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09个
视频

和桥本甲状腺炎——如何识别和应对!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减</span>和桥本甲状腺炎——如何识别和应对!
01:26

大家好,我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今天我们要讲述两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 先来聊聊甲减。甲减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它是由于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我们身体新陈代谢减慢。得了甲减,很多人会感觉到疲劳、怕冷、体重增加,甚至还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和情绪低落。注意哦,这可不是简单的“天气冷”或者“心情不好”,而是真实的身体信号。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桥本甲状腺炎。这种病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又叫做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它其实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自己的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慢慢被破坏。别小看这病,最终也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那我们该怎么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这两种疾病呢?这就需要进行几个重要的检查。首先是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测:FT3、FT4和TSH。这些指标可以帮我们了解甲状腺的工作状态。还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都是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检查。 一旦确诊,这两种病该如何管理呢?很多人以为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没得治,其实并不是这样。针对甲减,我们主要是通过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来恢复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正常水平,从而缓解症状。另外,桥本甲状腺炎的管理重点在于定期监测以及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 在生活上,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尤其是富含碘和硒的食物。此外,适当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管理病情的重要方面。 最重要的是,有了任何不适感,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定期复查和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也有类似症状,记得提醒他们去医院检查哦。关爱自己,从了解健康开始。

梁斌主任医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不可忽视!一辈子都影响健康!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减</span>不可忽视!一辈子都影响健康!
01:48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一种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减。 甲减是什么?其实,它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是我们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负责分泌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体内很多系统出现问题。 最近我接诊了一位来自四川的58岁女士,她长期感到心慌、食欲不振,已经有十多年了。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个病的诊断并不复杂,主要依靠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等指标。 比如,这位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3.487 IU/mL,血清甲状腺素(T4)是123.909μ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是20.100pmol/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是5.123pmol/L。这些数据帮助我们明确诊断,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甲减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症状,比如体重增加、疲劳、抑郁、记忆力减退,甚至会影响心脏功能。我们的这位患者多年来在院外一直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效果不错,症状相对稳定。 除了按时服药,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调整药物剂量。这也提醒我们,患上甲减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长期管理。 甲减还会受到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患者平时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同时,也要注意避开大量摄入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食物,如大豆制品和十字花科蔬菜。 为什么会得甲减呢?这和多种因素有关,可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桥本甲状腺炎;也可能因为手术、放射治疗导致损伤;或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会有不同的处理策略。 得了甲减并不可怕,只要大家重视起来,积极配合治疗,生活质量完全可以得到保证。所以,大家如果有类似症状或者家族病史,别犹豫,赶紧来医院查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更多人了解甲减,关注自己的甲状腺健康。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王翔霖主治医师|仁寿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高血压、、多病缠身怎么办?医生告诉你!

糖尿病、高血压、<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减</span>、多病缠身怎么办?医生告诉你!
01:28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常见但棘手的健康问题——多病共存的情况。当我们年纪渐长,身体多多少少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和高脂血症。这些疾病互相影响,让人感觉难以控制。今天就来和你们分享一下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些疾病。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作用受损引起的慢性疾病。今天这一位69岁的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最近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综合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这位患者正在使用一种叫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的药物,每天两次,能够帮助稳定血糖。接着,我们来说说高血压。这是另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高血压可能会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你的心脏、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所以,平时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药非常重要。这位患者的血压药物已经在处方中列出,必须遵医嘱定期服用。再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会让人感觉非常疲惫、容易寒冷、体重增加,甚至影响心情。管理甲减最关键的就是按时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比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我们的患者每天服用一片50微克的药物。最后,高脂血症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高脂血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这位患者使用普伐他汀钠片来管理高脂血症。这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健康。管理这些疾病,不仅要靠药物,更要靠生活方式的调整。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定期体检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综合来看,这位患者的情况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科学管理,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分享,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积极与医生合作,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来找我咨询。祝大家健康快乐,我们下次再见!

李青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睾酮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睾酮

简介: 1.男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无睾症及隐睾症。
2.女性:主要利用其对抗雌激素的效应,用于与雌激素升高有关的疾病,如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等。亦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后1~5年有骨转移的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以及绝经期前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癌患者。还可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或充血。
3.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药物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微有引湿性。, 药物适应症: 1.男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无睾症及隐睾症。
2.女性:主要利用其对抗雌激素的效应,用于与雌激素升高有关的疾病,如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等。亦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后1~5年有骨转移的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以及绝经期前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癌患者。还可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或充血。
3.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药物不良反应:
1.女性可见痤疮、多毛、声音变粗、闭经、月经紊乱等。
2.男性可见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精液减少等。
3.舌下给药可致口腔疼痛、流涎等。
4.原有心、肾、肝疾病服用本药后可导致水钠潴留,并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5.乳腺癌患者服用可引起血钙过高。
6.长期大剂量服用易致黄疸、肝功能异常。,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心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慎用。
2.儿童长期应用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3.老年男性应用,患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加。
4.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
5.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另外女性用药需监测其可能出现的男性化征象。,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
2.肝、肾功能不全者。
3.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
4.孕妇。
5.哺乳妇女。,

