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00个
文章

乳腺癌术后管理:科学治疗与日常护理

<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腺癌</span>术后管理:科学治疗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日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护理</span>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乳腺癌术后的疾病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仍需进行长期管理以防止复发和并发症。本文将深入探讨乳腺癌术后的系统性管理方法,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调整生活方式,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患者在乳腺癌术后的康复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如如何监测复发风险、如何处理药物副作用、饮食与运动如何调整等。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乳腺癌的类型有哪些?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乳腺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等。每种类型在病理表现和预后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分类方法还涉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进行细致分析。导管原位癌(DCIS)是一种非侵袭性的乳腺癌,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尚未扩展到周围组织。这种类型的乳腺癌通常通过筛查发现,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或激素治疗。浸润性导管癌(IDC)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所有病例的70%至80%。IDC是指癌细胞已经突破导管壁,侵入周围乳腺组织,并有可能扩散至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浸润性小叶癌(ILC)则发生在乳腺的小叶中,也是常见的乳腺癌类型之一。ILC的特点是癌细胞排列呈“单行列”,在早期往往不易通过体检发现,需借助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如何确定乳腺癌术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乳腺癌术后的诊断流程涉及多种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乳腺钼靶、磁共振成像等)、病理学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对患者乳腺及周围淋巴结进行详细评估,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乳腺钼靶和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病理学检查则重在细胞学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手段,可以明确术后组织的病理类型、分子特征等,从而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其他实验室检测如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CA15-3、CA125等)的监测,也是术后随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的肿瘤动态情况,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乳腺癌的分期及评估方法乳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及是否已有远处转移。按照TNM分期系统,乳腺癌主要分为0至IV期,不同分期对应的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早期乳腺癌(0至II期)通常局限于乳腺组织或周边少数淋巴结,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愈效果。中期乳腺癌(III期)往往意味着肿瘤较大或有多处淋巴结转移。对于此类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常用的策略,以缩小肿瘤尺寸,增加手术成功率。晚期乳腺癌(IV期)则是指已有远处转移。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疗,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延缓病情进展。乳腺癌术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乳腺癌术后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病理类型和分期情况。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放疗是乳腺癌术后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乳腺保留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后的患者,它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化疗则是针对乳腺癌细胞侵袭性较强的术后患者,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病理分型、分子标志物及临床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如何处理乳腺癌术后的不良反应?乳腺癌术后治疗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干扰后续治疗的开展。为减少不良反应,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例如,化疗期间可使用止吐药物缓解恶心、呕吐;而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剂对于改善免疫力起到积极作用。身体不适往往会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因此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家属应积极陪伴,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总结要点:乳腺癌术后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如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病理分析及治疗方案调整。科学的管理与患者积极的自我护理相结合,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患者及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共同面对康复路上的挑战,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康复。

晋旭初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日常护理与预防技巧

<span style="color: #da4707">日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护理</span>与预防技巧
02:39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呼吸道感染,这个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特别常见的健康问题。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还有可能伴随发热。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识别呼吸道感染,以及日常护理和预防的小技巧。呼吸道感染其实是一个大类,包括普通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的症状,有时候还会感到全身不适、头痛。像我们今天的这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时发现有咽部充血,但体温和脉搏还在正常范围内。针对呼吸道感染,我们提倡的是综合治疗。首先,患者要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这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干燥喉咙的症状。其次,推荐服用一些有效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和复方芩兰口服液,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咽喉疼痛和咳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效果。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受凉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呢?其实,受凉会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就容易乘虚而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我们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还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比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此外,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和保持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感染的好方法。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或老年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需要特别注意。当您或家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该怎么办呢?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多喝水、服用药物外,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咳嗽加重甚至有呼吸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病情恶化。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呼吸道感染。如果您对健康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我是你的医生,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度过一个无病无痛的季节。

王琦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理解大隐静脉曲张:预防、治疗与日常护理

理解大隐静脉曲张:预防、治疗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日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护理</span>

理解大隐静脉曲张:预防、治疗与日常护理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其特征是皮下静脉扩张、弯曲,表面呈现蚯蚓状,这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失常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左小腿足靴区(脚踝区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色素沉着,皮肤触之如“皮革”样。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能病因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包括长期站立或坐姿工作、肥胖、妊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腿部血液回流不畅,增加静脉压力,从而引发静脉扩张。静脉瓣膜的功能失调会进一步加剧这一状况,导致血液滞留在下肢。研究表明,静脉曲张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起腿部疼痛、肿胀、疲劳感和夜间腿抽筋。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炎、溃疡甚至血栓形成(Escribano et al., 2014)。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压迫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保持健康体重,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静脉压力(Rabe et al., 2020)。压迫治疗则是通过穿戴弹力袜帮助腿部静脉的血液回流,从而减轻症状。手术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以及传统的静脉剥脱术等。这些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目的是消除或闭合病变静脉,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Darvall et al., 2011)。预防大隐静脉曲张的措施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站立或坐姿工作的人群、孕妇及肥胖人群。以下几项措施能有效预防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1. **保持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或游泳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压力。2. **穿戴弹力袜**: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工作的人,可以穿戴弹力袜来帮助腿部血液回流,减少静脉扩张风险。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少下肢的压力,减轻静脉曲张的风险。4. **抬高双腿**:严重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休息时间抬高双腿,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症状。5.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在工作时间内,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活动腿部。总而言之,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建议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不容忽视,通过适当的运动、穿戴弹力袜和控制体重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和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每个人的健康都需要关注和维护,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面对大隐静脉曲张,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拥有健康的双腿。   引用文献   Escribano, J., Maeso, J., & Sastre, S. (2014). Varicose vein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12 Supple 2, S20-26.   Rabe, E., Guex, J. J., Georgiev, M., et al. (2020).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management of varicose veins. Phlebology, 35(2), 125-137.   Darvall, K. A., Jenkins, M. P., Bradbury, A. W., & Lozano, F. S. (2011). A review of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cose veins. Vascular Surgery, 21(1), 30-38.

栗铁权主任医师|辽源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