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外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关于孩子心脏的“小秘密”,这就是“房间隔缺损”。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其实说简单点,就是心脏里本来该隔开的两个房间,有个“洞”。
这位孩子,他的年龄才11岁,却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而且属于II孔型,这种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心房之间本来有一道厚厚的“墙”,结果因为先天发育的问题,这“墙”上出现了多个像筛子一样的小洞洞。
那么,这样的“小洞洞”有什么危害呢?我们的心脏可以理解为一个精密的“泵”,它分左右两个部分,分别负责给身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个“洞”存在,会导致血液不该流动的地方流了过去,长时间下来可能会引起肺部压力增高、心脏负担加重,甚至还可能让心脏变形。
听起来挺严重的对吧?但好消息是,现代医学对这种情况已经有很成熟的治疗方法!比如我们的这个小患者,就采用了手术修补的方法,将这些小洞一个个地“补起来”。手术结束后我们会把孩子安排在ICU做密切监护,像三尖瓣关闭不全这些并发问题也可以得到控制。
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我们心外科的护士会每天认真观察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还要监督服药和饮食的细节。这里也想提醒家长们,术后恢复期间给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记得定期来医院复查。
其实很多家长都很担心,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是不是一辈子就“毁了”?在这儿我要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房间隔缺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多数孩子都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甚至正常学习和运动。
那怎么才能早点儿发现这种情况呢?其实,父母可以留意孩子有没有容易疲劳、气短、反复肺部感染这些症状,或者在检查身体时医生建议做心脏彩超,那可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最后想说,孩子的健康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定期体检、关注异常症状,尤其是先天性疾病的筛查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您还有关于房间隔缺损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