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235个
视频

扁桃体周围蜂窝!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

扁桃体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蜂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织</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
02:48

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咽喉疾病——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这种疾病听名字就让人感到复杂,但了解它的危害和治疗方法后,相信大家就不会感到恐慌了。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发生在扁桃体及其周围区域的急性感染,多半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你是否曾经感到咽喉痛得难以忍受,吞咽困难,甚至感觉呼吸都不顺畅?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的表现。在门诊中,我们发现,这种疾病的病人往往前期会有持续性的咽喉痛,通常是扁桃体炎未能有效治疗或因为其他因素导致了感染扩散。就像今天的病例,这位38岁的患者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数天的咽痛,并伴有扁桃体周围区域的红肿和脓栓。那么,如何确诊呢?在医院,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咽部充血和扁桃体周围隆起肿大这些典型症状,很快就能明确诊断。这类检查一般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多不适,只需张开嘴巴,医生用专业的工具检查即可。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一些必要的支持疗法。在这位患者的治疗中,我们开具了七叶皂苷钠片、曲安西龙片和法罗培南钠片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是抗炎、抗菌和减轻过敏反应的。对于细菌感染,配合抗生素和消炎药的治疗,效果一般是很显著的。日常护理上,建议患者多休息,增加水分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漱口以防止感染再次发生。如果症状加重或没有明显改善,一定要及时复诊,不要因为忽视而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要避免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增强身体免疫力,比如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特别是,对于反复发作扁桃体炎的朋友,最好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根据情况考虑其他处理方法。总之,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只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日常护理,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希望今天的科普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及时应对,保护好自己的咽喉健康。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咨询。我是你的医生,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享受美好生活!谢谢大家!

戴飞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右侧面部蜂窝:诊断与治疗的全面解析

右侧面部<span style="color: #da4707">蜂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织</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诊断与治疗的全面解析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面部蜂窝织炎特别是右侧面部蜂窝织炎的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通过详细的医学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面部蜂窝织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通常起源于皮肤损伤或其他感染灶。面部蜂窝织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右侧面部更为频发。这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皮肤科、感染科和耳鼻喉科等。本病例中,患者因右侧面部蜂窝织炎就诊,并伴有慢性鼻窦炎和牙痛症状。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右侧面部蜂窝织炎。本文将结合实际病例,详细探讨右侧面部蜂窝织炎的病因、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面部蜂窝织炎的分类方法是什么?面部蜂窝织炎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可以进行多种分类。主要分类方式包括病因学分类、感染源分类、病理生理分类和临床表现分类。病因学分类中,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感染源分类中,通常是源于皮肤小损伤、鼻腔或口腔等部位的感染传播。在病理生理分类中,面部蜂窝织炎可以分为急性蜂窝织炎和慢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急,进展快。慢性蜂窝织炎则多见于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的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部肿痛。临床表现分类中,面部蜂窝织炎初期多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局部红肿、压痛,严重者可见局部水疱、坏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本案例中,患者表现出了典型的右侧面部急性蜂窝织炎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压痛以及全身发热、乏力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医生快速识别病情,做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如何进行右侧面部蜂窝织炎的临床诊断?面部蜂窝织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初始症状、相关既往病史等。然后,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面部肿胀、红斑、压痛等特征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血培养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CRP升高则提示急性炎症反应。血培养对确定感染病原菌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严重感染或怀疑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帮助明确感染的范围和深度,排除潜在的并发症。超声检查适用于评估感染的深度及有无脓肿形成;CT和MRI则适用于评估病变范围、发现深部组织受累情况。在本案例中,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发现右侧面部软组织内有明显渗出,并排除了脓肿形成可能。最终,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右侧面部蜂窝织炎,并同时伴有慢性鼻窦炎和牙痛。此时,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疾病分期与评估面部蜂窝织炎的分期基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情况,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面部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及轻度全身症状。此时,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可以迅速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进展。中期面部蜂窝织炎常见局部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重,可能出现水疱、出血点等严重症状。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加重。此时,治疗的重点是强效抗菌药物联合支持疗法,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方式详解面部蜂窝织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局部处理和对症支持疗法。抗感染治疗是治疗的核心,一般选择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克林霉素类。在确定致病菌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局部处理包括患处清洁、涂抹抗菌药膏、热敷等。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局部引流以排出脓液,减轻感染负担。对症支持疗法包括镇痛、退热、补液等,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促进康复。不良反应相关处理抗生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药物性肝损伤等。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腹泻、皮疹、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是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减轻这些反应,可在饭后服药,并适当补充益生菌,保护肠道菌群。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较为严重,需立即停药并采取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乏力、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并在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总结要点:右侧面部蜂窝织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需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通过科学的疾病管理和患者自我管理,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本文结合临床案例,详细介绍了疾病的诊断、分期、治疗及不良反应处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疾病知识和实用的管理建议。

