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鼻炎当感冒!3个关键区别+科学应对指南
01 鼻塞流涕?到底是感冒还是鼻炎? 🧐
捧着热水杯的人早上进办公室,忍不住一连串的喷嚏,旁边同事问:“你感冒了?”其实很多人鼻子不舒服,第一反应就是感冒,但误判鼻炎的比例其实很高。数据显示,约有 30% 的鼻炎患友最初以为自己只是感冒自我处理,结果越拖越久,成了反复性的老毛病。[1]
简单来说,感冒和鼻炎有些相似的地方,比如都会出现流涕、鼻塞,只是感冒往往伴随着轻微的嗓疼、偶尔低烧,而鼻炎则经常在鼻子上反复打转,症状持续且不太会有明显发热。
感冒 | 鼻炎 | |
---|---|---|
流涕 | 清水样,偶发或持续 | 多为清水样,常常持续 |
鼻塞 | 程度较轻,多为偶发 | 经常、明显,可能持续 |
打喷嚏 | 偶尔 | 一阵一阵连着打 |
发烧/全身不适 | 有可能出现(尤其儿童) | 几乎不会有 |
有疑问时别焦虑,这些细微变化是理解身体信号的第一步。
02 这些症状持续1周以上要当心 ⚠️
- 鼻炎的“专属”表现:连续性喷嚏、鼻痒、偶尔还会连着眼痒,甚至揉红了鼻子和眼圈。有位28岁的职场女性小陈,总觉得办公室空调吹一会儿鼻子就开始难受,每天清晨一阵打喷嚏,时不时还要擦眼泪,持续半个月都没缓解。挂了几次普通门诊说是感冒,后来到耳鼻喉科一查才确定是过敏性鼻炎。
- 感冒的全身症状:咽痛、咳嗽、轻微发热、乏力,偶见肌肉酸痛。如果这些症状在3-5天内缓解,基本就是感冒;但如果“鼻部症状”压倒一切、整个人没太大不适,十有八九要考虑鼻炎问题。
- 警惕细菌感染信号:如果鼻涕由清转黄绿色,并伴有持续头痛或面部胀痛,提示可能合并了鼻窦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小tips:感冒通常1周内自愈,鼻炎如果拖得太久,改善的速度远不如感冒。
03 为什么你的鼻子总是不舒服? 🕵️♂️
说起来,感冒和鼻炎看似问题都出在鼻子,其实成因截然不同。感冒大多由病毒入侵,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轻微水肿,随免疫系统应对,症状一般会变轻乃至自愈。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则是免疫系统把正常环境中的尘螨、花粉、霉菌等当成“有害分子”,一通反应,引起鼻腔变得超级敏感。这与家族遗传也有关,部分人天生更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刺激。
- 儿童、青少年季节交替时高发,一早一起床就鼻涕连连。
- 大城市“空调房人群”也多发,室内尘螨、微尘影响大。
- 如有父母或亲兄妹有鼻炎,患病风险可能翻倍[2]。
(数据来源:Bousquet, J.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NEJM, 2001)
04 检查其实很简单 😌
一说“要做检查”,不少患者本能排斥。其实查明感冒还是鼻炎,检查过程真的没那么可怕。最基础的是鼻内镜检查,通过细小的镜头观察鼻腔内的状况,过程只需几分钟,疼痛感非常轻微。对过敏性鼻炎怀疑较强的,还可以做过敏原皮试,滴几滴试剂在皮肤上观察反应,或者抽血检测体内特定抗体(lgE)。
检查类型 | 适用情况 | 感受/效果 |
---|---|---|
鼻内镜 | 持续性鼻塞、反复流涕 | 大部分人会轻度不适,无痛苦 |
过敏原皮试 | 怀疑过敏性鼻炎 | 皮肤轻微发红,有助明确敏感源 |
血清lgE检测 | 复杂病情、儿童患者 | 查明免疫反应类型,抽血操作 |
少部分患者会因紧张提前流鼻血,实际只要配合医生,绝大多数人的体验都是“预想中可怕,实际上很温和”。
05 对症治疗才能好得快 💊
治疗感冒和鼻炎,方法截然不同。感冒目前主要以休息、多饮水、对症缓解(比如退烧、咽喉含片等)为主,通常1周左右就能自愈,药物主要用来缓解症状,病毒药物局限于少数特殊流感情况。
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需要用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赛庚啶等)或喷鼻激素(如氟替卡松、莫米松鼻喷雾),有文献显示,规范使用抗过敏药物和鼻喷激素后,超过80%的患者鼻部症状能明显改善[3]。有些顽固鼻炎还可考虑免疫脱敏治疗。
情况 | 主要药物 | 使用建议 |
---|---|---|
普通感冒 | 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含片等 | 按说明短期用药,1周无效需复查 |
过敏性鼻炎 | 抗组胺药、鼻喷激素 | 需连续用药,不要提前停药 |
合并细菌感染 | 抗生素 | 需医生指导并有明确指征 |
鼻喷激素用药后通常1-2周见效,不能用1天就停。
06 做好这些事少打喷嚏 (实用指南) 🙌
- 洗手:进门后用流水冲洗双手,有效减少病毒传播。尤其每次摸脸、揉鼻子前都养成这个习惯。
- 调节湿度:把家里或办公室湿度保持在50%左右。用家用湿度计测量,太干可适当用加湿器,避免过度潮湿(防止发霉)。
- 勤洗鼻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减少过敏原和灰尘停留,缓解鼻部刺激。
- 饮食推荐:多吃新鲜柑橘、深色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免疫力;葱、姜、蒜有温热助驱寒效果。
- 更换床品:每周更换枕套被套,有助减少尘螨、改善空气质量。
- 戴口罩:外出遇流感高发时佩戴外科口罩,对呼吸道健康有保护(尤其在地铁、电梯等密闭空间)。
📋 实用提醒小结
- 感冒1周左右自己会好,鼻炎会反复、迁延。
- 流黄绿色鼻涕时,需警惕有无鼻窦/细菌感染。
- 鼻炎患者连续用药(喷雾或药片)才更容易见效。
- 居家、办公环境湿度调到50%附近比较理想。
其实把鼻炎和感冒分清楚不难,关键是留心细节、合理就医和坚持好习惯。别盲目吃药,愿大家都能轻松走出“鼻子不通”的烦恼日子。
参考文献
- [1] Small, P. et al. Recogni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primary care. CMAJ, 2007, 176(8): S31–S35. (PubMed ID: 17379425)
- [2]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 Khaltaev, 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108(5): S147-S334.
- [3] Scadding, G. K. Optimal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rch Dis Child, 2015, 100(6): 57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