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73个
视频

这些救命信号千万别忽视——70岁老人险中求生的警示

这些救命信号千万别忽视——70岁老人险中<span style="color: #da4707">求生</span>的警示
03:18

大家看这张CT片子上白茫茫的一片,这就是典型的脑出血影像。当脑血管像破裂的水管一样喷涌出血,血液直接冲进脑组织里,病人会出现突然昏迷、说话含糊甚至偏瘫。就像我们今天这位患者,发病两小时就出现了意识模糊和眼睛凝视的症状。注意看片子右侧基底节区的出血灶,这地方相当于大脑的"交通枢纽"。出血不仅破坏了周围脑组织,还像洪水倒灌般冲进了脑室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患者会出现脑积水风险,就像城市的下水道被堵住,颅压飙升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患者之前做过颅内动脉瘤手术,脑血管就像老化的橡胶管,薄弱处容易再次鼓包破裂。术后定期复查就像给脑血管做"年检",这次CT发现的腔隙性脑梗塞就是脑内小血管发出的警报,提醒我们要严防二次中风。大家别光盯着脑部问题,患者的肺部CT显示像撒了棉絮样的感染灶。长期卧床的病人特别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就像积水潭会滋生青苔,肺里的分泌物淤积就成了细菌的温床。配合着肺气肿和肺大泡,呼吸功能就像漏气的轮胎,需要格外小心维护。右肾上那个直径11.9毫米的囊肿虽然现在像颗安静的水球,但定期复查不能少。就像监测水库水位,我们要防止它突然"决堤"。还有肝脾上的钙化灶,这些都是身体留下的"战斗勋章",记录着曾经对抗炎症的历史。治疗中使用氨甲环酸就像给血管漏洞打补丁,配合着护胃的艾司奥美拉唑,既要止血又要防应激性溃疡。患者全身皮肤纤维瘤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性疾病,这提醒我们治病要像侦探破案,每个细节都是重要线索。记住这三个120口诀:1分钟内识别口角歪斜、120分钟内送医、控制血压低于120/80mmHg。脑血管意外抢救就是和时间赛跑,早一分钟处理,就可能多挽救百万脑细胞。家里有高血压患者的,建议每季度做次颈动脉超声,给脑血管上份"保险"。

杜云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战胜糖尿病:预防与治疗指南

战胜<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预防与治疗<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一名42岁患者的诊断报告进行了分析,以帮助大家了解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同时提供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该患者主要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脂代谢异常。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分别为5+mmol/L和7+mmol/L,均高于正常范围。其血压偏低,血压为81/64mmHg,脉搏为106次/分。报告中也提及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可能的疾病原因解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但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会经历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通常表现为高血脂,这些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和脂代谢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高血糖状态会直接损伤血管和神经,造成神经营养不良,影响神经功能。另一方面,糖尿病会导致脂代谢紊乱,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心血管并发症。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和其并发症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首先,控制血糖是关键,通常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心理调适;药物治疗则主要使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研究表明,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营养支持和神经保护药物的使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药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对于脂代谢异常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通过改善脂代谢来减低心血管风险。预防措施糖尿病的预防需要从高危人群开始。这类人群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不健康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的人。为了预防2型糖尿病,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其次,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如快走、游泳等。最后,定期体检,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糖水平。总结一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有效管理的。我们呼吁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定期监测血糖,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Wright, A., Burden, A. C., Paisey, R. B., Cull, C. A., Holman, R. R. (2002). Sulfonylurea Inadequacy: Efficacy of Addition of Insulin Over 6 Yea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57). *Diabetes Care*, 25(2), 330-336.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1998). 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formin on complica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4). *The Lancet*, 352(9131), 854-865.

