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406个
视频

慢性咽炎和咳嗽! 两种常见但困扰多多的疾病!

慢性咽炎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喉</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源</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咳嗽</span>! 两种常见但困扰多多的疾病!
02:56

慢性咽炎和喉源性咳嗽! 两种常见但困扰多多的疾病!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医耳鼻咽喉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两个常见但令人生烦的疾病——慢性咽炎和喉源性咳嗽。这两个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往往困扰很多人。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慢性咽炎。简单来说,慢性咽炎是一种持续性的咽喉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感觉咽部不适、干燥、烧灼感,有时候甚至有异物感。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是由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其实不然。慢性咽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的咽喉刺激,比如吸烟、饮酒、长期的声音使用过度、空气污染等。 而喉源性咳嗽呢,其实是因为喉部的炎症或者刺激导致的咳嗽。很多人往往把这种咳嗽误认为是支气管炎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但其实它更与咽喉部有关。患者常常会感觉喉咙发痒,直到忍不住要清喉或者咳嗽。有时候这种咳嗽会比较顽固,常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那么这些疾病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长期待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在饮食方面,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咽喉的不适。 如果你已经被确诊为慢性咽炎或者喉源性咳嗽,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避免自我用药。一般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用到疏风宣肺,止咳利咽及抗过敏的一些药物;还可以配合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和敷贴来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慢性咽炎和喉源性咳嗽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有任何相关的问题,欢迎随时来找我咨询。谢谢大家的观看,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我们下期再见!

臧江红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困扰多年的慢性阻塞肺病(COPD)与慢性肺心脏病怎么办?

困扰多年的慢性阻塞<span style="color: #da4707">性</span>肺病(COPD)与慢性肺<span style="color: #da4707">源</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性</span>心脏病怎么办?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两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疾病的成因、症状、危害以及如何治疗和预防,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身健康。一、疾病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慢性炎性肺部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阻塞,主要由长期吸烟、不良生活环境和职业暴露引起。另一种常见合并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即因原发性肺部病变导致的右心功能异常。二、疾病对健康的损害COPD的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气促等。这些症状在早期可能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长期的气道炎症和肺部损伤,可导致呼吸功能降低,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与COPD伴发,表现为右心衰竭症状,如下肢水肿、腹水等。这是因为长期肺部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右心室负担过重,最终引发右心衰竭。三、治疗方法目前,COPD和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以稳定病情、缓解症状为主,尚无根治方法。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1. 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改善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此外,抗生素常用于控制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感染。2. 氧疗:对于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长期家庭氧疗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3. 呼吸训练和康复:通过特定的呼吸训练和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肺功能和耐力,减轻症状。四、预防措施COPD和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和避免危险因素:1. 戒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戒烟是预防和稳定病情的最有效措施。2. 改善生活环境: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和灰尘,保持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不错的选择。3. 加强体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心肺功能。4.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人,定期检查肺功能和心脏功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综上所述,尽管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两个长期困扰患者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五、引用文献 ① Wang, C., Xu, J., Yang, L., Xu, Y., Zhang, X., Bai, C., ... & Ran, P. (2018).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391(10131), 1706-1717. ② GOLD (2020).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李龙主治医师|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了解心性休克:原因、治疗和预防

了解心<span style="color: #da4707">源</span>性休克:原因、治疗和预防

根据提供的检查报告和结果,本次检测显示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由心脏功能衰竭引起的危急状态,通常表现为血压极度低下,无法维持足够的血液流向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正常的生化指标,例如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以及其他凝血指标异常,这些都提示了凝血系统的激活和可能存在的心脏疾病。在本例中,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以及抗凝血酶III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异常,提示了可能存在的心脏功能衰竭以及凝血功能紊乱。血糖、血细胞分析、隐血试验等其他相关检查也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心源性休克的潜在原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通常与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当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血液时,身体的各个器官便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组织和器官的受损。心肌缺血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功能障碍,最终引发心源性休克。其他原因还包括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急性瓣膜病变等。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是导致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根据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8-10%会发展为心源性休克。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脏泵功能急剧下降,无法有效地向全身供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50-80%。根据一项研究,心源性休克的及时识别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方法治疗心源性休克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和维持血液循环,并减少器官损害。一般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心脏功能和血压。机械支持治疗可能包括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装置来辅助心肺功能。对于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再通(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文献表明,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早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结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存活率。此外,有研究提到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和组织灌注。预防心源性休克的方法预防心源性休克需要从心脏健康管理开始,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要加强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包括已有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家族心脏病史的人群。日常预防措施包括:1. 控制风险因素:有效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遵循医嘱定期检测和服药。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分、脂肪和糖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3. 规律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和骑行,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脏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戒烟和限酒对预防心脏病有显著效果。5.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进行早期干预。6. 心理健康管理:避免长时间的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总体而言,预防心源性休克需要综合管理心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脏疾病方面下功夫。对有心脏病史或心源性休克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预防措施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发现有任何心脏不适或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面对病情,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以及家属来说尤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遵照医嘱进行,皆是康复的关键。从日常预防角度出发,大家也应该增强对心脏健康的重视,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引用文献 Kushner FG, Hand M, Smith SC Jr, King SB 3rd, Anderson JL, Antman EM, et al. "2009 Focused Updates: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pdating the 2004 Guideline and 2007 Focused Update) and ACC/AHA/SCAI Guidelines 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pdating the 2005 Guideline and 2007 Focused Updat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9;120(22):2271-2306. van Diepen S, Katz JN, Albert NM, Henry TD, Jacobs AK, Kapur NK, et al.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7;136(16):e232-e268. Thiele H, Ohman EM, de Waha-Thiele S, Zeymer U, Desch S. "Manage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 update 2019." Eur Heart J. 2019;40(32):2671-2683.

谢明欣住院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