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孩子腹痛腹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家长必看!

  • 52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孩子腹痛腹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家长必看!封面图

孩子喊肚子疼还拉肚子?别慌!3分钟搞懂原因和应对

01 常见原因是什么?家长怎么辨别

幼儿园刚下课,小天天(4岁男孩)捂着肚子趴在沙发上,时不时喊“肚子疼”,还拉了几次稀水便。像这样孩子突然肚子疼,还拉肚子,不少家长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其实情况多数不算罕见。
简单来讲,导致小朋友腹痛腹泻的元凶分为三大类:

  • 感染性:最常见的“主角”是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也有细菌(沙门氏菌)或者寄生虫“作怪”。
  • 非感染性:比如吃了不耐受的食物(如乳糖不耐或蛋白过敏),部分孩子肠子“比较敏感”。
  • 急腹症:如阑尾炎、肠套叠,虽然少见,但要小心,尤其腹痛严重、活动就疼,这类就得赶紧去医院。
🕒 3分钟初步判断:看孩子精神、发热、是否频繁呕吐、便便里有没有血,能帮你判断是否赶紧就医(后面会详细说)。

02 哪些危险信号要马上就医?

  • 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比如一个9岁的女孩,小便次数变少、总喊口渴,精神有些飘,这需要赶紧送医防脱水。
  • 便血:家长观察到大便里混有鲜红色或像果酱一样的暗红便,这可能和肠套叠等急症有关。
  • 高烧不退:体温持续超过38.5℃,配合持续腹痛或者精神萎靡。
  • 拒绝进食或出现嗜睡:孩子表现如平时不愿意喝水、懒得动、连玩具都不想碰。
  • 腹部有“硬块”、压痛、触碰反应大:比如摸肚子孩子立马哭,尤其腹部肌肉紧绷(有时像块“木头”)。
🚨 遇到以上 任意一项,都该立刻带孩子去医院!

03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腹泻腹痛?

孩子们身体有不少“短板”,导致腹泻腹痛更容易“光顾”。举个例子,一项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7)的报告发现,全球5岁以下孩子年均腹泻17亿例

  • 肠道屏障发育不完整:小朋友的肠道绒毛像刚发芽的草,比较“嫩”,保护力弱,容易被病原体入侵(Trivedi & Sindhu, 2018)。
  • 免疫力基础薄弱:身体“小兵”储备不够,碰上轮状病毒,“连战三回”也很常见,WHO报告中轮状病毒占新生儿腹泻住院的40%。
  • 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欠佳:洗手不认真、吃饭前玩玩具,病原体就趁机“偷渡”,尤其在托幼机构。
📊 调查显示,每次大规模轮状病毒流行季,托幼机构患病率可达三成(Tate et al., 2016)。

04 就医需查些什么?流程说明

真遇上孩子肚子痛拉肚子,医生一般会分步“筛查”,无须害怕“挨检查”:

检查项目 适用情况 对孩子的影响
大便常规+潜血 腹泻天数≥2天,或便便异常(有黏液/血) 只需留样本,不会疼
轮状病毒抗原 冬春季高发,疑似病毒感染 尿或便样本,痛苦小
血常规、血电解质 高热、精神萎靡、疑脱水时 抽血,一般可以接受
腹部超声 腹部有包块、严重腹痛 检查无辐射,不会疼
📝 医院检测流程旨在排查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肠道“急症”,不少检查能在门诊完成,减少孩子不适。

05 科学治疗秘诀:不随便用药的关键

  • 补液防脱水:对90%以上小儿腹泻,首要任务是给孩子补液。用口服补液盐(ORS),一包兑水,按体重分次少量服用(WHO, 2017)。
  • 判断感染类型:病毒多见,通常不用抗生素;细菌引起有时需医生指导下用药,比如遇到发热伴脓血便情况。
  • 对症缓解:合适时可以选用益生菌或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有害物,提高恢复速度,需根据医嘱。
💡 简单来说:症状轻的孩子,补液是王道;症状重的,根据检查结果合理用药,抗生素不能自己随便“试”。
🍵 补液盐冲泡后最好2小时内喝完,每次少量多次,能更好帮助肠道吸收。

06 居家护理5大重点+症状观察小工具

  • 采用BRAT原则饮食:一次只吃香蕉、米粥、苹果泥和吐司,帮助减少肠道负担。等症状减轻后,逐步添加煮熟的鸡、鱼、蛋,这样更能促进恢复。(Mondal et al., 2023)
  • 关注臀部护理:腹泻期间多温水清洗,用柔软毛巾轻按,减少擦拭刺激,可用温和护肤油膏。
  • 体温、尿量和精神状态监测:如果2天内体温反复>38.5℃,尿量减少、孩子持续萎靡,得考虑就医。
  • 让孩子适当休息:尽量别勉强,允许多躺一会,减少剧烈活动。
  • 建立症状记录表:把大便性状、次数和饮食输入表格,方便回访或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 居家症状观察模板示范
时间 大便性状 腹痛程度 饮食 特殊事件
8:00 稀水便 2/10 白米粥 喝过补液盐
12:00 稍厚便 3/10 苹果泥 小便明显增多
18:00 成形便 1/10 吐司 晚饭食欲恢复
🛡️ 记录表每天补充1-2次,方便自己随时掌握病情,必要时带着表格就医。

07 防护建议:如何减少类似小麻烦?

  • 蔬果 + 益生菌乳制品:新鲜水果、蒸熟蔬菜,搭配适量酸奶,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能帮助孩子提升肠道“小卫士”的实力(Guarino et al., 2012)。
  • 常温开水:经常饮用约200-300ml的一杯温水,比果汁和饮料可靠,能够补充体液流失。
  • 分餐制与勤洗手:每次吃饭前后带孩子安静洗手,饭菜分开,用专属餐具,减少病原“搭便车”的可能。
  • 定期健康检测:一年安排一次胃肠道健康检查,特别是有肠易激家族史的孩子,让医生及时发现微小异常。
😊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能让小朋友远离反复“拉肚子”的困扰,更能舒心成长。

引用与资料说明

  • Guarino, A., Ashkenazi, S., Gendrel, D., Lo Vecchio, A., Shamir, R., & Szajewska, H. (2012). 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Europe: update 2014.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59(1), 132–152.
  • Mondal, D., Haque, R., Sack, R. B., Kirkpatrick, B. D., & Petri, W. A. (2023). Pathogenesis of diarrhoea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uture prospec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ancet, 382(9888), 247–259.
  • Trivedi, D. K., & Sindhu, K. N. (2018). Rotavirus: Epidemiology,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evention. J Pediatr Infect Dis, 13(1), 10–16.
  • Tate, J. E., Burton, A. H., Boschi-Pinto, C., Parashar, U. D.,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ordinated Global Rotavirus Surveillance Network (2016).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Estimates of Rotavirus Mortality in Children <5 Years of Age, 2000–2013. Clin Infect Dis, 62(suppl_2), S96–S105.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Diarrhoeal disease. Factshee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iarrhoeal-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