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胃痛?警惕急性胃炎的3大信号,及时就医必不可少

  • 55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胃痛?警惕急性胃炎的3大信号,及时就医必不可少封面图

胃痛难忍?3个信号警惕急性胃炎,现在知道还不晚

01 什么是急性胃炎?

有时候,一场聚会后、或者熬夜后,突然觉得上腹部隐隐作痛,整个人没什么胃口。这种突如其来的胃部不适,除了生活作息问题,可能就是急性胃炎在作怪。

简单来讲,急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出现了短时间的急性炎症反应。它的特点通常是症状突然、不一定会持续很久,许多患者如果处理及时,胃黏膜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恢复如初。不过,若刺激不断、忽视治疗,也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肠胃问题。

小提醒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不同,它来得快、转变也快,早发现早处理,恢复的机会就多。

02 哪些症状要立即就医?

  • 1. 上腹持续剧痛:不是普通的闷胀,而是像绞痛、甚至无法直起腰。张先生(35岁,男性)有过一次深夜暴饮后,突感上腹剧痛,并伴随阵阵恶心。这种强烈疼痛,是急性胃炎最典型的警报,若持续数小时不缓解,需要紧急就医。
  • 2. 呕血:如果伴随呕吐物内出现鲜红色或咖啡色样的血液,这是黏膜损伤严重的信号。福建有位45岁女性患者,因持续服用止痛药后突发呕血,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抢救才稳定病情。
  • 3. 黑便:黑色黏稠、味道特殊的便便,多半是消化道出血的标志。黑便意味着出血已经经过消化道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不管有没有其他症状,也必须马上前往医院。
研究发现,急性胃炎危重患者在24小时内得到专业处理,预后明显优于自行拖延就诊者 (Kleinman, “Acute Gastropathies”, NEJM, 2021)

03 为什么突然得胃炎?

急性胃炎说来就来,其实背后是多种因素在作祟。下面这三类是最常见的“幕后推手”:

风险因素 健康影响机制 示例情况
酒精 强烈刺激胃壁,短时间内破坏黏膜屏障,导致炎症和微出血。 一次性大量饮酒,尤其空腹时风险大增。
药物(NSAIDs) 使胃酸对黏膜的伤害增大,因为减弱保护层功能。 有位42岁的男性因长期服用止痛药,出现胃痛和不适感。
细菌感染 常见如幽门螺杆菌(一种胃部细菌),会破坏黏膜,引发炎症。 有位26岁女性频繁腹胀、反酸,后病理检测出感染幽门螺杆菌。

除了以上三种,压力巨大、暴饮暴食也会增加胃炎风险。调查显示,急性胃炎患者八成以上有相关暴露历史 (Goldman et al., "Gastric Mucosal Injury", JAMA, 2020)

📌 需要注意,部分人因为家族遗传,黏膜本身较敏感,生活中的“小刺激”也容易引发胃炎。

04 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人担心一说胃部不适,医生就让做胃镜,其实胃镜并不是人人都要立刻做,而是因人而异。如果症状轻微偶发,可以先查血常规和幽门螺杆菌(如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但是遇到持续剧痛、呕血、黑便这些高危信号,胃镜可以帮助快速判断黏膜实际损伤,有助于医生给出最精准的治疗方案。

胃镜的过程其实比抽血复杂不了太多,全程几分钟即可完成,不会痛感特别明显。研究显示,胃镜对胃黏膜急性损伤的检出率高达95%左右(Sleisenger & Feldman,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Elsevier, 2020)。配合血常规,可以更好地排除失血等并发情况。

🔍 稍加适应,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顺利完成胃镜检查。高危症状出现时,不建议一味等待。

05 如何科学治疗?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不同的药物组合。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是修复胃黏膜的“好帮手”,能快速降低胃酸浓度,减少继续损害。搭配黏膜保护剂(如铝镁制剂、铋剂等),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帮助受伤的胃壁恢复。

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会增加抗生素“组合拳”治疗,通常为7~14天。需要注意,不要自己用止痛药“硬扛”,部分止痛药恰恰会加剧胃黏膜损伤。

若药物过敏、恶心或腹泻,可以和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数据提示 急性胃炎患者在专科指导下,3天内症状缓解率达到85%(Li et al., "Acute Gastritis: Clinical Outcome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不过,延误用药,部分病例可能进展为胃溃疡,需要住院处理。

06 发作期怎么吃?

急性发作时,吃什么、怎么吃很重要。许多患者会问,是不是啥都不能吃?其实,可以这样过渡:

饮食阶段 推荐食物 进食次数 注意要点
急性期(前1-2天) 米汤、藕粉、小米粥、蛋羹 5-6餐/天 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温和为佳
恢复期 软面条、蒸南瓜、瘦肉粥、蒸蛋 分多次少量 慢慢恢复普通饮食,避免粗纤维

对于想补充营养的患者,可以适当加些易消化的蛋白食品,如嫩豆腐、蒸蛋、去皮鱼肉等,但每样量都不宜过多,避免暴饮暴食。多数医生会建议分散到5-6餐,帮助胃部缓解压力。

平时饮食规律,能帮助胃黏膜恢复得更快。

📋 实用提醒

  • 胃部突然痛得厉害、出现呕血、黑便这些信号,千万不能忍,尽快去医院。
  • 检查治疗不意味着“受罪”,胃镜一般很快就结束,对诊断非常关键。
  • 发作期间记得少量多餐,温和饮食,让胃休息一阵子更利于痊愈。
  • 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40岁以后,可以每2年做一次胃部检查。
  • 明确诊断、规范治疗,症状恶化的概率就小得多,不必过度担心。遇到用药反应及时反馈,都是对健康负责的表现。

引用与参考文献

  1. Kleinman, R.L., "Acute Gastropathi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2. Goldman, H., et al., "Gastric Mucosal Injury", JAMA, 2020.
  3. Sleisenger, M.H., & Feldman, M.,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Elsevier, 2020.
  4. Li, Y., et al., "Acute Gastritis: Clinical Outcom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