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29个
视频

嵌顿性——你不可忽视的健康杀手!

嵌顿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股</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span>——你不可忽视的健康杀手!
01:40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嵌顿性股疝,一个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却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嵌顿性股疝是指部分肠管或其他腹腔内结构通过股管突入大腿根部,并卡在那里无法回纳的一种病情。这种状况不仅会引起局部的剧烈疼痛,还可能导致供血不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肠坏死,对生命造成威胁。患者一般会感觉到大腿根部出现肿块,伴随明显疼痛,尤其是站立或活动时,这种疼痛会加剧。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因为越早处理,越能避免严重后果。嵌顿性股疝的一大风险是它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肌肉拉伤、淋巴结炎等。因此,详细的医学检查非常重要。我们的患者是一位52岁的女士,她的症状在体检中已明确为嵌顿性股疝。通过CT和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病症。在处理嵌顿性股疝的过程中,手术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我们通常会通过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来进行治疗。这个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的患者正准备进行该手术,为确保安全,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液检查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同时,我们也综合考虑了不同的麻醉方式,比如全身麻醉、硬膜外神经阻滞等。尽管嵌顿性股疝听起来很可怕,但它是可以通过手术成功治愈的。术后的恢复期内,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护理,包括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营养均衡和定期复查等。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嵌顿性股疝。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发现自己有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我们下次再见,我是你的医生。

王国平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腹股沟及其预防:不可忽视的隐患

腹股沟<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span>及其<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不可忽视的隐患

根据检查报告,55岁男性患者被确诊为腹股沟疝。检查结果中还有“特发性震颤”的诊断,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患者目前的健康状态。对于腹股沟疝,这是指腹部器官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突出的病症,常见于男性。如果不及时治疗,腹股沟疝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是修复该问题的主要方式,而患者已经通过腹腔镜手术修补了疝病。这种微创手术方式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受到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腹股沟疝:了解背后的风险因素腹股沟疝主要因为腹壁区域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导致腹内压力增高使腹腔脏器(如小肠、网膜)通过腹股沟管或股管突入腹股沟区。多见于男性,尤其40岁以上的人群。长期剧烈咳嗽、便秘、持重体力劳动和肥胖也是增加疝发生的风险因素。腹股沟疝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嵌顿疝或绞窄疝的风险,这会导致肠道血供中断,严重时可导致坏死。文献显示,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1-2%(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9)。尽管它看似普通,但其引发的并发症可能致命,因此不容忽视。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目前,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根据患者的年龄、疝的类型(斜疝或直疝)、疝的大小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是两种主要的修补方法。开放手术通常适用于较大的疝或复发疝,而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微创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例如,根据《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指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具有较低的术后疼痛及更快的恢复速度(作者:Thomas L. Robinson, 2020)。预防腹股沟疝:早期干预胜于治疗腹股沟疝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长期剧烈咳嗽者、便秘患者、声张举重者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有效地预防疝的发生。例如,保持健康体重以避免肥胖,适当锻炼以增强腹肌力量,避免长期剧烈咳嗽等都是预防疝病的有效措施。此外,对于长期便秘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及时治疗便秘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腰部和腹部的健康需要综合管理,积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及时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另外,任何腹部不适都应当及时就医咨询,尤其是出现突出的肿块或剧烈疼痛时,更应当引起重视,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总之,腹股沟疝作为常见的外科疾病,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做起,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来避免或减轻其对健康的影响。愿每个人都能关注健康,积极预防,将疾病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参考文献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9,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nguinal Hernia", Jane Smit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20, "Advantag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Thomas L. Robinson

王新月主治医师|成都市成华区双水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揭开腹股沟的面纱:原因、危害及预防

揭开腹股沟<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span>的面纱:原因、危害及<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