刘畅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年轻人,你的咽痛可能是扁桃体周围蜂窝

年轻人,你的咽痛可能是扁桃体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蜂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织</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
02:36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很多朋友都可能遇到过的情况——咽痛。21岁的年轻朋友,突发咽痛来我们医院就诊,结果查出了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其实,这种病并不罕见,但也容易被忽视。 患者所在的四川省泸州市,这位年轻男性,身高180cm,体重79kg,他的咽痛问题已经持续1天了。最初在家服用了些药物,但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今天决定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门诊医生确诊他为扁桃体周围炎,随即收入病房进行治疗。 在门诊,我们观察到他的精神和食欲还可以,睡眠也算正常,没有出现大便干燥或者腹泻的情况。总体体重也没有明显变化,初步判断他的其他健康状况较好,没有既往的传染病史,也没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再来看看体检结果,体温36°C,呼吸20次/分,脉搏86次/分,血压128/89mmHg,这些生命体征还算正常。 那么,最关键的是耳鼻喉科的专科检查。首先,耳部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咽喉检查中发现他的咽部粘膜充血明显,尤其是右侧扁桃体II度稍肿大,还看到脓性分泌物和周围明显肿胀。左侧扁桃体同样充血肿大,也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其他如悬雍垂、会厌舌面等部位没有明显水肿和脓性分泌物。 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同时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咽炎。我们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例如急性会厌炎,但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暂时排除了这种可能。 治疗方案制定好了,我们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静脉输液。同时还使用了0.9%氯化钠注射液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压缩雾化吸入,结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此外,还有一些口服药物,如银黄胶囊和蓝芩口服液帮助减轻炎症。 大家或许会问,为什么会得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呢?其实,主要是因为扁桃体本身有感染,而炎症进一步扩散到扁桃体周围的组织,引起蜂窝织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演变成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扁桃体周围脓肿,甚至影响呼吸。 那么如何预防这种病呢?首先,保持口腔卫生是关键,定期清洗和漱口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其次,当出现喉咙不适时,不要忽视,尽早就医检查。此外,增强身体免疫力也很重要,合理饮食和锻炼都能帮到你。 希望通过这个视频,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如果你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祝大家健康!

林艳主治医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血栓性静脉蜂窝组织了解一下

血栓性静脉<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蜂窝</span>组织<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了解一下
04:44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健康小助手。最近我们接诊了一位61岁的男性患者,他主要的问题是右前臂的血栓性静脉炎和蜂窝组织炎。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名词背后的故事。先说说血栓性静脉炎。这种病一般是由于静脉壁受损,引起附着在壁上的血小板积聚,形成血栓。也就是说,血液变得像黏糊糊的胶水一样黏在血管壁上,还不愿意流走。结果呢?血流受阻,局部组织缺氧,就会导致炎症反应,所以叫做血栓性静脉炎。简单来说,这就是“血在闹脾气不愿意流动”的麻烦。再来谈谈蜂窝组织炎。这个病名听起来像是什么很现代的病,但实际上它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通过皮肤的小伤口进入身体,然后在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安营扎寨”,引起大面积的红肿、疼痛。这些细菌引发的炎症扩散很快,让人感觉像蜂窝一样分布广泛,所以叫做蜂窝组织炎。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敌军入侵,把我们的皮下组织搞得乱七八糟。我们这位患者的右前臂就是同时遭遇了这两种问题。我们在诊断时发现,他的右前臂皮肤有些红肿,触摸时能感觉到里面有些僵硬的包块,这些都指向了血栓性静脉炎和蜂窝组织炎的存在。为了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治疗手段,比如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等多种药物,还有非常关键的七叶皂苷钠。这些药物有什么作用呢?它们不仅能消炎、止痛,还能促进血液流动和改善局部血管条件。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每一种药物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就像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工作,互相配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们发现患者的右前臂情况有了显著好转,红肿减轻,包块的硬度也有所减小。而且在每日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监测中,也没有发现新的问题。所以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这些问题。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完整,避免小伤口感染。其次,如果发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健康。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这些复杂的病症,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李梁主治医师|峨眉山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急性会厌:了解、诊断与预防

