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20个
视频

手腕麻木别忽视——小心综合征盯上你!

手腕麻木别忽视——小心<span style="color: #da4707">腕</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综合征</span>盯上你!
02:12

咱们今天聊聊手腕发麻这件事儿!有位大姐做饭时突然发现手指像触电一样发麻,后来连拧毛巾都使不上劲。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腕管综合征,是咱们手腕里那根正中神经被压迫了。 大家看自己的手腕,这里有条由骨头和韧带组成的“隧道”。长期刷手机、做手工活的人,这条隧道会变窄,神经就被卡住了。刚开始只是睡觉时手指发麻,严重时连抓筷子都困难呢! 医生怎么判断呢?除了问症状,还会做肌电图检查,就像给神经做心电图。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双手背对背抵住1分钟,如果手指发麻加重,就要警惕了! 治疗方面有妙招!早期戴护腕制动,注射药物消肿。像病例里这位患者需要做腕管松解术,这可是在显微镜下操作的精细活。手术把压迫神经的韧带切开,就像给神经开了扇逃生门。 重点说术后恢复!前两周要给手腕放假,可以做手指抓握训练。三个月内别拎重物,炒菜用轻点的锅铲。记住啦:手腕疼痛是身体在报警,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住灵活双手! 预防其实很简单!用电脑时手腕垫个软垫,每隔半小时转转手腕。家庭主妇洗菜时试试橡胶手套,既能防水又能缓冲手部压力。保护好手腕,咱们才能继续做喜欢的事情呀!

刘赛宇主治医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综合征了解一下!

<span style="color: #da4707">腕</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综合征</span>了解一下!
02:26

大家好,我是骨科医生。最近有患者向我咨询,说手经常麻木,甚至握不住东西了。这种情况,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这个病,说白了就是因为手腕部的正中神经被压迫引发的。正中神经掌管着你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一部分。如果它受到压迫,你可能会觉得手掌某些部位刺麻发痛,时间长了甚至可能会使你的手变得没力气,日常生活都被影响。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我们会得这个病呢?其实原因有很多。长期重复用手腕,比如打字、写字,做手工活,或者长时间端着手机低头刷视频,都可能导致腕管受挤压。还有一些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或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增加得这个病的风险。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非常典型,尤其是夜间症状加重时,很多人晚上睡觉时会被手麻醒。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可得注意了!当然啦,确诊这个病需要一个专业的检查,比如神经传导检测和查体,这些得由医生来完成。 如果真的确诊腕管综合征,有轻有重。轻度的可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减少手腕负担,戴支具固定手腕,局部热敷和理疗就会有很大改善。医生可能还会给你开一些药物,比如口服B族维生素来营养神经,或者局部注射激素减轻炎症。但如果这些都没有效果,或者病情比较严重,那就可能需要手术了。 其实,腕管综合征预防起来并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手腕,比如不要过度使用,使用鼠标或键盘时多留意手腕姿势。适当做一些手部和腕部的放松运动,感觉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比如妊娠期的女性和长期做重复劳动的人群,平时更要小心。 总之呢,腕管综合征并不可怕,但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你远离这个烦人的问题。如果你或者身边的家人朋友有类似症状,不妨尽早去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哦。能帮忙点个关注或者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们吗?感谢大家的支持!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徐青荣主治医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功能性腹泻——轻松你的肠胃健康!

功能性腹泻——轻松<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理</span>你的肠胃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肠胃问题是许多人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麻烦,而功能性腹泻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功能性腹泻的方方面面,包括病因、危害、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肠胃健康。无论您是否曾经经历过这一困扰,相信本文都会对您有所帮助。功能性腹泻主要是一种表现为慢性的腹痛、腹泻和排便异常,但缺乏有机病变的肠道功能障碍。它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部分,往往与日常饮食习惯、心理状态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尽管这种疾病并不危及生命,但它确实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功能性腹泻的可能原因功能性腹泻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一疾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糖饮食、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以及饮食不规律等都可能诱发腹泻 [1]。2.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因素与功能性腹泻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会通过神经-肠道轴影响肠道功能 [2]。3. **肠道菌群失衡**: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肠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肠道菌群失衡时,肠道功能就会出现紊乱 [3]。功能性腹泻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涉及肠道动力学的改变、肠道对压力的过度反应以及肠道神经递质的异常等,而这些复杂的机制可能有赖于多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功能性腹泻的治疗方案对于患有功能性腹泻的患者,现有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以及心理治疗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的调整。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益生菌、抗腹泻药物以及肠道调节药物等。例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被广泛用于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症状 [4]。2. **饮食管理**:避免高脂肪、高糖以及辛辣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等有助于缓解症状。3.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对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5]。功能性腹泻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功能性腹泻的发生,高危人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健康饮食**: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和辛辣食物,规律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2. **管理心理压力**:学会放松和减压,通过运动、爱好和社交活动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3.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多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食品等,或者通过益生菌补充剂改善肠道健康 [6]。综上所述,功能性腹泻虽然常见且影响生活质量,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管理。及时就医、合理用药以及健康生活习惯都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重拾健康生活。未来展望:功能性腹泻的前沿研究与心态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功能性腹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基因检测、个性化医学以及肠道菌群移植等技术可能为功能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了解自己的疾病特点,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对于家属来说,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积极规避诱发因素,共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类挑战。引用文献王小丽,陈建平.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饮食管理.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18, 26(5): 340-343.张伟, 李敏. 心理因素在功能性腹泻中的作用. 中国心理健康杂志, 2019, 33(2): 125-128.李静, 刘红. 肠道菌群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4): 246-249.张明, 杨超. 益生菌在功能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3): 287-290.王芳, 马云. 心理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心理卫生杂志, 2018, 31(3): 187-189.刘磊, 王辉. 肠道菌群失衡与功能性腹泻的预防. 现代预防医学, 2020, 47(6): 340-343.

余波副主任医师|大英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