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5个
视频

——62岁友的秘籍大公开

——62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友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秘籍大公开
02:23

咱们今天聊聊血糖波动那些事儿。您知道吗?胰岛素就像身体里的快递小哥,专门把血液里的糖分送到细胞里。可当咱们血糖总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那可得注意了——这说明您的胰岛素派送系统需要优化升级啦!看到那位南京糖友的用药方案了吗?医生把胰岛素用量精确到了0.4个单位,这可比眼药水滴的量还要精准。这种个性化调整就像给手机装了个智能节电模式,既保证血糖平稳,又能避免低血糖这个暗藏的危险分子。说到饮食管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餐可不是简单的少吃两口。它更像交通信号灯系统——红灯停高糖高脂,绿灯行高纤维食材,黄灯缓行优质蛋白。记住个小诀窍:每餐先吃半碗绿叶菜垫底,血糖波动能减少三成!每天监测血糖要像查天气预报,晨起空腹、餐后两小时这两个时间点最关键。发现没?咱们的血糖仪其实是个健康日记本,记录的数据能让医生像破译密码一样找到控糖规律。最后跟您说个暖心提醒:胰岛素注射部位要像农田轮作,上臂、腹部、大腿定期轮换。这招能避免皮下脂肪增生,保证药效百分百吸收。记住啦,控糖是场持久战,咱们既要科学武装,也要保持好心态!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这样更有效!

这样<span style="color: #da4707">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更有效!
03:34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在线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位65岁女性患者的情况,她患有2型糖尿病已有半年时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血糖,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今天就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科普一些控糖的重要知识。 这位患者在半年前发现血糖升高,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通常与肥胖、缺乏运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尽管患者体重偏低,但血糖管理依然重要。患者在诊断后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得还可以,这很好。 除了药物之外,日常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大家要记住,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减少糖和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适当的锻炼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 另外,今天还要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这位患者在就诊时,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内,心肺听诊无异常,这说明她的身体状况相对稳定。但是我们要知道,糖尿病未被控制好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甚至视力问题。 除了糖尿病,这位患者还被诊断为高血压和睡眠障碍。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患者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如奥美沙坦酯,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对于睡眠障碍,这里建议大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咖啡因和其他兴奋剂,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需要,医生可能会开些助眠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和血压,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管理绝对不可松懈。如果您或者家人也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雷瑶主治医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进行时——科学应对糖尿病,享受健康生活!

<span style="color: #da4707">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进行时——科学应对糖尿病,享受健康生活!

控糖进行时——科学应对糖尿病,享受健康生活!现代生活中,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慢性病。很多人因为血糖控制不当而遭受并发症的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应对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糖尿病及其治疗方法,从而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血糖。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功能受损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持续的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心脏、血管、肾脏、眼睛和神经等多系统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药物的作用机制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天然激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治疗是必需的。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是常见的选择。这类药物通过各种机制发挥作用。例如,磺酰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双胍类药物则通过减少肝脏的葡萄糖生成和增加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来实现血糖控制。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具体使用哪种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糖尿病药物的适应症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和病程长短来确定。例如,胰岛素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胰岛功能明显衰退时。而磺酰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药物的禁忌症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双胍类药物不适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磺酰脲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应避免在肝肾功能不全及易产生低血糖的人群中使用。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可以帮助患者更安全地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是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药物剂量的设定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低血糖,而过低的剂量则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用药时间也是关键。例如,胰岛素的注射时间通常与餐前、餐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而口服降糖药则需要根据其作用时效安排服药时间。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随意增减药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药物的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例如,降糖药与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等药物合用可能会减弱血糖控制效果,或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在服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所有用药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同时,患者在购买非处方药或保健品时,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使用安全。药物滥用的危害与预防药物滥用是指不按照医生的处方或推荐剂量使用药物,或滥用未经批准的药物。这种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滥用降糖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后果。为了预防药物滥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增减药量或自行停药。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有助于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糖尿病药物虽然是长期使用的,但合理使用并不会导致药物依赖。然而,不当使用某些药物,尤其是含有激素或镇痛成分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或滥用。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科学用药,遵循医嘱。当出现药物依赖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量,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或专业治疗,以摆脱药物依赖,恢复健康生活。科学管理糖尿病,享受健康生活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健康监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享受健康和充实的生活。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靠药物是不够的。患者还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身病情变化,并与医生紧密合作,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些措施共同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每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都是独特的,因此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总之,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科学应对它,就能战胜它,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李玲副主任医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处方药
西药
硫<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铝

