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别硬扛!3分钟看懂科学应对法
01 到底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最近不少人一到换季就开始流鼻涕、嗓子痒,甚至还会头疼。其实,这很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找上门了。它主要指的是鼻咽、喉咙这些区域的感染,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也就是日常生活里说的“感冒”。偶尔也会遇到细菌感染,比如孩子常见的咽喉炎。
类型 | 常见病原 | 主要表现 |
---|---|---|
病毒性感染 | 鼻病毒、流感病毒等 | 流鼻涕、打喷嚏、嗓子微痒 |
细菌性感染 | A组链球菌等 | 强烈咽痛、脓性分泌物 |
有项研究表明,约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病毒性,只有一小部分需要使用抗生素[1]。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用急着吃药,正确区分类型才是关键。
02 这些症状出现就要当心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感冒可能起初只有轻微鼻塞、嗓子发痒,甚至有点打喷嚏,容易被忽视。可一旦症状明显升级,比如发热达到38.5℃以上,持续咽喉剧痛或者痰液变黄,特别是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咳嗽厉害,甚至出现喘不上气,这时可千万不能拖。
- 高烧(39℃以上)超3天不退
- 呼吸明显困难或气喘
- 持续意识模糊、精神差
- 颈部剧烈僵硬(尤其儿童)
一位35岁的女性朋友,感冒第4天仍持续高烧且喉咙疼到说不了话,晚上出现憋气,这种情况就必须尽快去医院。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别怕“小题大做”,把握好警示信号,及时就医比什么都重要。
03 为什么总容易中招?
- 🦠 空气传播:病毒喜欢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节,大家都在室内,相互之间距离近,病毒就有了更多“乘机上车”的机会。
- ✋ 手接触传播:公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都容易藏病毒。随手揉鼻子、摸嘴巴,无形间让病毒进入体内。
- 免疫力波动:受凉、作息混乱,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更容易得逞。儿童、老人尤其如此。
有资料显示,成年人一年平均感冒2-4次,孩子甚至能达到6次以上[2]。所以,免疫力低、室内空气流通差和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都是被感染的高发诱因。不过,每个平台都不一样,举个例子:有的幼儿园一个班级,一周内有7个孩子接连发烧,就是教室密闭时病毒容易“轮流作案”的典型。
04 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
一旦出现上面提到的严重警示信号,去医院会做哪些检查?其实,医生通常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全套项目”,合适的检查方案才能减轻焦虑。
检查项目 | 适用场景 | 主要作用 |
---|---|---|
血常规 | 高热、持续发作时 | 区分病毒/细菌类型(白细胞比例) |
咽拭子培养 | 有脓性分泌物/重症疑似 | 判断细菌类型、选择抗生素 |
C反应蛋白(CRP) | 诊断不明、难分型时 | 10mg/L以上倾向细菌感染 |
简单来说,初诊患者最多抽一次血。后续若症状好转,通常不需要重复检查。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过度医疗,也有助于把精力更集中在恢复本身。
05 科学治疗记住这3点
- 1. 明确类型,对症下药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性的,这时候休息、多喝水、适当消炎止痛(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效果最佳。只有细菌感染,比如明确链球菌性咽炎,医生才会开抗生素。盲目用抗生素并不会让感冒好得更快,还容易引起腹泻和药物过敏。 - 2. 恰当用药,不求“快”
头痛、低烧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高烧、全身疼痛严重时可以加用布洛芬。干咳可以选用右美沙芬,而黏稠黄痰比较多时,用点氨溴索帮助痰液排出。不过不要几种药一起用,容易混淆药效和增加副作用。 - 3. 关注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用药
有些人吃抗生素会拉肚子,可以加点益生菌帮助肠道恢复。儿童若对阿莫西林过敏,可以改用阿奇霉素。这说明,药物不是万能,及时沟通和调整才是恢复的好办法。
06 做好5件事远离反复感染
对策 | 具体做法 | 特别建议 |
---|---|---|
规范洗手 | 七步洗手法,每次30秒 | 每次外出回家、进食前后都要坚持 |
增加通风 | 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 天气允许时开窗,尤其家有老人小孩 |
适当补充维C、锌 | 每日维生素C 200mg、锌剂建议遵医嘱 | 儿童早晚补充,缩短病程约1.2天[3] |
佩戴口罩 | 流感高发期外出戴口罩 | 人群密集场所和公共交通务必戴好 |
戒烟有益 | 停止吸烟,远离二手烟 | 家有老人、小孩尤其需要注意 |
年长者、孩子都是反复感染的高危人群。家中老人可以选择每天分时段开窗,孩子放学后建议立刻换下校服、勤洗手。这样一来,病毒的传播链自然会被切断不少。很多家长反映,做好这些后孩子感冒确实少了很多。
参考文献
- Heikkinen, T., & Jä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8(23), 2317-2322. 链接
- Fendrick, A. M., Monto, A. S., Nightengale, B., & Sarnes, M. (2003). The economic burden of non–influenza-related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3(4), 487-494. 链接
- Hemilä, H., & Chalker, E. (2013).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