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1个
文章

别让绞痛“绞”住你的!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绞痛“绞”住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心绞痛“绞”住你的心!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心绞痛是一种常见但常常被忽视的心脏问题,这种病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本文希望提供详尽而深入的心绞痛知识,让每一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早期预防,有效治疗。根据相关的医疗资料,心绞痛的症状常常被普通人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心理压力大。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部的压榨性疼痛,通常持续几分钟,常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心绞痛一般提示着冠状动脉有阻塞或狭窄,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了解它的根源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即心脏的冠状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给心肌。这往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脂质物质的堆积,逐渐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限制血液流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及缺乏运动等。此外,家族史和性别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男性在中年后、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显著升高。这些危险因素的堆积最终导致了冠状动脉的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绞痛。心绞痛带来的潜在危害有多大?心绞痛不仅仅是暂时的胸痛,其背后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心绞痛可恶化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即我们所俗称的“心脏病发作”,意味着心肌细胞因为长期缺血或完全缺血而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多项研究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20%-3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未及时治疗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更是显著高于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绞痛若不加以重视和治疗,其潜在危害无疑堪比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案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它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心脏供血。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和球囊,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并可能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常针对病变严重的患者,通过移植血管构建新的血液通路,绕开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如何预防心绞痛?心绞痛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预防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应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应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其次,定期体检,监控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最后,要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有心理问题,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当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务必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未来的心血管病防治——前景广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疗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精准诊断和特异性治疗,使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更为高效。此外,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如干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技术,也为心肌修复和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和家属密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优化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家属的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战胜疾病同样至关重要。家属应了解心绞痛的基本知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医。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引用文献 张伟. 心绞痛的临床诊治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3): 124-128. 李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防治[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7): 678-683. 王芳, 李明.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J]. 中国药学杂志, 2018, 29(10): 842-846. 赵霞. 心绞痛的常见症状及诊治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王海龙主任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应对这“四大天王”!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应对这“四大<span style="color: #da4707">天王</span>”!
01:4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位70岁患者的病例,他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不是觉得这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特别复杂?别担心,我会为大家详细讲解这几种疾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首先,我们来说说2型糖尿病。这是一种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最大的风险就是它的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和神经病变等。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坚持低糖饮食和定期运动。这位患者正在使用一种叫做司美格鲁肽的药物,这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它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减轻体重,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对患者来说相对方便,疗效也不错。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咨询下你的医生看是否适合这个药。接下来是高血脂。高血脂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冠心病和中风。这位患者服用了普伐他汀钠片,这是一个常用的降脂药物,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记住,高脂血症患者平时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还有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这位患者的血压控制也是通过药物治疗,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很重要,比如减盐饮食、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规律的运动。最后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这种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斑块引起的,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预防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每天口服一次,对预防心血管事件有较好的效果。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案涵盖了这四种疾病的用药,通过综合管理提高了生活质量。但记住,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一部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同样重要。希望大家能从这期视频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也有类似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李青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冠心病——73岁大爷的“”危机!

冠心病——73岁大爷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危机!
02:22

大家好,我是心内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冠心病。最近,我们接诊了一位73岁的大爷,他的情况非常典型,希望通过他的案例,让大家更了解这个病,也学会如何预防和管理。 这位大爷的主要问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这种病是因为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被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堵塞,导致血流减少,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大爷的症状虽然没有特别严重,但他的检查结果和病史已经提示他属于高危人群。 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医学上称为“心绞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可能向左肩、手臂、颈部甚至下巴放射。很多人描述这种感觉像“压榨”或“憋闷”。不过,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胸痛,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乏力、气短,甚至完全没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那么,冠心病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家族史。这位大爷就有高血压病史,这大大增加了他患冠心病的风险。所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在治疗方面,大爷的用药方案很典型: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和银盏心脉滴丸。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栓形成,瑞舒伐他汀钙能降低胆固醇,而银盏心脉滴丸则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千万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大爷的体重是65公斤,身高165厘米,属于正常范围,但还是要避免高脂肪、高盐的饮食。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另外,适度的运动,比如每天散步30分钟,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健康生活,这些都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如果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能对冠心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类似的情况,请一定要重视起来。心脏健康是我们生活质量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守护它!

陈大祥主任医师|阜宁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