详情箭头
药品

氨蝶呤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氨蝶呤

简介: 1.适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睾丸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大剂量给药时可用于骨肉瘤。
2.也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以及多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系统转移。, 药物性状:橙黄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乙醇、氯仿。熔点185~204℃。, 药物适应症: 1.适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睾丸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大剂量给药时可用于骨肉瘤。
2.也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以及多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系统转移。, 药物不良反应:
1.胃肠道:常见食欲减退;可出现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偶见假膜性或出血性肠炎等。
2.肝脏:可出现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升高,长期口服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肪肝、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3.泌尿生殖系统:大剂量给药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此外,本药可导致女性闭经和男性精子减少甚至缺乏(尤其是长期应用较大剂量后),但一般多不严重,偶为不可逆性。
4.呼吸系统:长期用药可引起咳嗽、气短、肺炎、肺纤维化,可对症支持治疗。肺毒性可能是致死性的,也可能不能完全恢复。国外有报道,间质性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血液: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应用大剂量或长期口服小剂量后易引起明显骨髓抑制。还可出现贫血。国外有报道,造血功能低下的骨髓抑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皮肤:可见皮肤潮红、瘙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也可有脱发;还可引起日光性皮炎、急性剥脱性皮炎及指甲脱落。
7.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迟钝、视觉障碍、失语、偏瘫、惊厥。鞘内注射或颈动脉滴注偶可引起视物模糊、眩晕、头痛、蛛网膜炎、麻痹、抽搐、意识不清和慢性脱髓鞘综合征。
8.眼:本药可影响患者的睑板腺而加重脂溢性睑缘炎,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畏光、流泪。有报道,本药鞘内注射,结合头颅放疗,患者于8~10个月后出现视神经退行性变,最后导致失明。
9.其他:本药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较烷化剂轻,但长期使用,有导致继发肿瘤的危险。,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患有感染性疾病者、消化性溃疡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
2.本药可透过胎盘,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或畸形,有时胎儿出生数年后才出现迟发反应,故孕妇禁用。
3.本药可经母乳排泄,因此用药期间应禁止哺乳。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血细胞比容、尿常规,必要时行胸部X线检查、肝活检、骨髓穿刺、肺功能试验。,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
2.孕妇。
3.极度衰竭、恶病质患者。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有骨髓抑制者。
6.心肺功能不全者。,

详情箭头
药品

砜霉素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甲</span>砜霉素

简介: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药物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药物不良反应: 1.血液: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红细胞生成抑制、白细胞减低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 2.胃肠道:用药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常见。 3.灰婴综合征:尚未发现早产儿及新生儿有使用本药致灰婴综合征的报道,仅有出现短暂性皮肤和面色苍白的个案报道。 4.过敏反应:用药后发生皮疹、日光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热等过敏反应较少见,且一般症状较轻,停药后可迅速好转。 5.神经系统:长期用药后可出现周围神经炎和视神经炎,表现为听力减退、失眠、幻视、谵妄等,多属可逆性。也有长期用药后发生视神经萎缩而致盲的报道。 6.肝毒性:原有肝病者用药后可能引起黄疸、肝脂肪浸润、甚至急性重型肝炎。 7.二重感染:长期用药后可使体内正常菌群减少,引起二重感染。 8.其他: (1)某些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2)长期口服给药,可能抑制肠道菌群而使维生素K合成受阻,诱发出血倾向。,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年老及体弱者慎用。 2.新生儿、早产儿由于肝脏酶系统未发育成熟,肾脏排泄功能又差,药物自肾排泄缓慢,易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灰婴综合征”,因此新生儿、早产儿应避免使用。 3.本药可透过胎盘屏障,可能引起早产儿和足月产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因此孕妇(尤其是妊娠末期或分娩期)应避免使用。 4.本药可自乳汁分泌,对哺乳婴儿可造成包括骨髓抑制在内的不良反应,因此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5.本药可使硫酸铜法测定尿糖结果呈假阳性。 6.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周围全血象,长程治疗者尚需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必要时做骨髓检查。,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2.骨髓抑制患者禁用.,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