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冠心病警惕!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理

  • 47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冠心病警惕!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理封面图

心脏血管堵了怎么办?冠心病防治全攻略

01 什么是冠心病?血管怎么就堵了?🫀

不少人会把冠心病当成“中老年人才会得的毛病”,其实,一些早期变化在生活中悄然发生。简单来说,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心脏的“供电线”)里面慢慢积累了脂质和纤维物质,时间久了,这些东西堵塞了“管道”,让心脏本该畅通的血流受阻。

小贴士: 可以把冠脉想成高速公路,粥样硬化斑块就像路面上慢慢堆积的障碍物,导致车辆(血液)难以畅行;等到大堵车,心脏就会“缺氧”报警了。

据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如果不及时管理,堵塞越来越重,就有心绞痛、心梗等严重问题找上门。

02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些信号别忽视🚦

  • 1. 胸骨后压榨感或闷痛:一般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有的朋友以为只是太累,休息几分钟很快缓解。
  • 2. 放射性疼痛:有时不仅胸口不舒服,还会觉得左肩、左臂、甚至颈部、下巴发麻或酸胀。
  • 3. 其他部位疼痛:有位63岁的女士,发作时牙痛,自己以为只是口腔小问题,结果检查后才发现是心绞痛。这类“伪装”症状需要多加小心。
警示清单: 剧烈、持续的胸口闷痛(>15分钟)、伴出汗、呼吸困难时,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有些人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而不是典型胸痛。这说明心脏“报警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别把不典型的症状当成“小毛病”。

03 血管为什么会“生锈”?这些因素在搞破坏👉

冠心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很多“慢性隐患”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冠状动脉的健康。

危险因素 机理分析 数据/说明
血脂异常 血液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时,脂质黏在血管壁,促使斑块逐渐形成。 数据显示,高LDL-C能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Stone NJ et al., 2022)。
高血压 长期高压力让血管内皮受损,容易让斑块附着与增厚。 罹患冠心病的概率增高2~5倍。
糖尿病 高血糖增强炎症反应,促进斑块形成和破裂。 糖尿病人群冠心病率可达普通人2倍(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慢性炎症 炎症反应持续活跃时,血管壁更容易“受伤”。 高敏CRP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其他(吸烟、肥胖、遗传、年龄) 直接或间接加重血管负担。 55岁以上、家族史明显者发病率更高。

这些因素单独影响时可能并不明显,但一起“拉偏架”,威胁就明显增大了。

04 确诊要做哪些检查?会不会很痛苦🔍

  • 1. 心电图(ECG):最快捷的初筛方式,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不过多数人做检查不会感觉到疼痛。
  • 2. 运动负荷试验:就是在运动(如跑步机上走动)中监测心电图,适合症状不典型的朋友。如果体力允许,没什么不适。
  • 3. 冠脉CTA:拍“立体照片”,帮医生无创发现冠状动脉的狭窄位置和严重程度。
  • 4. 冠状动脉造影(CAG):金标准。需要用一根细管进到血管里,打入造影剂,医生用X线动态观察。这个检查属于微创,一般不留下伤口。
TIPS: 越来越多医院会优先安排无创检查,有创检查通常只在必要时进行。如果有过敏史或特殊情况,提前和医生沟通。

另外,医生还会安排抽血查血脂、炎症指标等,都偏向“常规项目”,对身体影响较小。

05 放支架还是吃药?治疗方法怎么选🤔

确诊冠心病后,治疗方法不是“一刀切”,得看病情轻重、斑块位置、有没有严重堵塞等。

方法 适用情况 举例说明
药物治疗 大多数轻中度或多处小斑块时。 34岁的男性,发现多处轻中度斑块,医生先用他汀、阿司匹林等长期管理。
经皮冠脉介入(支架) 出现明显狭窄、心绞痛频发或急性心梗。 52岁的女士反复胸口压力感,造影发现主干堵塞,选择PCI及时支架。
冠脉搭桥手术(CABG) 多支/主干堵塞,药物和支架效果有限。 61岁男士,左主干+多支严重斑块,经过讨论,推荐搭桥方案。
补充说明: 哪种方法合适,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心血管医生现场评估;切换方式时别自行停药。

06 出院后怎么管理?记住这5条保命法则📝

  1. 1. 坚持服药:不间断把药吃完(比如他汀、阿司匹林),别随便停。
  2. 2. 监测自我感觉:一有胸闷、疲劳加重,甚至莫名出汗、恶心,及时联系医生。
  3. 3. 日常主动康复运动:散步、慢跑、骑行、太极等,每周三到五次,每次20-40分钟为宜。
  4. 4. 科学饮食
    推荐食物:
    • 燕麦、全谷物:有助于血脂调控,早餐加点燕麦片试试。
    • 深色叶菜如菠菜:含有丰富的镁和叶酸,利于血管健康。
    • 新鲜水果(比如苹果、柑橘):富含多酚类物质,可每日作为零食。
    • 海鱼(如三文鱼、带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益心脏。
    • 坚果(核桃、杏仁):每天一小把,有助于调节血脂。
  5. 5. 定期复查随访:每年查血脂、心电图,及时发现新问题。
应急措施清单:
  • 随身带急救药(如急救硝酸甘油)
  • 出行、活动不要过度疲劳
  • 一旦胸痛多于15分钟或伴明显不适,立刻就医
  • 家属要学会简单的紧急救援操作

研究表明: 用心管理,及时治疗能让心梗风险降低80%(Li J et al., 2021)。

文献参考

  • Li, J., et al. (2021). Trend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and impact of risk factor control in China.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12, 100191.
  • Stone, N. J., et al. (2022). 2018 AHA/ACC cholesterol guideline update: Current strategies in lipid management. Circulation, 145(4), 253-265.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Diabetes Care, 46(Supplement_1), S190–S203.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202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1(3), 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