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老不舒服?八成是慢性咽炎在作怪!现在了解还不晚
01 慢性咽炎到底是什么?
一到秋冬,或者喝点冷饮,嗓子就开始有点不舒服,偶尔清嗓还忍不住吐几口口水。你以为只是普通上火,结果拖了几个月都不见好转。其实,这种反复的咽喉不适,大多数人遇到的正是慢性咽炎。
简单来讲,慢性咽炎就是咽部黏膜反复受到轻微刺激(比如烟酒、粉尘、过度用嗓等)后,出现慢性的炎症改变。它和普通“喉咙疼”不一样,普通咽喉不适有时候只是短暂的,比如感冒之后的发炎,几天就能好。慢性咽炎却会和你“长期相处”,总感觉喉咙有点异样,但又说不出哪里非常难受。
📌 小知识: 慢性咽炎和感冒后的咽痛不同,前者症状常常迁延数周甚至数月,总是反复,不容易彻底痊愈。
02 这些症状持续3周以上要当心
- 1. 喉咙干燥、痒/刺痛:说起来像是卡了根小鱼刺,总想清嗓或喝水缓解。37岁的小刘,银行柜员,上班经常感到喉咙干痒,偶尔清嗓,两周后症状没有消失,这其实已经是慢性咽炎的早期信号了。
- 2. 咽部异物感:有的人总觉得嗓子里“堵着什么”,但吞咽、喝水都不见缓解。有位45岁的男教师表示,晨起时特别突出,每天都要“清一清”才舒服点。
- 3. 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嗓子不痛,就是控制不住地轻咳两声,尤其在说话多或空气干燥时容易发作。
- 4. 清晨恶心或声音发沉:偶尔会有“反胃”的感觉,但没有胃疼,也不是感冒引起的。
症状类型 | 持续时长 | 需要留心 |
---|---|---|
偶有咽部不适 | 1-2天 | 多数短暂,正常恢复 |
反复异物感/干痒 | >3周 | 建议专科就诊 |
晨起持续恶心/清嗓 | >4周 | 考虑慢性咽炎 |
👀 注意: 如果咽部症状反复超过三周,尤其是用各种“家常办法”都没能缓解,最好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
03 为什么你的喉咙总好不了?
- 胃食管反流:不少朋友不知道,胃酸反流到咽部会不断刺激黏膜,让原本的轻微炎症长期不愈合。相关研究指出,慢性咽炎患者中约有20-40%存在胃食管反流问题(Sun et al.,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and chronic pharyngitis", 2018,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 过度用嗓:教师、主播、客服等职业人群,嗓子每天超负荷工作,黏膜修复速度赶不上损耗,炎症更容易慢性化。
- 环境刺激:长期吸烟、二手烟暴露及空气中的灰尘、异味,也会让咽喉里的“防护墙”压力增大。举个例子,50岁的老王,做装修工十多年,近期常觉得嗓子不干净,检查发现慢性咽炎,和粉尘刺激脱不了关系。
- 年龄因素:年纪大了,咽部黏膜萎缩、分泌减少,保护能力下降,更易患上慢性咽炎。
- 过敏体质:实验证明,部分慢性咽炎以过敏性为主,灰尘、花粉都是“无形杀手”。
⚠️ 提醒: 慢性咽炎往往和多个因素相关,单纯感冒或吃辣,并不会长期反复。如果症状老不好,别光盯着“没把感冒治好”,建议梳理下自己的生活习惯。
04 医生如何确诊慢性咽炎?
- 详细问诊:主要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有无烟酒史、特殊职业暴露等。
- 咽喉镜检查:多数医院使用纤维喉镜,直接观察黏膜是否充血、增生或萎缩。整个过程大多无痛,操作前会涂麻药,几分钟就完成。
- 分型和排查:如果遇到特殊表现,比如黏膜异常增厚或疑似占位,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如组织活检),排除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有疑似过敏,才会安排IgE或皮肤点刺检查。
📝 小贴士: 医生会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咽部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定后再个性化治疗,无需因“检查会不会很疼”而焦虑,大多数检查都很温和。
05 治疗不止是吃消炎药
- 局部治疗:常用药物如西地碘含片、漱口水,针对辣感、异物感等症状。含片别咬碎,慢慢含化更有效。
- 雾化/物理治疗:吸入药物雾气(类似小型加湿器),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有时候还会结合低温等离子或激光等物理疗法,帮助修复黏膜。
- 抑酸治疗:胃酸反流型患者,医生会开点PPI(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改善刺激根源。
- 免疫调节:复发性咽炎时,有时选择含细菌溶解产物的药片,提高局部免疫。
- 手术干预:极少数增生性或难治性病例,医生可能建议低温等离子或激光“处理”异常组织,但常规患者并不需要手术。
治疗方式 | 适用人群 | 主要效果 |
---|---|---|
局部药物 | 大多数患者 | 缓解嗓子干痒、异物感 |
雾化治疗 | 黏膜反复刺激者 | 加速修复 |
抑酸药物 | 伴有胃酸反流 | 减少黏膜损伤 |
💡 注意: 对症治疗才是关键,每个人的方案可能都有区别。特别提醒,类似抗生素等消炎药并非慢性咽炎常规用药,仅适合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
06 用药后更难受怎么办?
- 口腔黏膜干燥:有些含片或药物用久了,会让嘴巴、喉咙更干,造成嗓音沙哑。可以尝试减少用药频率,或者多喝温水,适当润喉。
- 轻微刺激症状:部分雾化液刚开始用时会觉得辣、微刺激,大多耐受后自行缓解。如果感到明显不适,如持续咳嗽、喘息,应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 其他不适:个别患者使用激素类雾化治疗时,可能有血糖变化等副作用,尤其糖尿病者要格外小心。
🧩 说明: 如果觉得用药后喉咙反而更难受,可以主动和医生沟通。千万不要自行停药,也不要把各种润喉糖当“万能解药”,避免遮盖严重问题。
07 聪明人都这样保护嗓子
- 🥛湿润多喝温水:水分充足能让黏膜保持湿润,减少干痒感,每日饮水1500ml-2000ml,尤其嗓子干的人要分次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 🍐多吃清润食物:推荐西洋梨、苹果、百合炖雪梨,滋润喉咙;蜂蜜水,润燥效果也不错(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用量)。
- 🍲热粥护喉:早晚一碗温热的小米粥,能减少晨起嗓子发干的情况。
- 🗣️适度用嗓+嗓音训练:腹式呼吸、共鸣发声等简单练习,能缓解因讲话过多带来的负担。配合日常声休,必要时减少高强度喊叫。
- 🌿室内湿度调节:家用加湿器或一盆清水,维持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喉咙干燥加重。
🌱 TIPS: 有慢性咽炎的朋友,也建议养成写“症状日记”的习惯,每天简单记录饮食、环境变化和不适感,有助于发现诱发因素,便于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慢性咽炎不是“绝症”,但长期咽喉不适确实会让生活变得不那么舒适。通过了解病因、正确治疗,再加上日常护理,大多数人都能控制得很好。如果发现嗓子很久都不好,试着从生活细节入手,多和医生沟通,才能真正让“烦人小麻烦”不再搅扰。
参考资料:
Sun, Y., et al. (2018).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and chronic pharyngitis".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2023). 《中国慢性咽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