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骨质疏松与骨折——80岁老人的健康警报!

  • 2025-05-08 17:34:05112次播放
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骨质疏松和骨折这个话题。这是一位80岁高龄患者的真实病例,她的腰1椎体发生了压缩性骨折,同时还伴有重度骨质疏松。这样的病例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但背后的健康隐患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简单来说就是骨头变得“疏松”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骨骼会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量流失速度加快,骨骼变得脆弱,稍微一点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这位患者的腰1椎体骨折就是典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这种骨折往往发生在脊柱、髋部或手腕等部位。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剧烈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或褥疮。这位患者还曾有过脑梗死和高血压病史,这些基础疾病让她的康复过程更加复杂。 那么,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生的呢?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缺乏运动、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速骨量流失。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首先,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非常重要。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都是很好的钙来源,而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或食用鱼类、蛋黄等食物获取。其次,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帮助增强骨密度。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除了调整生活方式,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它们可以帮助减缓骨量流失,降低骨折风险。这位患者就使用了帕米膦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这是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骨质疏松是一个“无声的杀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发生骨折,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对骨质疏松和骨折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健康无小事,让我们一起守护骨骼健康,远离骨折风险!

视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