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每8秒1人死于糖尿病,识别早期信号与应对措施

  • 45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每8秒1人死于糖尿病,识别早期信号与应对措施封面图

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出现这5个信号千万别拖!科学应对2型糖尿病其实很简单

01 什么是2型糖尿病?

想象一下,身体里的血糖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胰岛素(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原本是指挥交通的警察,控制着“车流”进出细胞的“停车场”。但2型糖尿病时,这位“警察”的指令越来越不被“汽车”听从——这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更多的糖分留在了血液里,导致血糖逐渐升高。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问题。多数人一开始感觉不到异常,直到血糖长期过高,对器官造成慢慢的伤害。

📊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报告,全球平均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1]

02 出现这5个信号要小心

  • 🥤 总觉得口渴、喝水多:休息时也常渴,喝很多水都难解口干。
  • 🚽 排尿次数增多:夜里需要频繁起夜、白天总想上厕所。
  • 🍚 食量变大却仍减重:明明胃口好,但体重却下滑。
  • 🩹 伤口久不愈合:哪怕是小划伤,也很难恢复,易发炎。
  • 👀 经常视力模糊:眼前时常发花,甚至偶尔有重影。
小案例: 58岁的李阿姨,最近两个月不知为何总是口渴和小便多,刚开始以为是喝水太多导致。直到伤口难愈,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血糖明显升高。
🔍 如果你发现自己同时出现以上任意2种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查血糖。

03 为什么会得2型糖尿病?

  • 遗传影响: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高于常人。
  • 超重和肥胖:长期体重超标,会导致胰岛素在身体内变得“不管用”,让血糖失控。
  • 年龄增长:到了40岁以后代谢变慢,身体调节血糖能力也会减弱。
  • 缺乏运动:很多办公室工作者久坐不动,肌肉对胰岛素不敏感。
  • 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健康出问题的人更容易合并糖尿病。
🧑‍⚕️ 一项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重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大约是标准体重者的两倍以上[2]
上述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体现不同,但只要存在,糖尿病风险都会增加。

04 确诊需查哪些指标?

检查项目 具体内容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静脉抽血8小时未进食 ≥7.0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进食或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测血糖 ≥11.1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反映近2-3月平均血糖水平 ≥6.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适用于部分特殊人群或孕妇 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血糖异常常年未被察觉就是因为没做检查。糖尿病的诊断完全依赖以上实验室数据,而不是靠自我感觉。

05 科学治疗记住这3招

  1. 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医生会根据你的血糖水平、并发症风险选择合适药物。部分人需要胰岛素辅助。
  2. 饮食结构调整
    多进食粗粮、蔬菜、豆制品,搭配适量优质蛋白。
  3.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行等。
案例启发: 一位66岁男性,在用药的同时保持每餐只吃七分饱,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三个月后血糖降至安全范围内。
药物和非药物结合治疗,有利于长期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

06 每天做好4件事,血糖稳得住

  1. 🩸 定期监测血糖:按医嘱规律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发现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2. 🥗 均衡饮食搭配:主食选择糙米、燕麦,全蔬菜多种搭配,帮助平衡碳水,有益控制血糖。
  3. 🧦 坚持足部护理:每天洗脚时顺便检查皮肤,如发现红肿破损,尽早就医。
  4. 😊 保持良好心情:紧张压力大时血糖可能波动,学会深呼吸、散步或聊天释放情绪。
糖友每天做好这些,未来生活质量提升不少。随身携带一点糖分食物,也是低血糖发作时的临时救急方法。

最后提醒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早期信号和不当处理。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自己的“高速公路”,适当减速、合理调度,就能避免拥堵发生。其实,只要坚持监测血糖、注重饮食与运动,生活质量依然可以非常好。如果你有家族史,或者上面列举的早期信号已出现,别犹豫,去医院查个血糖,早点行动才是明智选择。

🔗 主要参考文献:
  1. Sun H., Saeedi P., Karuranga S., et al. (2022). IDF Diabetes Atlas: Global and regiona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21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183, 109119.
  2.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2017).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317(24), 2515–2523.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4).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4. Diabetes Care, 47(Supplement 1), S1-S326.