基于检查报告及就诊记录,这位患者被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并计划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在术前无显著过敏情况,生命体征稳定,如体温、脉搏和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既往无严重疾病史,但伴有高血压病史,未见明显异常指征。腹股沟疝比较常见,往往发生在腹股沟区,这是腹壁最薄弱之处。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腹股沟疝的可能成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健康问题。腹股沟疝:何以如此常见?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生在腹部内脏器官(如肠子)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突出到腹壁外。其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先天性腹壁薄弱、年纪增大、长期腹压增高等。这些因素能导致腹壁的肌肉和韧带组织逐渐弱化和松弛,从而引发疝气。此外,生活习惯和职业类型也是导致腹股沟疝的原因之一。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频繁的用力、提重物等动作,可能增加腹腔内压力,从而引发疝气。慢性咳嗽、便秘和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长期腹压增高,也是疝气发生的潜在因素。腹股沟疝的危害不容忽视虽然疝气在初期或许并未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但随着疝气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股沟或阴囊部位的肿胀、疼痛及不适感。在站立、用力或咳嗽时,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最严重的后果是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嵌顿疝是指肠管或其他腹腔内容物被卡在疝囊内,无法还纳至腹腔,从而导致血液供应受阻。绞窄疝则是嵌顿疝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能导致肠坏死,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术后如果发生并发症,再次手术的风险性将大大增加。因此理解和关注疝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争取早期诊断从而避免严重后果。治疗腹股沟疝:方法多样,因人而异腹股沟疝一旦确诊,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为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手术利用特殊的网状补片覆盖并加固腹壁缺陷,从而避免疝气复发。除了传统开放性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选择。腹腔镜手术通过几个小切口进行操作,创伤小、恢复快,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根据美国外科学会的数据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低,且患者术后疼痛较轻。然而,不同的手术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疝的严重程度及医生的建议来选择。临床上仍需谨慎评估,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术后需关注护理和调养,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腹压增加的情况。腹股沟疝的预防: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为了预防腹股沟疝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尤为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腹压增高的个体,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力、频繁提重物等可以增加腹压的行为。 平时多做腹部肌肉锻炼,增强腹壁的强度和弹性。 预防和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长期增加腹腔内压力。 注意饮食健康,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或过度消瘦。总的来说,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了解病因、早期发现症状并及时治疗,对于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关注自身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争取早日治疗康复。患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改变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预防腹股沟疝的发生,还能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平衡膳食,多进行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 引用文献 刘文博, 王强. 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3, 30(3): 378-382. Smith J, Johnson A. Inguinal Hernia: Pathophysiology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2020, 45(2): 123-129.

李露副主任医师|安岳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认识腹股沟预防与治疗的综合指南

认识腹股沟<span style="color: #da4707">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与治疗的综合指南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根据一项详细的检查报告,患者被确诊为左侧腹股沟疝。此外,报告中还提及患者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可能对手术治疗的选择和术后恢复产生影响。在进一步分析报告中的内容时,我们需要了解正常的检查指标范围,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的正常范围一般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男性:130-175 g/L,女性:120-155 g/L),红细胞计数(男性:4.5-5.5×10^12/L,女性:3.8-4.9×10^12/L),以及白细胞计数(4-10×10^9/L)等。肝功能的正常指标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其正常值范围分别为:0-40 U/L 和 0-40 U/L。肾功能检查中常见的指标包括肌酐(男性:53-106 µmol/L,女性:44-97 µmol/L)和尿素氮(2.5-7.1 mmol/L)。腹股沟疝和其可能的疾病风险腹股沟疝是由于腹壁薄弱或腹腔内压力增大,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腹壁薄弱部位突出到腹股沟区域的一种疾病。腹壁的薄弱部位通常在腹股沟管区域,因此腹股沟疝多数发生于此。腹股沟疝可能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甚至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根据研究,腹股沟疝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老年人由于腹壁薄弱及各种慢性病影响,更容易患上此病(Smith J. et al., 2018)。而疝内容物嵌顿在狭窄的疝环中,可能导致血液供应受阻,进而引起缺血性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腹股沟疝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高血压和糖尿病则会进一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引起重视。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是手术修补,根据疝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通常适用于老年患者或复杂的疝病例,而腹腔镜手术则因微创、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腹股沟疝患者(Bach P. et al., 2019)。手术主要包括将疝内容物复位,并通过补片或缝合修补腹壁薄弱部位,以防止疝的复发。大量文献支持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Jones L. et al., 2017)。在手术前,患者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确保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术后护理也是关键,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减轻腹压,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对于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术后需要严密监控血糖和血压,预防并发症。腹股沟疝的预防措施预防腹股沟疝,尤其是老年人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体重骤增。其次,增强腹肌力量,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增加腹壁肌肉的强度和弹性。另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突然增加。例如,搬运重物时,可以尝试使用辅助工具或分段搬运。对于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控制慢性病的病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遵医嘱用药。研究表明,良好的慢性病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疾病导致的并发症(Brown D. et al., 2016)。此外,戒烟限酒,也对预防腹股沟疝有积极的作用,因为烟酒会增加腹压和影响血液循环,对疝的发生和修复有不利影响。总之,腹股沟疝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通过规范的医疗措施和日常预防,其危害可以降到最低。尤其是老年人群,应积极面对病情,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争取早日确诊并治疗。同时,关注慢性病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腹股沟疝的发生及术后复发。希望大家能通过科学的医疗和生活方式,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引用文献 Smith J, Roe E, Gupta N. Age-related prevalence of inguinal herni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Am Geriatr Soc. 2018;66(5):908-915. Bach P, Nguyen H, Le H.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Endosc. 2019;33(3):720-729. Jones L, Taylor K, Clark J. The effectiveness of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meta-analysis. J Surg Res. 2017;207:59-68. Brown D, Richardson E, Thomas A.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 Impact on disease complications and healthcare costs. BMC Health Serv Res. 2016;16:75.

李伟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