朱显军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糖尿病患者福音——细说糖尿病药物的全面指南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患者福音——细说<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药物的全面<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它不仅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一种代表,还因为它的复杂性和难以根治性一直备受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无法绕过的重要一环,这意味着选择合适、有效的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以及管理药物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药物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典的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发挥作用。此外,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通过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GLP-1受体激动剂则通过模拟肠道内源性激素GLP-1的作用,来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和减少食欲,从而起到降糖效果。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决定了它们的适用人群和疗效。例如,SGLT2抑制剂通过阻止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这类药物不仅能降糖,还能减轻体重,并有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每种糖尿病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例如,二甲双胍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的患者,但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则需谨慎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因此非常适合那些需要控制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然而,对于有严重胃肠疾病的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则不推荐使用。同时,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药物时更需注意禁忌症。例如,有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老年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详细向医生咨询,评估自身情况。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剂量要求,且用药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药物需要在餐前服用,以便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而另一些药物则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按时服药、按剂量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漏服药物或随意更改剂量都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引发严重的低血糖事件。特别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剂量调整和注射时间管理。药物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情况,但这也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例如,服用利尿剂的糖尿病患者,若同时使用某些降糖药物,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时,应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一些食物和饮品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例如,酒精不仅会影响血糖,还可能与某些降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饮酒,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若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增加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滥用均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长期不当使用会导致药物依赖性,甚至引发药物耐药性。例如,长期过量使用胰岛素可能导致持续的低血糖,甚至造成脑损伤。滥用降糖药物还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伤、心血管疾病等。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方案。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药物依赖是一种对药物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的状态,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例如,可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管理、增加体力活动等,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此外,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也是有效的干预方式之一。一旦出现药物依赖,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方式逐步戒除药物依赖。必要时,医院还会提供专业的戒毒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生活。普及药物知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药物知识、正确用药至关重要。提高公众对糖尿病药物的科学认识,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帮助他们更科学、有效地管理疾病。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如有任何关于药物使用的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调整药物方案。科学用药,保障身体健康,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应时刻铭记的准则。引用文献1. Bailey, C. J., & Day, C. (2004). Metformin: its botanical background and pharmacological history. Diabetologia, 47(9), 1560-1561.2. DeFronzo, R. A., & Goodman, A. M. (1995). 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3(9), 541-549.3. Nauck, M. A., & Meier, J. J. (2016). Incretin hormones: their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18, 7-8.4. Marso, S. P., Daniels, G. H., Brown-Frandsen, K., Kristensen, P., Mann, J. F., Nauck, M. A., & Steinberg, W. M. (2016). Lir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4), 311-322.5. Zinman, B., Wanner, C., Lachin, J. M., Fitchett, D., Bluhmki, E., Hantel, S., & Johansen, O. E. (2015). Empagliflozi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22), 2117-2128.

蒋岚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2型糖尿病及其健康管理指南

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及其健康管理<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

根据患者的临床报告,该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这反映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正常的空腹血糖应在3.9到5.6毫摩尔/升,而该患者的随机血糖为7.6毫摩尔/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患者的其他生化指标显示,其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以及三大常规检查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但仍需监测以确保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目前接受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治疗,并进行严格的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若未得到有效管理,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慢性并发症则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2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有50%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到4倍。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综合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体重管理。患者应采用低糖低脂饮食,每天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有的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有的则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胰岛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手术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糖尿病预防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1. 保持健康饮食。摄取足够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2. 进行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3.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合适范围内,对预防糖尿病有重要作用。4.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5.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尽早发现和干预高血糖。总结起来,糖尿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享有正常的生活。希望患者和读者能从本文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共同面对疾病,早日恢复健康。引用文献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1).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abridged for primary care providers. Clinical Diabetes: A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39(1), 14-43.Dunning, T. (Ed.). (2013). Care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a manual of nursing practice. 3rd ed. Wiley-Blackwell.DeFronzo, R. A., Ferrannini, E., Zimmet, P., Alberti, G. K. (2015). International textbook of diabetes mellitus. 4th ed. John Wiley & Sons.

李永玲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