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腹痛别硬扛!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麻醉安全指南
半夜突然被腹部剧烈疼痛惊醒,有人会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忍一忍就好。但一些腹痛背后,其实隐藏更棘手的问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种,尤其在需要麻醉和手术治疗时,很多步骤其实暗藏风险。这篇指南,帮你梳理那些手术麻醉期间必须提早注意的事,尽量避开不必要的意外。
01 胆囊结石为何会引发胰腺炎?
胆囊结石很多时候安静地“潜伏”着,可一旦堵塞住胆道出口—尤其是与胰管的交汇处,麻烦就大了。结石仿佛交通路口被封死,胆汁和胰液被迫“跑偏”,胰腺里的消化酶因此提前激活,开始“消化”自己,导致炎症。这也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高发原因之一。
根据专家统计,所有急性胰腺炎中有接近70%和胆道结石脱不了关系。所以一旦有胆结石病史,身体发出异常信号要格外留心。
02 哪些症状提示需要立即就医?
- 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疼痛大多集中在上腹部,并非时有时无,而是持续难忍,有时还会向背部放射。和简单的肚子疼明显不一样。
- 反复呕吐: 吃什么吐什么,有时连喝水都马上反胃,休息也缓解不了。
- 发热: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高烧,但温度比平时高,或感到怕冷出汗时也要注意。
- 以往有胆结石、胰腺炎病史: 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出现的风险更高。
小案例:42岁的李先生,凌晨突发上腹持续剧痛,伴随呕吐2小时未缓解,自行服药无效。到医院急诊后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这个例子说明,症状剧烈变化时要不犹豫,头6小时尤其关键。
出现上述明显症状,不要硬撑,6小时内及时就医,能大大降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03 麻醉前必须评估的3大风险
- 循环不稳定:
胆源性胰腺炎会让体液快速丧失、血压下降。有时候像水库闸门突然放开,导致细胞脱水、血流减少。不及时调整,麻醉过程容易发生休克。 - 电解质紊乱:
疾病初期呕吐、感染,容易让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大乱。如果麻醉前未纠正,可能诱发心律不齐甚至更严重的心脏问题。 - 呼吸功能障碍:
严重时胰腺炎的毒素影响肺部,导致氧合不足。麻醉过程中一旦不能很好管理通气,容易出现缺氧危机。
手术或麻醉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是防止意外发生的基础。
风险环节 | 常见影响 | 潜在后果 |
---|---|---|
血循环 | 容量丢失、低血压 | 休克、器官灌注不足 |
电解质 | 血钾血钠等紊乱 | 心律失常、痉挛 |
呼吸系统 | 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降低 | 缺氧、急性肺损伤 |
04 ERCP手术的麻醉特殊准备
针对胆道、胰腺相关疾病,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常见的救治手术。麻醉前有几项不能忽视的特殊准备:
- 俯卧位通气: 手术需要病人趴着,普通呼吸通道易受压,所以要有针对性的通气技术,保持气道通畅,定时调整头部位置以防止误吸。
- 造影剂过敏预防: 一些人对碘类造影剂过敏,手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并做好备用药预案。
- 松弛十二指肠: 让肠道肌肉适当松弛有利于内镜操作,不过要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影响全身状态。
实际情形:有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手术前主动告知之前做过CT时对碘过敏,医生随即调整方案,预防感冒并采用了替代造影剂,整个过程顺利无异常。
合适的术前交流和准备,让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05 术中突发低血压怎么办?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过程中,低血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视情况动态调整:
- 容量复苏: 发现血压骤降时,最先考虑主动静脉补液,帮助血管重新“灌满”,类似日常遇到水管漏水要先补足水源。
- 血管活性药物选择: 如果单靠补液作用有限,医生会选择收缩血管的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同时检查心功能,预防心脏过载。
- 实时血气监测: 连续监测静脉和动脉的血气数据,随时发现缺氧、酸碱紊乱等异常变动,及时干预。
小提示:危重患者,术中低血压应对准备要比一般手术更充分,随时留意变化,防止意外。
06 术后恢复期的3个警戒信号
刚做完手术,有三个变化要尤其小心: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部突发胀满、疼痛明显变甚,甚至出现排尿量骤减,这种情况提示腹腔压力急剧升高,可能危害多个重要器官。
- 急性呼吸窘迫:手术后气急、呼吸频率加快,下肢紫绀或意识模糊,提示肺部氧合障碍,要尽快处理。
- 感染性休克:体温忽高忽低、脉搏跳动加快、皮肤湿冷,往往暗示严重感染反应波及全身,务必立刻复查应对。
这三种情况一旦发生,家属应协助医护及时反映,避免因观察疏忽耽误抢救机会。
📋 实用提醒
- 腹痛发作后,严格禁食禁水,直到专业医生完成麻醉和手术评估
- 就诊时须携带近3个月的肝功能化验报告
- 有胆结石、胆道手术史者要提前告知麻醉医生
- 术后24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不要自行离床
核心数据 | 内容 |
---|---|
高危病因所占比例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占比约70% |
及时救治可降死亡率 | 及早治疗将死亡率由20%降至約5% |
最后聊两句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不是小病,但只要及时识别风险、评估身体状况,手术和麻醉流程就不会那么难。有的时候,带着化验报告、主动说出病史、哪怕一次小小的提醒,都能减少后面的麻烦。如果身边有人突然腹痛不止,记得早就医,别犹豫。哪怕平时看起来一切正常,偶尔留个心眼,就是对健康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