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39个
视频

咳嗽、、耳鸣——别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

咳嗽、<span style="color: #da4707">黄</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痰</span>、耳鸣——别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
03:57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咳嗽、黄痰和耳鸣。这些症状看似普通,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需要重视的健康隐患。先说说咳嗽。咳嗽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来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分泌物。但如果咳嗽持续三天以上,并且伴有黄痰,那就要引起注意了。黄痰通常意味着呼吸道有感染,可能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单纯的自我用药可能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延误病情。再来说说耳鸣。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耳朵里出现嗡嗡声、嘶嘶声或其他声音的感觉。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耳朵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比如,高脂血症就可能导致耳鸣。高脂血症不仅影响心血管健康,还可能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那么,当我们遇到这些症状时,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抗生素滥用不仅可能导致耐药性,还可能掩盖真正的病因。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比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肺部听诊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你的病情。此外,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情况开具一些药物,比如抗生素、化痰药或降脂药。但请记住,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健康无小事。咳嗽、黄痰、耳鸣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报”。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或者对今天的讲解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记得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武志强主治医师|包头市青山区万青路办事处春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咳嗽不用愁!呼吸道感染要这样应对!

咳嗽<span style="color: #da4707">黄</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痰</span>不用愁!呼吸道感染要这样应对!
03:19

咳嗽黄痰不用愁!呼吸道感染要这样应对! 大家好,我是急诊内科的医生,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呼吸道感染。如果你最近一直咳嗽、还有黄痰,这段内容对你非常重要。请接着看下去。 呼吸道感染,其实是我们呼吸系统很常见的问题。像咳嗽、咳痰这种症状,通常就是因为呼吸道粘膜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导致。有时候,痰呈黄色,说明呼吸道内有炎症,这可能是身体在抵抗感染的表现。不过,不要太过紧张,大多数呼吸道感染只是一种轻微的自限性疾病,可以在几天到一周内逐渐好转。 但是也不是所有情况都这么简单,如果感染进一步加重,比如出现了高烧、胸痛、甚至有明显的气促,那么你可能需要立刻就医。特别是对一些高龄人群,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肺炎。所以不要掉以轻心。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呼吸道感染究竟要怎么治疗呢?在急诊科,我们通常会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一些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者中药合剂,都可能会用到。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效,如果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染,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导致肠胃不适甚至抗药性。 在家治疗的时候,也可以配合一些生活上的小技巧。比如多喝温水,这可以帮助稀释痰液,更容易通过咳嗽排出。还有,记得让房间保持一定湿润度,用加湿器或者放一盆水,都能帮助缓解喉咙的不适感。如果你经常用嗓门,建议少说话或者避免喊叫,保护你的声带。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饮食。尽量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喉咙的负担。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对增强免疫力也有帮助。 很多人在听到“呼吸道感染”时会感觉有些担心,但其实只要我们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病例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问题也往往出现在不重视的小症状上,拖成了大问题。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咳嗽超过3天,尤其是咳黄痰,务必要及时咨询医生。 最后还有一点,小到感冒,大到呼吸道感染,千万别随便听信坊间的一些偏方或者自行购药。任何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建议。不仅能让治疗更精准,也能最大程度减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好了,今天关于呼吸道感染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有相关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好好照顾自己!

杨焱主治医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霉素

其他
灰<span style="color: #da4707">黄</span>霉素

简介:本品适用于各种癣病的治疗,包括头癣、须癣、体癣、股癣、足癣和甲癣。上述癣病由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须癣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指间变种等以及奥杜盎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致。 灰黄霉素不宜用于轻症、局限的浅部真菌感染,及局部用抗真菌药已可奏效者。灰黄霉素对念珠菌属、组织胞浆菌、放线菌属、孢子丝菌、芽生菌、球孢子菌、奴卡菌属及隐球菌等感染及花斑癣均无效。, 药物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各种癣病的治疗,包括头癣、须癣、体癣、股癣、足癣和甲癣。上述癣病由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须癣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指间变种等以及奥杜盎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致。 灰黄霉素不宜用于轻症、局限的浅部真菌感染,及局部用抗真菌药已可奏效者。灰黄霉素对念珠菌属、组织胞浆菌、放线菌属、孢子丝菌、芽生菌、球孢子菌、奴卡菌属及隐球菌等感染及花斑癣均无效。, 药物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头痛较为常见,约10%患者可出现头痛,初时较重,继续用药可减轻。其他尚有嗜睡、乏力等。偶有眩晕、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炎等发生。 2.消化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或腹泻,一般系轻度,患者可耐受。 3.过敏反应:约3%患者可发生皮疹,偶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持续性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少数患者可发生光感性皮炎。 4.灰黄霉素偶可致周围血象白细胞减少。 5.本品偶可引致肝毒性及蛋白尿。,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由于灰黄霉素获自青霉菌,由此推测该药可能与青霉素类或青霉胺存在交叉过敏,然而临床并未证实此情况存在,但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本品时仍需谨慎,并严密观察。 2.动物实验证实本品有致畸作用,故孕妇不宜应用。育龄期妇女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并持续至治程结束后1个月。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至少6个月应采取避孕措施。 3.老年人及小儿(2岁以下)中本品的应用及其与年龄关系尚无研究资料。 4.本品偶可致肝毒性,原有肝病或肝功能损害者需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该药。 5.本品可诱发卟啉病、红斑狼疮,有上述疾病者如有指征应用该药时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 6.疗程中需定期随访周围血象、肝功能试验、血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规。,

详情箭头
文章

止咳胶囊详解:咳嗽问题不再烦恼!