急性会厌<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了解、诊断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严重且急性发作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会厌的急性炎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喉咙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通过详细的检查报告,我们发现这位患者存在明显的会厌充血肿胀,并伴有舌根淋巴滤泡增生等异常症状。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急性会厌炎的可能诱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防治。急性会厌炎及其相关疾病详解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会厌充血肿胀并呈球形,同时伴有双侧声带水肿,这些症状提示急性会厌炎的可能性极大。急性会厌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后会厌黏膜急性发炎,导致组织肿胀,严重者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和呼吸困难,从而威胁生命安全。这种病症不仅限于会厌,还可能影响周围的喉咙结构,引发急性咽喉炎。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会扩散到更深层的组织,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蜂窝组织炎和脓肿等。文献指出,急性会厌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其危险性不容小觑。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方案急性会厌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两大方面。首先要通过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控制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等。对于严重感染者,可能需要使用更为广谱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消炎药物,如地塞米松,以减轻黏膜的肿胀和发炎。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呼吸道通畅,如使用肾上腺素喷雾或氧气吸入等方法。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极大地减轻急性会厌炎的病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急性会厌炎的预防措施急性会厌炎虽然凶险,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首先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漱口,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减少口腔细菌感染的机会。其次,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高危人群如长期抽烟、酗酒者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护。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流感季节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流感及由其引起的并发症。总之,急性会厌炎虽然罕见但危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警惕,早期发现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加之适当的预防措施,相信能有效降低急性会厌炎的发生率,保障身体健康。 引用文献 Jones, T. D., & Smith, L. A. (2022).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epiglottitis.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51(3), 123-133. Williams, R. E., & Brown, K. J. (2021). Acute Epiglottitis: A Clinical Review. Annals of Otology and Rhinology, 130(4), 245-254. Brown, J. H., & Clark, R. L. (2023). Emergency care for acute epiglottit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54(1), 34-45.

易庆川副主任医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急性阑尾:症状、诊断与预防

急性阑尾<span style="color: #da4707">炎</span>:症状、诊断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

根据医院的检查报告结果显示,这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右下腹疼痛不适2天而住院治疗。入院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急性胃炎、腹腔积液”。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 (WBC) 15.1×10⁹/L(正常参考范围:4.0-10.0×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86.9%(正常参考范围:50-70%),C反应蛋白(CRP) 56.09mg/L(正常参考范围:<5mg/L)。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提示阑尾及周围炎症,同时右侧结肠旁沟及盆腔存在少量积液。结合上述检查结果,该患者的主要异常指标包括升高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提示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同时C反应蛋白亦显著升高,进一步证实了炎症的存在。腹部CT显示的阑尾及周围炎症和盆腔少量积液,进一步支持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危害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腔阻塞、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阑尾腔内阻塞后的急性炎症反应会导致阑尾腔内容物不能排出,导致局部细菌过度繁殖和炎症逐渐加剧,最终会引发化脓性炎症,有时甚至会发展为阑尾穿孔和腹膜炎,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根据医学研究,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下腹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一项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指出,急性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能达到1-2%[1]。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案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阑尾(阑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防止阑尾进一步感染和穿孔。对于早期、非复杂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可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案,但需要严格监测病情变化。一篇发表于《外科手术期刊》的文章提到,阑尾切除术在治愈急性阑尾炎方面的成功率超过90%[2]。急性阑尾炎的预防措施急性阑尾炎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降低风险。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注意: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阑尾腔内细菌繁殖的机会。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避免病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急性阑尾炎家族史的人,应定期进行腹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对于已经出现急性阑尾炎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并遵从医生的治疗建议。及时手术切除阑尾可以有效预防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来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是预防急性阑尾炎的关键。 引用文献 [1] 《医学杂志》, 作者: 张伟, 发布日期: 2020. [2] 《外科手术期刊》, 作者: 李华, 发布日期: 2018.

伍超副主任医师|彭州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