度异常未必等于不能做麻醉,详情依医生判定。
05 都有哪些常见不适?你遇到过这些吗?🤢
- 恶心呕吐: 可能和麻药有关,醒来活动慢点,必要时医生会给药缓解。
- 喉咙痒、疼: 做全麻插管后的常见反应,多半2天内自愈,可以多喝温水。
- 局部酸胀或轻微头晕: 椎管内麻醉后偶见,平躺、多休息,多数能自我缓解。
提醒:这些反应普通,但若持续加重或伴其他异常,要及时请医生帮忙判断。
06 术后48小时要高度关注的危险信号!⏰
危险信号 | 具体描述 |
---|---|
双下肢麻木、动作受限 | 手术后突然一侧或双腿没力、不能站立 |
排尿困难 | 术后24小时内尿不畅、或者尿不出来 |
伤口出血渗液 | 敷料出现大片鲜红渗漏,或敷料很快湿透 |
严重胸闷呼吸困难 | 比平时明显加重,伴有心慌、出冷汗等 |
家属注意:发现这些信号,不要硬扛,立即通知医生,哪怕半夜也别拖!
07 慢性病患者,麻醉特别注意什么?
病例分析:
有一位72岁的李阿姨,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平常早晚量血压、按时吃药。手术前麻醉科医生详细审核了她的血糖记录,并调整了降压药时间,防止术中血压突然波动。
- 血压、血糖控制: 麻醉过程中不宜过高或过低,医生会实时调整方案;
- 合并用药调整: 个别药物(比如有的降糖药)需要术前更换或调整,预防手术期间低血糖、低血压;
- 手术前必须和多学科团队沟通: 部分患者心脏或肾脏有慢病,需相关科室共同评估麻醉安全。
小结:每一项慢性病的控制,都是上手术台前的“安全垫”。
08 这样摆体位,能让恢复更快!🛌
- 平卧位: 术后头低脚平可以减少背部压力。多休息,别急着翻身。
- 侧卧位: 适合疼痛缓解后尝试,更利于保护切口。
- 抱枕支撑: 抱一个小枕头夹在膝盖下面,有助于腰部放松。
动作小窍门:起身时可以慢慢侧身、先伸下腿再扶起来,别弯腰猛起身。
09 这些药物手术前要主动停用
药物名称 | 作用及停用建议 |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防止血栓的药,需提前5-7天停 (具体听医生安排) |
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 | 容易影响手术止血,需提前1周停 |
部分止痛药(如布洛芬) | 会加重出血风险,术前1周停用为佳 |
特别强调:不能自己随意断药,务必告知麻醉医生后,由医生评估是否停用!
10 麻醉医生真想告诉你的5句“实话”
- 担心害怕很正常,提前讲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大大降低意外风险。
- 手术中家属随时不可进入,有问题医生必第一时间联系。
- 听从麻醉医生叮嘱,别自作主张吃药或停药。
- 术后没感觉异常不用紧张,有疑问随时呼叫护士/医生。
- 每个人耐受麻醉的差异非常大,最好的决定往往是医生团队共同讨论后得出的。
最后一句:对自己的健康多问一句,关键时刻能多一份安全感。真心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和家人都“备课”好,沟通到位再上手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