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和鼻窦炎:这些症状别忽视!科学应对指南
01 嗓子疼和鼻塞就是咽炎鼻窦炎吗?
很多人一到换季、天气干燥的时候,总会觉得嗓子有点干、鼻子有点堵。其实,偶尔的这种情况,大多数都属于短暂的不适,不必过度担心。但当症状渐渐清晰,就要警惕是否咽炎或鼻窦炎。
简单来讲:急性咽炎通常起病较快,多由病毒感染引发,表现为嗓子干痒、疼痛、偶尔咳嗽,持续几天就能缓解;慢性咽炎则嗓子发干、异物感,常常拖延数月之久。鼻窦炎如果是急性的,鼻塞明显,鼻涕变得又稠又多,甚至还会伴有脸部胀痛。
02 出现哪些信号要赶紧就医?
- 咽炎:嗓子疼痛超1周,吞咽明显困难,或者伴有持续发热。
- 鼻窦炎:持续出现黄色或绿色的脓性鼻涕,同时有面部用力时痛、嗅觉变差。
给你举个例子:34岁的王先生,最近一周一直觉得咽喉又红又疼,还开始发烧,吃了点感冒药也没缓解。这样的情况,其实就到了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的时候了。
症状类型 | 普通感冒 | 咽炎/鼻窦炎警示 |
---|---|---|
鼻涕颜色 | 清涕为主 | 脓性或变色 |
疼痛持续 | 一般不明显 | 喉痛持久或面部压痛 |
发热 | 少见 | 可能明显发热 |
03 为什么总反复发作?
很多人会问,怎么老是刚好两天又反复?其实,反复发作背后经常藏着一些被大家忽略的“关键因素”。美国耳鼻喉学会的研究显示,60%的慢性鼻窦炎是细菌反复感染有关,但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过敏体质也是隐患。
至于慢性咽炎,将近40%的慢性患者都与平时胃酸反流脱不了干系。夜里爱喝酒、晚饭后立刻躺下,都是可能让胃酸悄悄“倒灌”到咽部的诱因。加上经常大声说话、唱歌或者在干燥环境下长时间用嗓,也为炎症反复埋下了伏笔。
04 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人一听说要“做检查”就开始紧张。实际上,大部分咽鼻疾病的检查都很温和。比如:
- 鼻内镜:医生用一根细细的镜子,从鼻腔轻轻探入,可以准确查看是否有鼻窦口堵塞或炎症。这种检查几乎没有明显的疼痛。
- 喉镜:用来检查咽喉甚至声带部分,快速判断炎症分布,有时还能排除其他声带疾病。
- 过敏原检测:主要针对那些反复发作的患者,通过皮肤点刺或抽血,看下有没有特殊的过敏问题。
05 哪些治疗真的有效?
针对咽炎和鼻窦炎的治疗,数据说话。医学指南特别强调“对症分级”效果更好。
疾病类型 | 推荐方案 | 有效率/改善率 |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抗生素(10天疗程) | 82% |
慢性咽炎 | 抑酸药物+依病因处理 | 74% |
急性鼻窦炎,细菌感染明显时,阿莫西林类抗生素最常见。对症药物如鼻用激素,可以缓解肿胀、通气。而慢性咽炎常见的抑酸药,是针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喉咙不适。轻症时可以在家用淡盐水漱口,重症或反复发作者,再考虑局部雾化甚至微创手术。
06 日常这样管理,少复发
平时怎么管好嗓子和鼻子,让炎症远离?几个简单小习惯,能帮你大大降低反复风险:
- 鼻冲洗:每天1次,清除鼻腔分泌物,有临床数据显示能降低50%鼻窦炎复发率。
- 嗓音休息:养成饮水习惯,每小时喝一次水,吃饭说话时避免大呼小叫。烟酒最好能尽量不碰。
- 枕头垫高:晚上睡觉时枕头略高,可以减少胃酸晚上“倒流”,避免咽喉反复发炎。
还有环境湿度控制在50%左右,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适当饮用蜂蜜水(但注意控制总糖摄入),都对咽喉、鼻腔的黏膜有帮助。
07 附:核心参考文献
- Fokkens, W. J., Lund, V. J., Hopkins, C., et al.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Supplement, 29, 1-464. PubMed
- Rosen, C. A., & Simpson, C. B. (2013). Pharyng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6(1), 75-88. PubMed
- Orlandi, R. R., Kingdom, T. T., Smith, T. L., et al. (2016).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llergy and Rhinology: Rhinosinusitis.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6(S1), S22-S209. PubMed
本内容为健康科普,不代表具体诊断或个体治疗建议。个别患者症状变化多样,应在医生指导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