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高发!呼吸道感染科学应对指南
01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有些时候一阵风、一杯凉水,或是公交上那声咳嗽,没过几天自己也开始不舒服了。其实,呼吸道感染是秋冬最常见的“小麻烦”之一。它包括从鼻腔、咽喉到气管、肺部的一系列问题,上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感冒、咽炎、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则常见支气管炎、肺炎。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症状较轻,而流感则更容易引起高烧和全身乏力。此外,还有乙型流感、腺病毒等其他类型。
不同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影响的部位和病情轻重各异。这就好比“门厅”和“客厅”里的打扫,一个简单扫一扫,一个则需要彻底清理。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症状较轻,而流感则更容易引起高烧和全身乏力。此外,还有乙型流感、腺病毒等其他类型。
不同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影响的部位和病情轻重各异。这就好比“门厅”和“客厅”里的打扫,一个简单扫一扫,一个则需要彻底清理。
🔖 小提醒:儿童、老人和体质较弱的人最容易中招,尤其在气温快变的时候。
02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有些症状初看像小感冒,其实已经是身体在报警。这里分早期和明确信号两类,建议分清对待。
🍃 轻微信号(刚开始时)
- 偶尔咽干、轻微鼻塞,像是吸进了灰尘
- 早上微微喉咙发痒
- 偶尔咳嗽,没影响到正常活动
🔔 明显警兆(持续时)
- 高热(体温38.5℃以上)、连续咳嗽
- 呼吸急促或胸闷,说话都费力
- 咳痰带血丝、持续气喘
- 小朋友吃奶、进食变少,精神特别差
- 老人忽然意识模糊,不想说话
📍 案例提示:有个5岁的孩子,本来只是流清鼻涕,晚上却持续咳嗽发烧。结果去了医院发现发展成肺炎。这提醒大家,持续高热和严重咳嗽不能拖,尤其是儿童和年长者。
03 为什么会得呼吸道感染?
其实,呼吸道感染有三个主要推手:病毒、细菌和特殊体质。
1. 病毒最常见
绝大多数感冒和秋冬“流感”,幕后都是病毒,比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它们擅长在人群中迅速传播。一位成年人在地铁里遇到的喷嚏,也可能是病毒在寻找“新家”。研究发现,80%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都是病毒(Eccles, R.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2. 细菌或继发感染
一开始是病毒感染,身体正“作战”时,部分细菌趁虚而入,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尤其容易入侵小孩和老人。
3. 体质和外部因素
年龄、慢性病、烟雾暴露、睡眠不足、换季时室内密闭——都让免疫力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感染(WHO, 2022)。
还有特殊情况,比如哮喘、免疫功能低下者,受到影响更严重。秋冬天,干燥加上门窗紧闭,病毒细菌更容易流传。
1. 病毒最常见
绝大多数感冒和秋冬“流感”,幕后都是病毒,比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它们擅长在人群中迅速传播。一位成年人在地铁里遇到的喷嚏,也可能是病毒在寻找“新家”。研究发现,80%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都是病毒(Eccles, R.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2. 细菌或继发感染
一开始是病毒感染,身体正“作战”时,部分细菌趁虚而入,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尤其容易入侵小孩和老人。
3. 体质和外部因素
年龄、慢性病、烟雾暴露、睡眠不足、换季时室内密闭——都让免疫力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感染(WHO, 2022)。
还有特殊情况,比如哮喘、免疫功能低下者,受到影响更严重。秋冬天,干燥加上门窗紧闭,病毒细菌更容易流传。
🌡️ 数据解析:流感季,儿童感染率超30%,老人发生重症的几率是普通成年人的5倍(Thompson et al., 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JAMA, 2004)。
04 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旦症状加重或者持续不退,医生如何判断感染类型?可以简单了解下常用的几种检查,帮自己少走弯路。
检查方式 | 适用情形 | 说明 |
---|---|---|
咽拭子检测 | 流感、咽喉痛明显时 | 通过咽部样本检测病毒/细菌,确认病原体 |
血常规 | 发热、并发症疑虑时 | 查看白细胞计数,辅助判断病因(病毒/细菌) |
胸片检查 | 呼吸困难或疑似肺炎 | 判断下呼吸道感染范围、肺部有无炎症或积液 |
CT检查 | 常规检查不明、症状较重 | 用于辨别复杂或进展快的肺部问题,如重症感染 |
👨⚕️ 医嘱:一般情况下,普通感冒无需做复杂影像检查,但持续高烧、气促、不明原因咳嗽,应该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
05 如何科学治疗?
说到治疗,最容易走进一个误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或者感冒加重猛吃退烧药。其实,分清感染类型最关键。
- • 病毒性感染:比如大多数感冒和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休息、补充水分、用退烧药或者止咳药缓解症状。身体有自己的“修复机制”,大多数一周左右就会缓解。
- • 细菌性感染:典型如细菌性肺炎,经医生判断后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强调一点:抗生素不能自行乱用,否则以后细菌耐药,难以控制。
- • 支持疗法:雾化吸入、开窗通风、饮食清淡、有必要时补液。轻症时不主张滥用药物,也不要“硬扛”,尤其孩子发烧超过3天、高热不退需要及早处理。
🔎 病例解析:一位65岁的男性老人,咳嗽发热第五天开始气促,检查发现细菌性肺炎。通过合理用药和雾化吸入,症状在一周内明显改善。这个例子说明,规范用药远比自行加药效果好。
06 日常如何有效预防?
其实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常常被忽视。下面这几点,尤其高危人群可以重点关注:
- ✅ 勤洗手:流水冲洗20秒,每次外出回家、饭前后都别省略。减少手把病菌带入口鼻的机会。
- ✅ 接种疫苗:秋冬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适用)、对老人可加肺炎疫苗,有研究显示,疫苗能明显减少重症风险(Grohskopf LA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MMWR, 2022)。
- ✅ 保持通风:早晚定时开窗10~20分钟,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聚集。
- ✅ 合理补充营养:饮食多样化,新鲜蔬果(如柑橘、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有助提升免疫力,一周至少3次鱼蛋奶,维生素D也很重要。
- ✅ 适量运动:每天快步走30分钟、打太极、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能改善呼吸健康。
- ✅ 保证睡眠:成年人建议每天7~8小时,孩子8~10小时,休息好能让身体免疫力“加油”打怪。
🌟 额外建议:家中有幼儿、老人或慢性病患者时,如持续高热、气促、精神差,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数据参考:
- 全球每年约30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感染(WHO, 2022)
- 流感季,老人重症风险高5倍(Thompson et al., 2004)
07 结语与行动建议
身体出了“小状况”,其实并不可怕。学会分辨早期信号、做好生活防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健康的“守门员”。如果自己、家人出现不适,别光靠经验判断,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最稳妥。
在日常,每一顿蔬果、每一次洗手、每一针疫苗,都是简单有效的保护。秋冬虽然多病,但有准备,便多一份安心。
在日常,每一顿蔬果、每一次洗手、每一针疫苗,都是简单有效的保护。秋冬虽然多病,但有准备,便多一份安心。
参考文献
- 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5(11), 718–725.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05)70270-X
- Grohskopf LA, Alyanak E, Ferdinands JM, et al. (202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with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United States, 2022–23 Influenza Season.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71(1):1–28.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rr/rr7101a1.htm
- Thompson WW, Shay DK, Weintraub E, et al. (2004). 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292(11):1333–1340. https://doi.org/10.1001/jama.292.11.133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Fact sheets: Pneumonia.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neum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