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些信号别忽视,科学控糖其实很简单
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总觉得渴、跑厕所也频繁,明明没少吃饭,体重却掉得很快?其实,这些现象背后可能藏着糖尿病的影子。很多朋友一听到糖尿病就担心是不是得挨饿、打针,其实控制糖尿病比想象中要简单。下面就用接地气的方式,聊聊关于糖尿病最该关注的几个重点。
01 糖尿病到底分几种类型?
说到糖尿病,最常见的是1型和2型,还有妊娠期糖尿病。简单来讲:
- 1型糖尿病:更常见于青少年,多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出问题,几乎不分泌胰岛素了,这类人大概率从一开始就需要打胰岛素。
- 2型糖尿病:中老年中最常见,胰岛素还能分泌点,但身体“麻木”了,叫做“胰岛素抵抗”,血糖渐渐升高但没啥症状。
- 妊娠期糖尿病:一些孕妇怀孕时突然血糖高,生了宝宝可能会恢复正常,不过将来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变高。
02 身体出现这些变化要当心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有时很微妙,等到明显症状出现,往往已经影响健康了。下面这些情况出现时,别忽略:
典型信号 | 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
---|---|
喝水多(多饮) | 张大爷最近水杯总不离手,晚上也口渴难忍。 |
总想上厕所(多尿) | 50岁李女士夜里要起床上三四次厕所,白天也频繁。 |
伤口好得慢 | 小杨偶尔擦破点皮,以前几天就好,现在一周都没结痂。 |
体重突然下降 | 饭量正常,甚至更多,但体重还降,衣服都松了。 |
眼睛发花、视力模糊 | 原来看东西挺清楚,最近明显感觉有雾气挡眼。 |
容易疲劳、没精神 | 没干什么重活,也总觉得累、犯困。 |
皮肤搔痒、反复感染 | 脚癣、口腔溃疡老是好不了,女生容易出现阴道感染。 |
03 为什么血糖会失控?
我们常说“血糖高”,其实背后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个核心机制:
- 胰岛素抵抗: 身体像是对胰岛素“耳背”,血糖进不去细胞,始终漂在血液里。这种现象多见于肥胖、体力活动少的人。
- β细胞功能减退: 胰腺里的β细胞逐渐“罢工”,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一年比一年弱,控制不了血糖。
年龄增大、家族遗传、压力、缺乏运动都会加速这两个过程。医学研究表明(DeFronzo, 2009),超过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胰岛素抵抗。
04 确诊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
判断是不是糖尿病,靠症状远远不够,标准检验才最靠谱。主要有以下几种:
- 空腹血糖:晚上不吃早晨抽血,7.0 mmol/L及以上就超了。
- 随机血糖:随时抽血,血糖11.1 mmol/L以上考虑糖尿病。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喝一杯葡萄糖水后2小时抽血,看高峰值是否超过11.1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3个月平均水平,6.5%以上提示血糖控制不佳。
确诊往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HbA1c,每年全面筛查一次并发症,包括视力、肾功能、足部等。
05 降糖治疗的3把“金钥匙”
控糖不是简单靠药物,三个方面的配合才管用。
- 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二甲双胍,能帮助身体利用胰岛素。2型患者根据情况加用其他口服药,有的要打胰岛素。
- 胰岛素注射:1型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部分2型患者病情重了也要考虑。
-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精细、规律、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心理调适,三管齐下控制体重。
有位42岁的朋友,刚查出来2型糖尿病,体重略超标。经过3个月规律药物、调整饮食(坚持粗细搭配、晚餐规律)、每周五次45分钟快走,血糖和HbA1c从超标降到了正常范围,基本不用加新药。可见,生活方式改变很有“威力”。
06 用药后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用药、打胰岛素后最怕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人体会像“闹铃”一样报警——心慌、出汗、手抖、饿得难受严重时甚至晕倒。
预警信号 | 应对方法 |
---|---|
突然头晕、眼前发黑 | 马上含服糖块或喝含糖饮料 |
心慌手抖、大汗淋漓 | 不要独自外出,叫家人陪伴 |
嗜睡无力 | 补糖后静卧一会,恢复后再进食主食 |
07 糖友日常管理的5个关键点
真正做好日常管理,控糖才能持久。推荐“五件套”管理法,配合饮食和药物,效果才更好。
- 定期监测血糖:早晚自测血糖,定期复查HbA1c,记录结果和生活细节。
- 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脚是否有水泡、破皮,不穿太紧的鞋,避免烫伤冻伤。
- 合理作息+心理调适:晚上不熬夜,保持乐观,压力大会影响血糖波动。
- 营养均衡饮食:每餐一半以上是蔬菜,主食适当搭配燕麦、糙米、杂粮。水果建议在两餐之间适量吃,控制分量。
- 规律运动:推荐快走、骑车、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方式根据个人体质选择。
参考资料
- DeFronzo, R. A. (2009). From the Triumvirate to the Ominous Octet: A New Paradigm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58(4), 773–795.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23. Diabetes Care, 46(Supplement_1), S1-S291.
-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Brussels, Belg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