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州市立医院麻醉科的医生,我最近接诊了一位54岁的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谈话时,阿姨紧紧攥着我的手:“张医生,全麻会不会让我醒不过来?”这种担忧太常见了,但其实做好术前准备,能让麻醉风险降低90%以上。
全麻不是“睡一觉”,而是精准调控
很多人觉得麻醉就是“打一针睡过去”,其实它更像给身体装了套智能控制系统。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体重(比如这位85kg的阿姨)、年龄、器官功能精准调配药物——就像调鸡尾酒,镇痛、镇静、肌松药的比例毫厘不能差。
尤其要注意:如果术前有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气管就像拥堵的隧道,麻醉时插管所受阻力会大幅增加。这位阿姨术前就有点咳嗽,我们团队提前调整了方案,才确保插管顺利。所以感冒时非急诊手术,建议推迟到痊愈后再做。
这三件事,比手术本身更关键
- 严格禁食8小时:阿姨术前饿得直冒冷汗,反复问能不能喝口水。但我们必须坚持——麻醉状态下食道括约肌松弛,胃里的食物可能反流进气管,一旦堵塞,短短几分钟就会致命。记住:固体食物禁食8小时,清饮料(清水、无渣果汁)也至少禁4小时。
- 药物管理要精细:阿姨有高血压病史,术前一直纠结要不要吃降压药。其实多数降压药(如ACEI、ARB类)应照常服用,避免术中血压波动;但降糖药(尤其是长效胰岛素)需遵医嘱停用或减量,否则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务必把正在吃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列成清单交给医生。
- 戒烟戒酒别偷懒:吸烟者的气道黏膜就像老化的橡胶管,麻醉时更容易发生痉挛。建议术前至少戒烟2周,哪怕提前3天停止吸烟,也能减少气道分泌物,降低风险。这位阿姨术前戒烟10天,术后咳嗽症状明显比预期轻。
术后恢复,细节决定康复速度
阿姨术后9天就能戴着护具慢慢行走,关键做好了这几点:
- 麻醉清醒2小时后,用小勺少量多次喝水,像给幼苗浇水一样循序渐进,避免呛咳;
- 主动使用镇痛泵,别硬扛——疼痛会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而延缓伤口愈合;
- 术后第3天就在医护指导下坐起,第5天借助助行器站立,既预防了深静脉血栓,又没让腰椎承受过大压力。
最后想告诉大家:麻醉医生是手术中全程守护你的人,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手术顺利。把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毫无保留地告知,严格遵守术前准备要求,就是对自己最负责的保护。就像这位阿姨现在常说的:“知道准备得这么充分,进手术室时我心里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