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46个
视频

隐秘杀手——胰腺体尾部癌!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秘</span>杀手——胰腺体尾部癌!警惕这些身体<span style="color: #da4707">信号</span>!
02:14

今天咱们聊聊藏在肚子深处的健康隐患。有位71岁的阿姨查出了胰腺体尾部中分化腺癌,肿瘤足有鸡蛋那么大!这个位置的癌症特别狡猾,早期可能只是肚子胀、胃口差,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 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阿姨做了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这是因为胰腺和脾脏的血管就像树根一样紧紧缠绕。虽然切了脾脏可能影响免疫力,但保命才是第一位!术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就像安全通道,能及时排出渗血渗液,降低感染风险。 术后护理特别要注意防血栓。阿姨用的那屈肝素钙是抗凝小能手,配合每天翻身拍背,既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又能避免肺炎找上门。雾化用的氨溴索能把黏痰变稀,就像给呼吸道做了个深层清洁。 用药方面也很有讲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是广谱抗生素中的特种兵,对抗术后感染;罗沙替丁能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脆弱的消化道。这些药物联合作战,为身体重建防御工事。 预防胰腺癌要记住三个警报:突然消瘦、持续腹痛、眼白发黄。特别是长期吸烟、酗酒、有糖尿病的朋友更要警惕。记住早筛查早发现,做个增强CT就能让肿瘤无所遁形! 最后提醒术后恢复期的朋友,半流饮食要像糊糊艺术家——米汤、蛋羹、藕粉轮着来,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给消化道添负担。记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咱们一起守护消化系统的安全防线!

郭峰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黄疸背后的致命威胁——十二指肠肿瘤的隐秘信号

黄疸背后的致命威胁——十二指肠肿瘤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秘</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信号</span>!
02:05

咱们今天聊聊这位65岁患者的案例。突然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小便像浓茶,还伴随呕吐腹胀吃不下饭,大家知道这些症状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是典型的梗阻性黄疸,胆汁排不出来就会在身体里到处乱窜!通过腹部CT我们发现,患者肝内胆管和胰管都像吹气球一样扩张,罪魁祸首就是十二指肠壶腹那个3cm大的肿瘤。这个位置特别关键,正好卡在胆管胰管的共同出口,就像把长江入海口给堵住了,整个消化系统的管道压力都会飙升!大家看CT片子会发现胆囊里有好多小颗粒,这些都是结石在报警。当胆汁长期淤积,胆固醇就会结晶成石头。更危险的是肿瘤已经蔓延到十二指肠球部,还引起了周围淋巴结肿大,这就是为什么患者连饭都吃不下去的原因。治疗方面我们做了三件事:插鼻肠营养管保证营养,PTCD引流管给淤积的胆汁开路,配合调节血压和改善循环的药物。这些都是在为手术争取时间,毕竟肿瘤已经长到需要多学科会诊的程度了。要特别提醒高血压和术后患者,这位病人有10年脑梗史和骨科手术史,这类人群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千万不能硬扛。呕吐腹胀可能是比胸痛更危险的信号,及时做增强CT检查能救命!最后教大家三个自测方法:每天观察小便颜色是否变深,按压右上腹是否有包块,记录一周体重变化。特别是做过骨科手术的中老年人,康复期间出现消化问题要立即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十二指肠肿瘤完全有机会战胜!

郭峰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呼吸衰竭的隐秘征兆—需警惕的健康预警信号

呼吸衰竭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秘</span>征兆—需警惕的健康预警<span style="color: #da4707">信号</span>!

作为老年人,我们常常忽略一些隐藏在身体深处的健康预警信号。近年来,呼吸衰竭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尤其在高龄群体中更为普遍。这篇文章将帮你深入了解呼吸衰竭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让你能够及早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呼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键且不易察觉的活动。当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发出各种预警信号,然而这些信号往往容易被忽视。通过分析一系列病例报告和相关医学文献,我们发现,有很多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可能的疾病:认识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指肺部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或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二氧化碳,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从病例中得出的数据可以发现,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其他血气分析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些异常数据提示患者很可能正在经历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成因复杂,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肺纤维化以及其他与肺功能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呼吸衰竭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呼吸衰竭的治疗方式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氧疗、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等。氧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通过给患者提供额外的氧气,以缓解低氧血症的症状。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等,帮助改善肺功能。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是一个重要的干预手段,它通过机械方式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如何预防呼吸衰竭预防呼吸衰竭的关键是及早识别和控制其潜在病因,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物、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摄入,增强自身免疫力。在全面了解呼吸衰竭及其可能的病因、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后,我们呼吁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健康问题不慌不乱,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完全有可能控制病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展望:未来呼吸衰竭的治疗和管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呼吸衰竭研究的深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出现。例如,基于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技术的新型疗法有望为呼吸衰竭患者带来福音。此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当然,面对疾病,我们不仅要依赖医学技术,更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高疗效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家属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治疗过程中的难关。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呼吸衰竭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出现了任何呼吸系统的异常症状,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引用文献 Wang, Y., Zhang, H., & Liu, J. (2020). Respiratory failure: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is.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8(9), 831-840. Chen, R., & Zhao, Z. (2019). Advance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trategies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47(3), 340-348. Smith, J., & Johnson, H. (2021).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3(5), 2745-2756.

毛光建主治医师|西昌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