苏<span style="color: #da4707">黄</span>止咳胶囊详解:咳嗽问题不再烦恼!

苏黄止咳胶囊详解:咳嗽问题不再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种症状,尽管它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最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苏黄止咳胶囊来缓解咳嗽症状。那么,苏黄止咳胶囊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这篇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滥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苏黄止咳胶囊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症状。它的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种药物,许多人仍然存在疑惑。我们将通过全面的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药物作用机制:苏黄止咳胶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苏黄止咳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黄、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麻黄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起到止咳的作用。黄芩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从分子机制来看,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能够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促进腺体分泌,扩张支气管,进而缓解咳嗽症状。此外,现代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苷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呼吸道的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药物适应症与禁忌症:这些人群要慎用苏黄止咳胶囊主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咽炎、喉炎等。对于轻中度的咳嗽患者,苏黄止咳胶囊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明显的止咳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群应慎用或禁用苏黄止咳胶囊。例如,过敏体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用药。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才能见效药物剂量的合理控制是确保药效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苏黄止咳胶囊通常推荐一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一定剂量。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人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遵循医嘱。用药时间同样非常关键。一般来说,苏黄止咳胶囊应按时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在一段时间内未见明显疗效,建议及时就医,避免长期自行用药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药物相互作用:谨防药物"打架"在服用苏黄止咳胶囊时,还需警惕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苏黄止咳胶囊的药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例如,服用含有麻黄的药物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含有交感神经兴奋剂的药物,以防过度的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此外,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处方药或长期服用的药物,建议在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前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他们可以帮助您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确保安全用药。药物滥用的危害:须警惕!药不可以乱用药物滥用是指在没有医嘱指导下,过量、频繁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可能导致依赖、耐药性增加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据相关文献报道,长期滥用含麻黄成分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此外,麻黄碱还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依赖。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个体在滥用药物后,可能表现出精神恍惚、情绪不稳定、工作和生活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正常运作。预防药物依赖与戒除:科学用药,健康生活为了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其次,应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如需长期用药,应定期复诊,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药物依赖的迹象,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关键。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以及戒毒机构的支持都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家人和朋友也应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渡过戒毒困难期。科学普及药物知识,造福大众健康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苏黄止咳胶囊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药物的科学使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我们呼吁广大读者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同时,药物知识的普及对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了解一些药物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引用文献1. 赵军华, 李丽华. 苏黄止咳胶囊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12): 1510-1515. 2. 王小明, 刘建民. 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9, 50(6): 1452-1458. 3. 李晓华, 张宏伟. 黄芩的抗病毒作用和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 34(1): 38-42. 4. 陈静, 杨俊杰.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 临床药理与治疗, 2019, 24(5): 233-237. 5. 周茜.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的措施及临床实践[J]. 医学信息, 2022, 35(3): 88-90. 6. 李娜. 药物滥用的社会危害及应对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37(2): 89-91. 7. 张伟. 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方法[J]. 临床医学研究, 2020, 15(7): 562-566.

施建飞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中医科普

咳嗽背后的秘密——阴虚热证你了解吗?

咳嗽背后的秘密——阴虚<span style="color: #da4707">痰</span>热证你了解吗?
02:40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咳嗽,尤其是中医里常说的阴虚痰热证。咳嗽看似简单,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因。比如这位患者,她的咳嗽就属于阴虚痰热证,这种咳嗽不仅让人难受,还容易反复发作。 阴虚痰热证是什么意思呢?阴虚指的是体内津液不足,痰热则是痰液与热邪结合。这种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少痰,痰液黏稠,甚至带有血丝,同时可能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治疗阴虚痰热证,中医通常会从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入手。比如这位患者,医生给她开了养阴清肺膏和苏黄止咳胶囊。养阴清肺膏能滋养肺阴,缓解干燥;苏黄止咳胶囊则能化痰止咳,减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只是辅助,调理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日常生活中,阴虚痰热证的患者要注意什么呢?首先,饮食上要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百合、银耳等。其次,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耗伤精气神加重阴虚。同时需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不要过度,以免耗伤津液。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到真正的病因。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远离咳嗽的困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收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期再见!

陈斌主任医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