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这些症状别硬扛,科学应对好得快
忙碌的生活里,谁没遇到过“不到感冒不休息”的情况?鼻子一堵、嗓子发紧,总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但其实,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常见的感冒、咽炎)并不是磨一磨就没事的小问题。有时候小病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不少麻烦。今天就来聊聊,哪些症状别硬扛,正确应对更有利于恢复。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吗? 👃🤧
上呼吸道感染,实际就是鼻腔、咽喉这些“第一道大门”的发炎反应,包括普通感冒、咽喉炎、鼻窦炎等。感冒、流感和咽炎这几个名字虽然常常混用,但其实并不完全一样。
- 普通感冒:多数由鼻病毒或冠状病毒带来,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轻微咳嗽。
- 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导致,常有发热、全身酸痛、头痛,症状比普通感冒重。
- 急性咽炎:通常咽喉疼痛明显,有时发热或声音嘶哑,病原体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细菌。
小提醒:超90%的“感冒”其实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俗称消炎药)对多数人毫无作用。如果没出现细菌感染的典型表现,滥用抗生素只会增加耐药风险。
02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何时该就医? 🚑
日常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偶尔轻咳。这些症状大多1周内慢慢缓解。不过,有些信号一旦出现,别再拖了,尽早就医更安全。
警示症状 | 含义 | 举例 |
---|---|---|
持续发热(>39℃ 24小时以上) | 体内炎症超出普通感冒水平,需排查细菌感染 | 30岁的许女士感冒第3天高烧始终不退,到医院查出急性扁桃体炎 |
呼吸急促/喘不上气 | 可能下呼吸道或并发症风险增加 | 一位56岁男士持续咳嗽伴上楼就气喘,检查为支气管炎 |
嘴唇/指甲发紫、意识模糊 | 有缺氧、重症表现,需急诊 | 75岁老人发热第4天,沟通迟钝,急查发现肺炎并低氧血症 |
反复剧烈咳嗽/咽喉疼痛明显 | 合并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继发感染概率高 | 8岁儿童1周剧烈咳嗽,喉咙肿胀,经诊断为急性咽喉炎 |
别忽视:研究数据显示,约20%呼吸道感染患者因为延误就医,出现了支气管炎或肺部并发症。(参见:Cecchini M et al., 2018)
03 为什么会反复感冒?这些因素可能正在悄悄影响你 🦠💤
- 1. 病毒传播快:上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手部接触等快速扩散。像是在公交、地铁、办公室,只要一个人咳嗽,病毒就容易被吸入或“带回家”。
- 2. 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睡眠时间短,都会让免疫细胞“打盹儿”,一遇到病毒就容易“招架不住”。
- 3. 季节变化明显:研究指出,每到冬春之交(气温骤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会比夏天高出60%。室内门窗紧闭、空气流通差,也是加重传播的原因之一。
这说明,生活节奏快、环境变化大让很多人容易中招,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一个季节感冒多次。
(参考: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参考: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04 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会不会很麻烦? 🔬
其实大部分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并不复杂,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辅助项目只在怀疑病情较重或难以分辨病毒、细菌时才需要。
检查项目 | 用处 | 一般耗时 |
---|---|---|
血常规(抽血) | 判断感染类型,白细胞计数升高多为细菌感染 | 约30分钟 |
咽拭子/快速抗原检测 | 检测病毒或链球菌等细菌,有利于快速分型 | 10~30分钟 |
X线/CT检查 | 主要用于怀疑鼻窦炎、中耳炎、肺部并发症等复杂情况 | 1小时内 |
很多时候,快检手段能让诊断缩短到30分钟以内,节省等待时间。
05 治疗关键:对症处理更重要 🩺
很多人一感冒就想吃点“消炎药”,但90%的情况根本用不上。对于绝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让身体慢慢“修复”,而不是一味用药。
对症处理主要包括:
- 体温超过38.5℃时,可根据医嘱短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鼻塞、咽痛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滴鼻剂等缓解。
- 咳嗽若影响睡眠,医生可能建议临时用止咳药。
药物类型 | 常见用途 | 注意事项 |
---|---|---|
解热镇痛药 | 低烧、头痛、肌肉酸痛 | 避免超量、遵医嘱短期服用 |
抗病毒药 | 流感发病48小时内有效 | 仅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
抗生素 | 明确细菌感染才需要 | 切勿自行购买使用 |
早期对症处理能让大部分患者减少40%的病程时间。
(见:Zoorob R et al., 2012.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见:Zoorob R et al., 2012.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06 康复期这样更快好:饮食+生活实用指南 🍲🍯
- 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让“卡嗓子”的感觉减轻不少。
- 保证睡眠: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能让康复速度提升50%。
- 适当加湿:房间保持适宜湿度(40~60%),可以防止咽喉干燥,缓解不适。
- 清淡饮食:不过度油腻,多选新鲜蔬菜水果,有助身体更快“修整”。
- 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窗换气,让细菌和病毒不易滞留。
推荐三种常见天然饮品,助力缓解不适:
饮品名称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蜂蜜柠檬水 | 润喉止咳,帮助化痰 | 温水冲泡,每天1-2杯 |
生姜红糖水 | 舒缓寒冷带来的不适 | 天气凉时喝,有助缓解鼻塞 |
橙汁 | 补充维生素C,增强恢复力 | 一次100ml,饭后饮用更适宜 |
Tips:康复过程中,假如体温持续高于39℃超过1天、呼吸频率加快、嘴唇发紫或出现意识不清,建议及时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参考文献
- Cecchini, M., et al. (2018).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G7 Countries and Beyond: Economic Issues, Policies and Options for Action." OECD Health Policy Studies.
- 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5(11), 718-725.
- Zoorob, R., Sidani, M., Fremont, R., & Kihlberg, C. (2012).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86(7), 65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