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14个
视频

腹股沟疝——老年男性的常见问题

腹股沟疝——老年男性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常见</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
02:16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科普医生。今天我们聊一聊腹股沟疝,特别是在老年男性中很常见的问题。你可能听说过疝这个词,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今天我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腹股沟疝,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的一部分内容物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在皮下,形成一个包块。这种情况在老年男性中尤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曾经做过腹部手术或有长期便秘、高强度体力劳动史的人群。这类疝气通常不痛不痒,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今天我们讲的这个病例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身高175cm,体重80kg。他来医院主要是因为右侧腹股沟出现了一个包块,经过检查确诊为右侧腹股沟疝。为了避免疝气带来的潜在风险,我们决定对他进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也叫TAPP手术。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TAPP手术呢?首先,TAPP手术是微创手术,手术中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晰地看到疝囊和腹股沟管的结构,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进行修补。此外,TAPP手术的恢复期较短,术后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手术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全身麻醉,在麻醉过程中,也会使用一些常见的药物,比如丙泊酚、舒芬太尼、氢溴酸山茛菪碱、依托咪酯等。这些药物都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苦,并且手术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腹股沟疝是常见问题,但手术过程中仍需注意精细操作,以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大家可能会关心手术的风险和预后。这类手术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术后也需要注意护理。患者术后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避免便秘,同时定期复查,确保一切正常。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可以很快恢复日常生活。那么,如何预防腹股沟疝呢?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注意饮食,避免长期便秘。最后,如果有类似症状或家族病史,建议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更加了解腹股沟疝,特别是在老年男性中的意义和危害。如果你或身边的亲友有类似情况,别犹豫,尽早就医咨询。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感谢大家的观看和关注。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视频有用,请点赞和分享给更多人,还可以关注我们的频道,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医学科普知识。

陈勇主治医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宝宝腹痛和咳嗽?可能是这些问题

宝宝腹痛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咳嗽</span>?可能是这些<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
01:22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科普医生。最近我们接诊了一位4岁的小朋友,他的妈妈带他来看病,主要是因为他这几天咳嗽得很厉害,而且还伴有腹痛。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小朋友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咳嗽和腹痛的问题。首先,这位小朋友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小朋友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温差大的时候,孩子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被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发炎。主要表现是咳嗽,尤其是晚上会更严重,有时候会咳出一些痰来。除了急性支气管炎,这位小朋友还被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也是导致他腹痛的主要原因。肠系膜淋巴结是存在于腹部的一组淋巴结,主要帮助免疫系统对抗肠道内的感染。当这些淋巴结发炎时,就会导致腹痛,通常是脐周附近的疼痛。很多家长容易误以为孩子是吃坏肚子,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那么,为什么小朋友会同时得这两种病呢?其实这两种病常常是一起出现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仅会影响呼吸道,还会通过血液系统传播到肠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长时间的咳嗽,特别是晚上明显加重,同时又出现腹痛,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这种可能性。对于这种情况,这次我们开的药包括几种:例如头孢克肟颗粒是用于对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苏黄止咳胶囊是帮助缓解咳嗽的,羧甲司坦片用于稀释痰液,使痰易咳出,富马酸酮替芬片则是抗过敏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是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肠道炎症的。在这特别提醒大家,给小朋友服药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自行调整药量和药品。如果孩子病情反复或者有加重的迹象,记得及时就医,不要拖延。预防这类疾病,平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着凉,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这样才是最重要的。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沈艳主治医师|岳池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苏黄止咳胶囊详解:咳嗽问题不再烦恼!

苏黄止咳胶囊详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咳嗽</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不再烦恼!

苏黄止咳胶囊详解:咳嗽问题不再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种症状,尽管它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最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苏黄止咳胶囊来缓解咳嗽症状。那么,苏黄止咳胶囊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这篇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滥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苏黄止咳胶囊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症状。它的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种药物,许多人仍然存在疑惑。我们将通过全面的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药物作用机制:苏黄止咳胶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苏黄止咳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黄、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麻黄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起到止咳的作用。黄芩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从分子机制来看,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能够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促进腺体分泌,扩张支气管,进而缓解咳嗽症状。此外,现代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苷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呼吸道的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药物适应症与禁忌症:这些人群要慎用苏黄止咳胶囊主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咽炎、喉炎等。对于轻中度的咳嗽患者,苏黄止咳胶囊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明显的止咳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群应慎用或禁用苏黄止咳胶囊。例如,过敏体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用药。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才能见效药物剂量的合理控制是确保药效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苏黄止咳胶囊通常推荐一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一定剂量。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人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遵循医嘱。用药时间同样非常关键。一般来说,苏黄止咳胶囊应按时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在一段时间内未见明显疗效,建议及时就医,避免长期自行用药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药物相互作用:谨防药物"打架"在服用苏黄止咳胶囊时,还需警惕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苏黄止咳胶囊的药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例如,服用含有麻黄的药物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含有交感神经兴奋剂的药物,以防过度的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此外,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处方药或长期服用的药物,建议在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前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他们可以帮助您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确保安全用药。药物滥用的危害:须警惕!药不可以乱用药物滥用是指在没有医嘱指导下,过量、频繁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可能导致依赖、耐药性增加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据相关文献报道,长期滥用含麻黄成分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此外,麻黄碱还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依赖。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个体在滥用药物后,可能表现出精神恍惚、情绪不稳定、工作和生活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正常运作。预防药物依赖与戒除:科学用药,健康生活为了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其次,应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如需长期用药,应定期复诊,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药物依赖的迹象,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关键。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以及戒毒机构的支持都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家人和朋友也应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渡过戒毒困难期。科学普及药物知识,造福大众健康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苏黄止咳胶囊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药物的科学使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我们呼吁广大读者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同时,药物知识的普及对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了解一些药物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引用文献1. 赵军华, 李丽华. 苏黄止咳胶囊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12): 1510-1515. 2. 王小明, 刘建民. 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9, 50(6): 1452-1458. 3. 李晓华, 张宏伟. 黄芩的抗病毒作用和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 34(1): 38-42. 4. 陈静, 杨俊杰.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 临床药理与治疗, 2019, 24(5): 233-237. 5. 周茜.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的措施及临床实践[J]. 医学信息, 2022, 35(3): 88-90. 6. 李娜. 药物滥用的社会危害及应对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37(2): 89-91. 7. 张伟. 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方法[J]. 临床医学研究, 2020, 15(7): 562-566.

施建飞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慢性胃炎问题常见

慢性胃炎<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太<span style="color: #da4707">常见</span>!
01:43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健康小帮手。在日常门诊中,我经常遇到有朋友说,胃老是胀胀的,有时候还伴随咽喉梗阻感,甚至口苦、反酸、口干等等。这些症状看似平常,但又让人挺难受的。今天,我就借一个典型的案例来给大家讲讲慢性胃炎的那些事儿。 慢性胃炎,其实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这类问题分型挺多,比如急性发作的慢性胃炎,病人不仅胃胀,还可能出现反酸、喉咙堵塞感。这些症状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引发,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压力大甚至过量饮酒。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它可是慢性胃炎的一大罪魁祸首。 有不少朋友是不是听到这里有点担心了?没关系,解决问题才是重点。首先,饮食方面你要注意,不吃太辛辣、油腻或者特别凉的食物,规律用餐,少量多餐都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胃部的负担。尽量控酒,不要暴饮暴食,晚餐也别吃得太晚。 还有就是,要及时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设抗菌素治疗,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这样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改善症状。 祝大家健康生活,远离胃胀、反酸这些“小烦恼”!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下次再聊更多哦!

唐祖鑫住院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