简介: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药物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几乎无味;有引湿性。在水中、乙醇或氯仿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易溶,在稀硝酸中略溶。, 药物适应症: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药物不良反应: 1.长期及大剂量使用本药可引起低磷血症,可能出现骨软化。 2.可见口干、便秘;偶见眩晕、昏睡、腹泻、恶心、胃痛、消化不良、皮疹、瘙痒等。 3.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眩晕、嗜睡、头昏或头痛。肾衰竭晚期患者服用本药,可因血清铝浓度升高,而使发生脑病、构音障碍、肌阵挛反射、癫痫大发作和昏睡的危险性增加。 4.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是便秘,也可出现腹泻、恶心、胃部不适、消化不良、口干等。有引起肝毒性、味觉障碍和胃(粪)石形成的个案报道。 5.皮肤:少见皮疹、瘙痒等,有个案报道可引起荨麻疹。 6.其他:慢性肾衰竭患者或正在接受透析的患者服用本药时,发生铝蓄积和铝中毒(如铝中毒性骨营养障碍、骨质软化症及脑病等)的危险性增加。,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慎用: (1)肝功能不全者。 (2)肾功能不全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早期慎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能经母乳排泄,故哺乳期妇女慎用。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1)应配合X线或内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情况。 (2)用药期间应监测血清铝浓度。,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2.习惯性便秘者禁用。,

详情箭头
文章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小贴士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小贴士</span>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小贴士根据检查报告,71岁男性患者林德伟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诊断是皮炎。从所提供的病历摘要中,可以看出患者接受了多种药物治疗,包括枸地氯雷他定片、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药物。这些药物设置了详细的使用频次和剂量,通过合理用药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和皮疹。其确切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过敏、感染、免疫反应等多重因素引起。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皮炎的各种可能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可能引发的疾病首先,针对这一检查报告,皮炎是一个广义的临床表现,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等。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由皮肤直接接触某些过敏原,如化妆品、金属、橡胶等所引起的。初次接触过敏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逐渐识别并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等症状。而异位性皮炎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疾病,多发于儿童,成因涉及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异位性皮炎通常可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及反复性皮疹,常伴随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多种过敏性疾病。根据文献,异位性皮炎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头皮、面部、胸部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黄红色斑片及油腻性鳞屑。而湿疹是一种多形性皮肤病变,症状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皮炎的治疗方法针对皮炎的治疗,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首先建议患者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基本措施。同时,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丙酸氯倍他索,可以迅速消炎止痒,控制急性发作。但是,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对于过敏性体质患者,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枸地氯雷他定,具有快速缓解瘙痒的作用。此外,免疫调节剂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于部分患者也可能有效。中医药物和理疗如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一些研究表明其在改善皮肤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对于复发性患者,可以尝试光疗,即紫外线治疗,对顽固的皮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光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紫外线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症状。皮炎的预防措施预防皮炎的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护理习惯,特别是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1.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开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金属、化学物质、花粉等。穿戴纯棉衣物,减少皮肤刺激。2. **保持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更易引发皮炎,建议经常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以防皮肤干燥。3. **合理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食物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4.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尤其是床品、地毯等频繁接触皮肤的物品,避免尘螨、霉菌等影响。5. **避免过度清洁**:不要过度使用洗涤用品和热水清洗皮肤,以免破坏皮肤屏障。通过以上方法,对于容易患上皮炎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发病几率,维护皮肤健康。如果出现皮炎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获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引用文献 Heine, R.G., & Kemeny, D.M. (2011). Allergen-Specific IgE Analy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05(2), 104-108. Lebwohl, M.G., & Del Rosso, J.Q. (2013). Pathophysiology of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6(11), S1-S8. Peroni, D.G., et al. (2012).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topic Dermatiti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41(7), 885-903.

李娟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右旋酐铁

处方药
西药
右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span>酐铁

简介: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口服或口服疗效不满意者。, 药物性状:本品为三价铁右旋糖酐的胶状复合物,平均分子量5000~7500。可溶于水,呈深褐色,其pH为5.2~6.5。, 药物适应症: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口服或口服疗效不满意者。, 药物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瘙痒,呼吸困难。   2.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潮红、胸痛和低血压。缓慢静脉注射可降低急性严重反应。过敏反应一般出现在给予试验剂量时间内。 3.其它副反应有胸痛,恶心,低血压,淋巴结肿大,消化不良,腹泻,潮红,头痛,心脏停搏,关节肌肉疼痛等。 4.偶有注射部位的静脉疼痛和感染的报道。,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注射铁制剂期间,不宜同时口服铁,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2.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肠道炎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慎用。 3.妊娠期补充铁剂以在妊娠中、后期最为适当。 4.老年患者口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5.婴儿避免肌内注射。 6.应用铁剂后,血清结合转铁蛋白或铁蛋白增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前者易导致漏诊,后者则与上消化道出血相混淆。 7.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测定。 8.过量发生的急性中毒多见于小儿。表现为致血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昏迷。24~48小时后,严重中毒可进一步发展至休克及血容量不足,肝损害及心血管功能衰竭。,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